碎琼探玉(146)
“所以,只需各位安分待在阵内,便能无忧危险。”
方才与王哲的对话,在场的人都听得一清二楚,只是先前不知曾蒙竟被恶鬼上了身,现下知道这件事以后,顿时大气不敢出,更有胆子小的女娘已经抑制不住抽泣。
“不过,现在曾蒙虽然躺在这里,但那恶鬼已经不在他身上了。”
席承淮话里的每一个字都叫在场的人心中更加忐忑惊惧一分。
他似笑非笑,目光有意无意地落在每一个人身上,“它现在就伏在某个人的身体里。”
最后,看到晋国公缓过神来后,竟是竖眉仍要再开口说什么。
席承淮站在原地,讽笑着说,“国公,难不成,那个人就是你?”
第82章 挡刀
晋国公显然被吓了一跳, 瞪着席承淮道,“并非老夫,休得胡言!”
席承淮这才再次露出一副十分愧疚的模样来, 说道,“诶,国公莫要怪罪, 晚辈也是心焦不已才会这般, 还请国公海涵。”
“不过,为了在场所有人的安全着想,只要有丁点儿隐患,也绝不能姑息, 所以还要麻烦国公配合晚辈查验。”
晋国公登时气得胡子都快翘起来, 抬起手指着他, “你....你....”
“世子, 这么做是否有些过了?”
此时, 人群中再次走出来一人, 正是晋国公独子周斯行。
他的神情并不怎么好,语气却不卑不亢,叫人挑不出错。
熟料,席承淮看他一眼,依旧笑着, 说道,“何为过?在场几十人性命,皆在一念之间, 若有错漏, 谁来负这个责?”
眼看着二人之间的火药味愈发浓重,众人心中皆不禁升起一丝忧虑。
世子就不多说了, 性子傲,不服输,低头那是不可能的,而周家郎君却也不是个好惹的主,直到现在,见识过七年前那一幕的人都还将那段过往深深印刻在脑海里。
那时晋国公一家在被驱逐出长安城外以后,首次返回,然而有人不识得他们这一路人的来历,就有个大臣家中,性子颇为调皮捣蛋的小郎君上前找事儿,在皇宫里的后花园里,故意设计年仅十二岁的周斯行,跌入池子里去。
彼时周斯行的个子已经上去了,池水不过淹至他的大腿根,可扑腾过后从池水里重新站起来时,整个人却是一动不动。
垂下的两臂不住地发着抖,双目无神,叫那作乱的小郎君吓得想要逃离。
谁知,前脚刚迈出去,下一刻后颈便叫人扼制住,衣襟勒到脖颈,整个人都喘不上气来,想呼救却也不得。
直到那郎君的仆从不放心返回,虽然自家主子交代要他在外头把风,可半晌没听见动静还是担心,谁知这一看当即吓得魂飞魄散,忙一边呼喊人过来,一边奔过去将那小郎君从周斯行手里夺回来。
那仆从也有十七八,可十二岁的周斯行却似乎已经力大无穷,拽了半天也捍不动,直到后面有人来帮忙这才将那面色发紫发白的小郎君给拽回来。
这么一出,倒是叫周斯行这大名在一辈中传了出来。
至于为何都说周家人疯的很,单有周斯行一人那定是不够。
因为这一出事,导致晋国公一家在长安城待的时间又延长了不少,中途周薇也因拜访晋国公夫人来到城中,同样住在先前查封,在他们返回以后又重新开放的国公府上。
然而由于周斯行那件事,初次来到长安城的周薇也并不受人待见,可这女娘性子烈,又执拗得紧,不住追问晋国公夫人缘由,直到对方受不来了这才说出口。
周薇虽不是什么好相处的人,但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极为护内,知晓周斯行白白叫人捉弄,最后罪魁祸首什么事儿也没有,就这么不了了之以后,再加之自己先前遭人有意无意排挤,一气之下又去找了那个小郎君,并在桥上约见,二人你说一句我说一句,最后吵起来。
那小郎君身子骨弱,又恃强凌弱,在周薇强势的气焰下节节败退,居然往后一仰,绊过桥壁跌进莲花池里,当夜发起热来,病了许久,过了大半个月才下床。
经此一遭,圣人勃然大怒,将涉事之人召入宫里,可不知怎么,最后竟也没再追究,就这么草草带过,自此周家二人的名声彻底传开。
“对对,我记得这些,那会儿我不在长安城就没亲眼见到,还是后来我阿姐告诉我的。”
“世子现在同他们争起来,应该不会出什么事吧....”
两名娘子站在人群的最后方,彼此依偎发抖,小声悄悄地交谈着。
元汀禾就站在树下听。当然,她也不是故意偷听的,只是方才回来时接到席承淮抛来的眼神,便留在原地。正猜测其用意,不料这二人便交谈起来,于是就听了进去。
怪不得那些人说他们周家人疯,做事不计后果,原是有这么些过往。
不过,元汀禾其实倒是不怎么觉得他们疯,左右不过十岁的孩子,懂得了什么?莫名遭受到同龄人的恶意,回击似乎也是理所应当的,只是方法有些激进——可那不也是对方先挑衅的么。
元汀禾一心二用,又琢磨席承淮叫她留在这儿的用意,便也没注意到,就在离这儿不远处站着一个女娘,正是晋国公夫人的侄女,周薇。
她其实什么也没听见,只是目光紧紧落在不远处,那里站着的郎君是她追逐了许久的,长安城里为数不多的一抹光亮。
长安城里的人心如何她从不在意,她只在意他。
看着看着,周薇不由也陷入了回忆,眼前那抹身影渐渐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