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知县的粗鲁小妾(164)
自己小儿媳又是个孝顺懂事的孩子, 如今还怀着身孕。
罗氏不想让她为难,一直忍着。
往日自己女儿皇后杨婉就提过,让两家结亲。
还没等杨令舟表态,罗氏便拒了。
说钟素素太过骄纵,他杨家养不起。
哪知,老天却给她开了这样一个玩笑。
罗氏又气又恨,在此进入房中,对着已穿好衣衫的杨令舟,就是一顿劈头盖脸地暴打。
“好好的你不要,非要学旁人偷鸡摸狗。”
“事到如今,你只能娶了她。”
杨令舟任由自己母亲打骂,心里的憋屈也无人能诉。
他沉默不语地坐在榻上,一脸灰败。
前两日,他到雍王府去看望他姨母时,无意中听下人说,阮娇娇以后可能要长住在王府。
杨令舟猜到,多半是阮娇娇和齐思远两人关系出了裂痕。
他心中又重燃希望。
可就一时大意,趁其不备的功夫,自己的愿望便落空。
此时,纵然他说明原因,只怕也无人相信。
“母亲,若孩儿说,是有人故意陷害我,你会相信吗?”
罗氏打得没了力气,终于停了手,回道:“不相信,你功夫了得,谁能陷害得了你。”
“你藏得够深呀,我还以为你对那阮……原来一直爱慕着她。”
钟素素心头也是一惊,看杨令舟的目光,甚至带着几分怨恨,出声反驳道:“不,我不要嫁给他,叔母,我有心仪之人的。”
罗氏也难道再和她客气,气道:“你如今还有得选吗?”
次日,齐思远上朝时,见钟文敬眼含喜色。
午时,就听说皇上为钟家姑娘和御林军大将军赐了婚。
齐思远和余朗主仆两人路过二堂衙房时,相视一眼,也同旁边的同僚们,一起向钟文敬道喜。
这门婚事,倒是如了皇上和钟家人的愿。
往日皇上就有意撮合两家,杨令舟不愿。
李嘉颜不死心,还让自己皇后去劝过几次都没用。
不想昨日,杨令舟竟主动找到自己妹妹,说他愿意娶钟素素。
齐思远脸上闪过一抹得逞的淡笑。
钟家人不追究,这桩婚事的由来。
可杨令舟就没这么好糊弄。
是夜,喜福园。
齐思远饮完汤药正要歇息。
想起陈氏带的口信,问了句,“玉珠这个丫头,老实本分。你若是没意见,我便答复我娘亲了。”
端午节那日,余朗送好转不少的二姑娘齐思怡去见陈氏。
陈氏看到齐思怡平安无事,心情一高兴,就把注意力转移到余朗身上。
余朗比齐思远还大两岁,早该婚娶了。
陈氏想了想,便把她身边最老实的丫头玉珠指给余朗。
余朗当时没答复。
今日傍晚,齐思远下衙后,陈氏又派人到园子来询问他的意见。
玉珠那丫头齐思远也知道,跟着自己娘亲多年,是个本分不惹事的性子。
文旭的婚事有了着落,不能厚此薄彼。
也是该给余朗也找门合适的亲事。
余朗听齐思远提到这茬,接药碗的手一颤,低垂着脑袋。
脑中却不合时宜地窜出,灵慧郡主的那张清丽的脸庞。
齐思远不知,余朗的真实想法,平常看他也很少去招惹女子。
玉珠虽不爱惹事,却长相一般,而且还是个闷性子。
还以为余朗没看上。
“你若不愿意,我推了就是。”
“心中若是有其他中意的姑娘,说出来,我也会为你好好操办。”
“聘礼这些你不用顾虑,文旭有的,你也有。”
“婚后的私产,我也会给你们安置妥当。”
余朗心中骤起一阵暖意,他是个孤儿,这世间对他最好的人,便是自己的主子。
他待自己和文旭,如同自己的亲兄弟。
心中愈发内疚。
想到郡主的磨缠,他沉默一瞬后,回道:“爷,属下没有中意的姑娘,一切听爷的安排。”
话音刚落,疾风突至,一支短剑从半开的窗牖缝射了进来。
余朗眼疾手快接住。
文旭则是快速从院外,几个起落就跃到兰香居。
就见院墙之上伫立一人。
他神色冷漠一身黑衣,手中拿着弓弩。
虎视眈眈盯着屋内的齐思远。
齐思远缓缓从房中走了出来,淡声道:“杨将军这是何意?”
杨令舟也不下来,寒声道:“齐思远,你真以为本将是你能拿捏的吗?”
“你次次陷本将于不仁,就休怪本将无情。”
话落,他执起长弓一手拉弦,臂弯处青筋微微隆起,显出他即将爆发的力量。
目光如炬,向齐思远瞄准。
余朗和文旭纷纷抽出长剑把齐思远护在身后。
哪料,齐思远当即推开两人,对院墙上的杨令舟笑道:“那将军还等什么,下官人都到了此处,算有诚意吧。”
余朗和文旭两人惊呼出声,“爷!”
“齐思远,你莫要嚣张,真以为本将不敢吗?”
他把弓弦拉得满满当当,发出吱吱的声响。
那紧绷的弓弦仿佛随时都可能断裂,如同他濒临爆发的情绪。
两人僵持良久。
到了最后一刻,杨令舟终是泄了气。
他一个转身,利落地消失在黑夜中。
文旭和余朗紧张的神色,逐渐放松下来,暗松了口气。
“爷,这杨将军不是别人,我们惹不起,日后还是莫要去招惹。”余朗不放心提醒道。
齐思远眼含冷意,淡声道:“我向来对绊脚石,绝不姑息。若是他安分些 ,我与他也能做到相安无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