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散宗室八卦日常(231)
他刚要靠近,沈知澜阻拦他,“您还是站在窗户外就好,免得传染给您。”
“哈,我早年已经出过花了,并不怕这个。”宗令哂笑,他可是底气十足。
“那还是稍微站远一点好,万一呢?”主要是宗令年纪大了,未必有年轻人的抵抗力,出点意外沈知澜可就成了千古罪人。
宗令不远不近站在窗口,上下仔细看着沈知澜,见他虽然有些萎靡,但精神头还好,言行如常,拿出去说,谁会信这是在生天花?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都会觉得这是误诊,实在太神奇了。”宗令左看右看,都觉得很难相信。
沈知澜把袖子一挽,露出有结痂迹象的伤口,又把左脸伸出去,“看这个,天花特有的疹子,以后会变成麻点,算不算证据?如假包换!”
“贫嘴,这可不兴换啊。”宗令摇摇头,又亲眼确认过,确实是天花的麻点,忍不住心头生出几分庆幸来。
好,这法子当真好!如果早早有这样的治疗办法,也不至于他的二姐早早逝去,还有五姐和九弟.....一瞬间,宗令想到很多很多人,同样包括少时跟他亲密,最终不幸生病去世的人。
还好,现在也不坏,子孙后辈们能够远离这样的危险,能够安全度过。
宗令将翻涌的情感重新压制到心头,目光落到案几上残留的桔皮,咦了一声,“谁给你带的贡桔?”
吃完桔子没能及时收拾现场的沈知澜:“什么贡桔?这是赵大夫送我的桔子。”
“没什么,估计是看错了,探病也没带什么礼物,等你彻底痊愈了请你吃席。”
“一言为定!”要不是二人隔窗相望,沈知澜肯定是要握手盖章的。
送别宗令,沈知澜把留着清新空气的桔皮扒拉出来,嗯哼,看看他发现了什么,赵大夫原来也有小秘密啊。
第131章 第一百三一章
傍晚时有微风吹来, 吹散了室内的沉寂。沈知澜把窗户打开,饶有兴趣欣赏着屋外的风景。
这小院是太医院的,平时拿来给求医者们休息和养病, 出于实用, 还种了不少能观赏能入药的植物, 郁郁葱葱, 别有一番生机。
他正看得入迷,赵大夫端着药汤进来,看他还有心情欣赏风景,就知道是大好了。
“我看看结痂的状态。”赵大夫仔细检查了伤口处的结疤,发现痂口逐渐变硬, 等到里面的新皮肤长好, 就算是彻底痊愈了。
赵大夫忍不住微笑,“你的运气当真是好, 我就没见过比你痊愈更快的, 虽然也有痘种不同的因素,但你身体强健也占了五成。”
从头到尾都没受过什么罪, 就是发热和长了丘疹,再轻松不过。
沈知澜自得道:“当然是我运气好,福泽庇佑, 这多简单。”
赵大夫收拾好药碗,又从托盘里拿出两个桔子,“诺, 今天的份。”
“这桔子很好吃啊,清甜可口, 赵大夫你是从哪儿买的?下次让我爹买点还你。”
赵大夫哼哼:“你还挺识货,这是从南货行买的, 价格可贵了,不过嘛,几个桔子还吃不穷我,放心吧。”
沈知澜见他没松口,也就没继续追问,说的也对,就是桔子,还担心人情还不上吗?怎么样也不至于。
两人沉默一瞬,赵大夫率先开口,“我能问个问题吗?”
“问啊,只要我知道的都可以回答。”
沈知澜从趴在案几上,右手托腮,等着赵大夫的问题。
“其实以你的家境,就算花钱请人来试药,想来也不是难事,为什么要亲自来?我想如果要试药,只要出银子,会有很多人愿意。”那些育婴堂或者没人养育的孤儿,只要十两就能买到他们的心甘情愿,赵大夫觉得,沈家人肯定乐意出这个钱。
沈知澜想了想,“那我先给赵大夫讲个故事?”
“愿闻其详。”
“很早很早以前,有一种疾病在小儿之中肆虐,生病的多数都是小儿,六岁之下的最为危险,轻的会耳聋,重的会瘫痪,总之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这时候,有一队大夫打算研究针对这种疾病的特效药,几经波折,终于找到了特效药方,他们队伍里所有大夫都亲身试过药,证明了药物的效果,但是,成年人的抵抗力就是比小孩强,同样的药物未必不会对孩子造成损伤,赵大夫也明白这个道理?”
赵大夫放在侧面的手不经意扯住衣袖,“对,小儿药,药量要酌情减半。”
“这时候,大夫队伍里有一位姓顾的老大夫主动站了出来,说了一句话,最终解决了此事,您来猜一猜到底说的什么?”
说的什么?赵大夫在心底反复念叨着,如果是他的话,他在这时想要说什么?
“自己研制出来的药物,自家人都不敢用,凭什么让别的孩子用?”
赵大夫喃喃说出了这句话。
沈知澜拍掌,“恭喜你,答对了,可惜没有奖品。当初我看到关于牛痘的记载,随口告诉了王大夫,她一心想要研究出办法,她都敢以身试药,我这个“始作俑者”凭什么缩在后面?我的性命当然很珍贵,但别人的性命同样珍贵。”
赵大夫被这样轻描淡写又理所当然的态度震住了,他发现面前这个少年似乎在贯彻一个理念,身份有贵贱,生命无轻重。
和当初他们学医的第一课医者不拒何其相似。
长久,赵大夫才吐出一口气,“你年纪小小,倒是想的很长远。”
“哈,是有点,我装的像不像?”沈知澜又恢复嬉皮笑脸的样子,好似刚才的对话根本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