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闲散宗室八卦日常(370)

作者: 明照万里 阅读记录

宗令看向路行止,路行止点头,录证词而已,他不在乎地点。

其实案件查到如此地步,已经清晰明白,沈与华并不需要多说什么,他直接承认了。

“没错,是我做的,但事情的起因,却是来自我的父亲。”

于是目光汇聚到世子,以及宁安中间。

宁安羞愤难当,再次强调,“我跟王府没有半文钱的关系,我不承认!从前我姓宁,以后我也姓宁,绝不会来沾染王府半点!”

应王上下打量这孩子,发现眉宇中果真跟世子有几分相似,再次冷哼。

没出息,管不住自己裤腰带的玩意儿!生了外室子还要拿出去招摇,怪不得惹的华哥儿愤愤不平!

只可惜这没出息的玩意儿,是自家的,应王只能把抱怨吞进去。

世子被父亲看的面红耳赤,一狠心一咬牙,“事到如今,我也只能实话实话了!父王,宁安......他的确跟我有些血缘关系,但决不是我的孩子!这点爹你一定要信我!”

“世子不妨慢慢说来。”

世子在堂上来回走动,“这事说起来太长了,我要理清思路后,慢慢道来。”

“也不差这一时半刻,世子可以慢慢说。”

应王点头,目光在堂上一扫,突然留意到沈齐父子,似终于找到路行止的把柄,开始发难,“等等,这两个闲杂人等就该撵出去了吧?皇家私隐,难道他们听得?”

被称为闲杂人等的沈齐:叫我?等等,他却是不能跟应王争辩,要不还是退下吧,就是这八卦听到一半,不知道下文,他今晚要睡不着觉了。

沈齐期期艾艾的挪动步子,没人能阻拦,他刚迈过门槛,有人笑眯眯挡了一挡,“那咱家听不听得呢?”

沈齐一看双目圆睁,这不是皇上身边的内侍总管,徐海么!某种情况来说,徐海就代表了皇帝耳目。

徐海继续笑眯眯说,“咱家本来是来找宗令大人的,没想到意外撞见这等事,这是国事也是家事,后头都是要告诉皇上的,来的早不如来的巧,咱家听了,还能帮着美言几句。”

就是不这么说,谁还敢把徐海赶走模?应王只能算了。

沈齐顺势站在徐海身后,他还想听听应王世子到底有什么冤屈。

这一个小小的插曲没能打断世子的思路,他终于开口,“父王,您还记得当初的静安长公主么?”

静安长公主,曾经就是静安公主,按辈分算,她就是皇帝和应王的姊妹,皇家公主,金枝玉叶。

但静安公主母家不显,生母只是一个普通宫女,这宫女有了皇室血脉后也不敢吭声,直到静安十岁时,才被先帝从冷宫里发现,先帝发现后,也不会苛待自己血脉,就按公主的份例好好养着。

静安公主逐渐长大,容貌只是清秀,加上不得宠爱,自然拿不到什么好婚事,按照规矩,嫁了一个国公府的次子,完成了普通的医生。

大概是命运如此,静安公主身体不好,跟着驸马游玩时出了意外过世,也没留下子嗣。

“我也是查了很久才知道,原来当时姑母是有了身孕的,肚子不大,堪堪才到七个月。生母过身孩子也没了气息,落地时就是死婴,驸马不欲让爹娘伤心,一下子得到两个噩耗,故而把消息瞒了下来,只让身边仆人找个地方,先把孩子埋了,夭折的婴儿不入祖坟。”

“负责挖坑的仆人是个懒的,就只挖了一个浅浅的坑,随意把孩子一放,就回去复命了,甚至还偷走陪葬品。”

“天无绝人之路,他的偷懒反而给孩子留下一条路,没想到当夜下了大雨,雨水冲刷开小小的墓碑,路过想要摘蘑菇的农夫发现了这个孩子,孩子还有微弱的呼吸!农夫就把孩子带回去养大,当做亲生子抚养。”

“只是这孩子天生不足,身体虚弱,身在农夫家里也没有好大夫好药调养,一直病病歪歪,成亲后留下个孩子就撒手人寰,媳妇也难产去了,农夫伤心之下也跟着去了。好好的一家子就只剩下还在喝奶的婴儿!”

“村里人同情他的遭遇,养了孩子几个月,养的健壮,就送给一户久久无子的夫妻,那对夫妻得了孩子,如获至宝,如珍如宝的养大,直到孩子成年,就是现在站在我面前的,宁安。”

世子看着宁安,目光热切,激烈。

“天可怜见!老天爷也不忍心叫宁安一辈子受罪!我在护国寺上香,一眼就看到宁安,只觉得面善,被旁人一提醒才觉得,这孩子生的有些像我!但是我做过的事情我肯定清楚,不会有宁安这么大的孩儿!”

“我拿到宁安的八字,住持说宁安身份富贵,我便着意想要查明宁安的身世!起初我以为是哪位兄弟的沧海遗珠,没想到会查到静安姑母身上,也算是老天开眼,不忍心叫宁安一辈子受苦受罪了!只是查到这个地步,终究还是有些不明所以的地方,或者缺乏人证物证,我本打算等查清再说,也省的让人空欢喜一场,要是国公府知道静安公主的后嗣还在,该多开心吶!”

世子的语气又转成愧疚,“不能确认,我就不能宣扬,却不想造成这样的祸事!我心疼你这些年在外受的风波苦楚,又算是

我的外甥,所以想弥补一二,却没想到给你招惹来这么一场祸事。要是我能忍住就好了!”

宁安早已恍惚,他没想到自己会有这样的身世,缓缓问到,“当真,我当真是这样的身世?”

老天爷真是阴差阳错,造化弄人。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当一万个真!”世子点头,“我搜集到的人证,物证都存着,我可以一一拿给你验看的!”世子如此笃定,宁安也就信了,他恍惚说着,“怪不得,怪不得,村里人曾经说过我是捡来的孩子,我只当时闲话没往心里去,却没想到居然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