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儒雅知县的粗鲁小妾(136)

作者: 笃行有福 阅读记录

“夫人,陈姨娘说了,三姑娘的嫁妆不用我们备。”乌婆子以为王氏忘记了之前事,当即提醒。

“不用给她备,不还有个二姑娘吗?”

齐府的二姑娘齐思怡,是王氏的陪嫁丫头肖氏为齐致坚生的。

那时,王氏看陈氏容貌出众,就让自己的丫头肖氏去分宠。

结果齐致坚也只在肖氏房里待了几晚,对肖氏也没多少情分。

肖氏生二姑娘难产去世时,齐致坚都没到过场。

王氏待齐思怡也不好,时常克扣她的吃食和用物,儿时还对她拳打脚踢。

陈氏看齐思怡可怜,这些年,多数都是她在照顾二姑娘。

元正前,王氏总梦到肖氏,就让齐思怡去了城郊的庵堂,为她娘亲祈福。

这一去就是三四个月,也不知什么原因,也不派人接齐思怡回府。

陈氏向齐致坚提过多次。

齐致坚对自己这个庶女没多少感情,一向不愿多管,嘴上答应,就是不行动。

昨日陈氏,又到王氏面前提起此事,王氏装着不知情。

乌婆子知道实情暗道,‘二姑娘还需备嫁妆吗?’

齐思洁看媒人一走,早捺不住好奇,想看看梁家送的纳彩礼。

进屋一看,脸也不由得一沉。

见自己母亲要把这些礼品放到自己仓库,自尊心作祟不齿道:“母亲,我们自己不缺这些,不稀罕,还给西院的人吧。”

“你懂什么,我是府上主母我说留的就留的。”

“此事,莫要多言。回房里去好好做你的女工。”

齐思洁耐着不走,神秘一笑,“母亲,你可知道,女儿昨日去尚衣坊碰到何人了?”

昨日齐思洁去尚衣坊买新衣,是王氏应允的。

王氏坐在玫瑰椅上,端着茶盏,漫不经心问道:“何人?”

齐思洁凑到王氏耳边,小声道:“钟尚书家的姑娘,往日看到我们,眼都懒得抬一下。”

“昨日,她竟向我打听西院的那人的事。”

“同为女子,我看她多半是看上齐思远了。”

王氏把茶盏一放,神色阴狠,咬牙说道:“看来我猜得没错,那孽种送走他的妾室。原来是要和钟家结亲了。”

“这亲要是成了,我们东院哪还有半点脸面。”

“况且那孽种,滥用私权把你表弟分出了京城,调派到一个偏僻之地。”

王氏对齐思远恨之入骨,心中暗下决心,定要搅黄这门亲事。

“乌嬷嬷,得想办法,把他从酉阳带回那人的事,传到钟家姑娘耳朵去。”

乌婆子满脸兴奋,当即应下。

*

李府的书房中。

罢朝一月的李鸣玉也没闲着,除了让自己的人盯着朝中的动向,还一直在细查身边人。

几日后,终于查探到一些眉目。

他的女婿阮纪之去过安仁坊。

李鸣玉自不会放过任何背叛他的人。

等阮纪之下衙后,把人叫到自己府上。

“听说,半月前你去过齐府。”

书房只点了一盏宫灯,天色一暗,整个书房笼罩在一层暗影中。

阮纪之也看不清书案后李鸣玉的神色,却猜到他已发现了些端倪。

心中害怕,知道一味地遮掩,只会让他更加怀疑。

于是干脆承认,“回岳父大人,小婿去的是安仁坊,还没到齐府了。”

“小婿追上齐思远,就想试探问一问他。”

李鸣玉眼尾绷着一丝凌厉,冷声道:“问什么?”

“小婿怕他知道,往日我在酉阳娶过亲,丢弃过她们母女俩。”

“恐他用此事来要挟我,从而对岳父大人你不利。”

李鸣玉把阮纪之的根底摸得清清楚楚,往日他看重阮纪之,就是看他心狠。

为了荣华富贵狠心地抛下自己妻女,能为自己所用。

这些年来,虽然没啥大作为,好在对他百依百顺。

哪怕,自己女儿诸多挑剔,他都能忍让。

目前来看,他的确没有背叛自己的理由。

李鸣玉微微眯起双眼,目光锐利审视着对面的阮纪之。

看他神色诚恳,也没再多问,只是说了句,“记住,你与我李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莫要有别的心思。”

阮纪之手心也出了毛毛细汗,温和回道:“岳父大人放心,小婿对你,对珍儿都没二心。”

“小婿有今日的荣耀,都是岳父大人的功劳,小婿没齿难忘。”

随后李鸣玉也不想听他表忠心,挥了挥手让阮纪之离开。

他走后,李鸣玉冷声对身后的侍卫吩咐道:“看着他,若是他私下和齐思远再有接触,便也留他不得。”

“再则,也不能让齐思远那黄口小儿好过,让王家的人去吏部闹,我要让他家宅不宁。”

第70章 第七十章

阮纪之见李鸣玉杀过很多人, 也知道李鸣玉太多秘密。

他强撑一口气,脚腿发软走出李府。

若是方才自己有一言不对,或许此刻就该人头落地了。

他在李家人眼中就是一条狗。

回到马车上, 阮纪之才露出自己的真实表情。

双目无神,也在这一刻, 他幡然醒悟, 其实自己什么都没有。

这一切都是李鸣玉给他的,官职, 荣华富贵, 还有那根本不算亲情的枷锁。

悔恨, 自己多年前的决定。

他往日眼中只有功名利禄, 如今一切看透, 才知什么最可贵。

可惜一切都没有了。

连温秋云给他留的女儿, 如今都成了叛党罪属。

事后, 他私下派人到知善坊去打听过。

一切信息都对得上。

上一篇: 世家妇 下一篇: 陪房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