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闲散宗室八卦日常(248)

作者: 明照万里 阅读记录

就算看不懂曲谱,也能听的懂曲子,众人讶然之余追问,这是哪位大家写的?

沈岩就把沈知澜瞎扯的借口搬出来,又惊讶道:“我记得安郡王家的孙辈不是还上台表演过么?郡王没听过?”

他对那孩子的节目还有些印象呢,写的小诗清新隽永,颇有几分诗才。

“什么?”安郡王失声,在脑里转了好几圈才想起来,他当时把庶长孙这个烫手山芋扔了出去,好给嫡孙排除障碍。

他瞬间的惊讶没能瞒过沈岩的眼睛,沈岩对各家人口和关系了然于胸,打着哈哈把话题略了过去,“想必是节目太多,郡王没留心。”来给安郡王台阶下。

安郡王尴尬一笑,不甘心的说:“既然如此,我们也该办个节目热闹热闹,让孩子们互相交流。”

“好啊!正该如此,就定在元宵吧,人多才热闹。”平郡王立刻补充。

“我觉得立春好,时间才够。”

“要不然还是年前吧,这样才有意思。”

沈岩就听着他们七嘴八舌的议论,话题越来越远,规模越来越大,准备把这次演出变成难得的盛会。

要是真能办成,也是一件好事,可惜谁也不服输,光是谁承办谁出场地就争论了半个时辰,等他们商量出结果,只怕都是第二年了。

沈岩心想,果然三个和尚没水吃。

*

反正一直等到出了正月,沈岩也没等到勋贵们办的演出,反而是琴箫合奏曲,传播的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多人传唱,还没找到原作者,甚至有人重金悬赏,想要找到原作者。

一曲千金,谁不动心?

沈知澜心想,这要是能找到原作者就怪了,他甚至有点想看(bushi)。

春假很快放完,又到了开学日。

经过上次的演出,越来越多同窗信服他,毕竟他们这次春节确实过的轻松,爹娘少有的轻言细语。

他们巴望着沈知澜再出点什么主意,让他们出出风头吶。

沈知澜被跟进跟出的弄烦了,只好给精力旺盛的孩子们一个新的发泄精力渠道。

“马球联赛?”

“对啊,马球联赛,一个学堂里的再厉害又有什么意思?倒不如出去跟外人比去,这样也知道自己的水平么。”沈知澜道,“要是你们觉得有趣,就先把自己的水平练练,我找院长去,让他说服别的学堂参加比赛,这比赛不光有彩头还有荣誉,你们觉得呢?”

沈潭第一个响应,“那感情好,我还不知道我是什么水平吶!”他的马术飞速进步,现在打遍学堂无敌手,他正打算试试水。

“我也想去,要不然,就试试?”众人踊跃参与,都想要了解自己的水平。

那沈知澜立刻就去找了院长,院长一口答应,他可以找几个相熟的书院来比赛,也算是互相交流,互相进步。

“不过,不能光比马球么,别的琴棋书画都可以比一比,赛一赛,赛过之后才知道水平如何。”院长想要更多,也要占进风头,铆足了劲打算夺个头名。

既然如此,这场运动会就轰轰烈烈的办了起来,马球,骑术,箭术和投壶等等,都是比赛项目。

沈知澜自然去报了箭术这一项,打算好好磨练自己的技术。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宗令看着一项项的项目被筹办起来,恍惚发现,根本不需要什么名头,沈知澜照样能够安排所有人动起来,心甘情愿的做事。

*

所有家长都隐隐发现这种变化,孩子总是澜哥儿长澜哥儿短的挂在嘴边,念叨着沈知澜做出的种种事迹,典型的别人家孩子,他们试探提出让孩子学习,孩子还不会反感,只会认同点头。

这才是真能耐啊。

不过不等他们细细琢磨此事,又有另一件事情吸引走了他们的目光。

朝廷发布了一纸招贤令,广招能人异士,有一技之长,身家清白者都可以尝试,还有一行小字备注,远支宗亲也可。

这才是他们最关心的,他们也可以去当官了?

别管是多小的品级,多地的俸禄,那也是官啊!松了这个口,希望还远么?

“是啊,有能者居之么。”面对朝臣的质疑,皇帝两手一摊,“任人唯贤和内举不避亲么,都是同样的考题,一样的流程,倘若有宗亲靠自己考上了,难道还要把他拉下去?那又成什么样子了?他难道活该倒霉?”

“当然,近支不行,必须是跟皇室出了五服的才行。”皇帝又补充一条限制。

出了五服的关系,论罪都论不到人身上,这个条件很正常,朝臣也无从反驳。

况且招贤令只是招纳贤才,该怎么安置还没有定论,且先观察吧。

*

沈齐听到此令后,难免心中一动,觉得是个机会,他在宗人府里当文书,但升迁机会不大,一个萝卜一个坑,只有前面的萝卜走了他才能入坑,但是何其艰难?倒不如想法子去搏一搏,反正不吃亏么!

跟他抱着同样想法的人还很多,反正去考一场,考不过再说。

一时间,宗室里学习气氛浓厚,多少人把落灰的书籍翻出来,挑灯夜读,准备一战。

招贤令里除了招识文断字的,也招本身擅长铁匠木艺的,赏银千两,重赏之下,果然有了勇夫,有做煤球的工匠,说自己能够让煤球产量翻几倍。

煤球是个长久生意,冬天取暖夏日烧水,现在已经成了百姓们家中必备,不能缺少。事关民生,当初定价时,冯相就把利润压到最低,勉强维持煤炭司的运转而已。

就有工匠发现手搓煤球的效率很低,试着想要增加效率,正好被他发现了粗略的流水线作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