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同人)龙凤猪旅行团(320)+番外
最终在看见父亲和公公后选择闭嘴。
忍了!
李清照是真性情的女子,不太会掩饰自己的情绪,她的烦躁,不耐被龙椅上的宋徽宗看得非常清楚。
让如此有才华的女子看到了自家朝臣这样一面,宋徽宗觉得很是没有面子,脸色也跟着阴沉了下来,饱含杀意的目光让所有的大臣都背脊发凉。
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等李清照离开的时候,她依旧是相当无语的,后面虽然没有吵起来,但这么久的时间就让她做一件事情,好好地看《宋史》,特别是和他们这个位面有关的!
李清照:“……”。
这还用他们说吗?
内心更加沉重了。
她觉得大宋的朝堂比她想象中的还要糟心。
第二天,各位面的人抬头一看,天幕准时出现,除了三位陛下,就是一群诗人,词人,看着那真的是相当养眼。
这不是说他们长得有多帅,多么的引人注目,主要是他们每个人身上的气质太明显了。
甚至有人看一眼就猜到了谁是屈原,谁是李白,谁又是苏轼?
至于李清照,那就更加不用说了,现场唯一的女子,只要眼睛不瞎,都能认出来。
他们看着眼前的高楼。
身临其境,一群人被深深地震撼着。
接着唐朝的诗人们齐齐地看向了他们大唐白月光,一个个的眼睛都带着闪亮的光芒,“参见太宗陛下!”
他们不像是朝中得的大臣,十分整齐,声音乱糟糟的,行礼也是各行各的,高低起伏完全不一致。
但所有人都看得出来,他们的尊敬不参假。
甚至有人的声音都带着哽咽。
这可是太宗陛下啊!
他们内心无比渴望能遇上的明君啊!
如今看到活生生的,谁又能忍得住,又能不感动啊!
“平身,平身。”太宗乐呵呵地说这话,一个个地去搀扶,“你们都是好的,一下子让朕见到这么多才华横溢的诗人,朕也很激动,很开心。”
仿佛是印证了他们的话一般,扶起他们的手都在微微地颤抖。
等到将九个诗人都扶起来以后,看着他们,太宗陛下的眼眶都红了,眼睛慢慢地变得湿润,眼泪跟着流了下来,“是朕的子孙做错了,做得不好,让你们受委屈了,朕在这里替他向你们道歉。”
九个诗人看着太宗陛下,感动的同时又有些无措。
这和太宗陛下有什么关系!
谁能保证自己后世那么多辈的子孙不昏庸。
正在看天幕的李隆基目光听着太宗陛下,大唐白月光的称号那是真的名不虚传,看着自家敬爱的曾祖父,曾经他登基的时候就发誓要做像他那样的皇帝。
后面为什么变成那样了!
看着曾祖父替自己道歉,他的内心十分难受。
眼泪同天幕中的太宗陛下一起落下来,都是他的错,是他给皇室抹黑了。
这次他是真的很伤心,很后悔。
可即便是这样,他的大臣们看着他的目光依旧很凶狠,拳头握得很紧,都是他们陛下的错,连累了太宗陛下。
李渊和李建成:“!!!”。
他们可以肯定,李老二即便有那么一点真实情感在里面,但绝对不多,更多的是在做戏。
这点各位面的皇帝,包括始皇帝和汉武帝都清楚,但他们更知道,那些文臣武将,书生才子们就吃这一套。
有多少真心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态度。
况且皇帝们也不得不承认,此时的李二看起来确实是满满的真情实感,单单是他能做到这一点就已经非常强了。
“陛下,你没错,你别难过了,呜呜呜,我都想哭了。”
“都是李隆基的错,和陛下一点关系都没有,不应该陛下来道歉的。”
“陛下真实太好了,能为陛下做事,微臣三生有幸。”
……
大唐的名人们开始发言,哪怕自家陛下听不到,也要让各位面特别是大唐的百姓们知道他们的态度。
更别说这其中还夹杂着杜如晦,李靖等人在中间为自家陛下摇旗呐喊。
其他位面还好,大宋的名人们,特别是苏轼,李清照,陆游,辛弃疾四人,难过得想哭。这样的陛下能不能给他们来一个啊,他们的大宋为什么就没有一个这样的明君呢。
“恳请你们不要放弃,皇帝错了他改,改不了就换,但百姓没有错。朕真的很希望你们能够一展抱负,无论是打造太平盛世,还是造福一方百姓,回去后加油努力,改变你们的命运同时也改变大唐以及无辜百姓们的命运,好吗?”
唐太宗说得想当情真意切,九人能拒绝吗?
不能!
此时此刻,他们仿佛依旧喝了酒,醉了一般,脑袋晕乎乎的仿佛飘在云端,内心火热血气翻涌,恨不得立刻回去,努力吭哧吭哧地干事。
各位面的皇帝,始皇帝,汉武帝看着唐太宗,强人!厉害!
这才是他真正的目的。
他们若是没猜错的话,此时此刻,大唐的百姓,特别是太宗陛下和李隆基位面的百姓更加喜欢和崇拜李二了。
事实也是如此。
百姓们好多都感动哭了,陛下一心想着他们,他道歉也是为了他们,陛下真是太好了。
九个诗人努力按耐住内心澎湃的情绪,让自己表现得更为沉稳可靠,随后才表态,说他们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期望。
“好,好,好。”唐太宗哄着眼睛笑意盈盈地说道:“此次旅行有你们,一定非常精彩。”
说完看向始皇帝和汉武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