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闲散宗室八卦日常(386)

作者: 明照万里 阅读记录

他清清嗓子,“我以前听过个笑话,说是衙门里失火了,有个文书冲进账房搬东西,结果搬出来一箱没用过,空白的账本,众人都以为他是在火场里头晕眼花才抓错东西,只有老账房明白是为什么。”

“嗯?”沈葵疑惑。

“火中救账本,显示了自己工作的敬业,但是真账本就被烧了,好平账啊!”沈知澜说的意味深长。

账本丢了,谁知道原始账本写了什么数据?一些不好言说的账本,不就趁机改动了?

沈葵恍然,“竟是这样!照你的推测,说不定管库房的监守自盗,趁着有小贼,把自己的账目给平了。”

“假如库房里真的丢了玉观音和珊瑚树的话。”沈知澜说,“库房看守还要谢谢这个“平账大仙”呢。”

听他这么说,沈葵立刻站起来,“不行,我得给爷爷写信,让他留心这种事别被骗了去。”

“别说是我讲的啊!”

沈葵头也没回摆手,示意听见了,当然不会乱说了。

听风就是雨的,算了,沈知澜没把此事放心上,他觉得王府失窃的事,肯定另有隐情,刚才顶多算猜测的一种。

王府的库房,肯定在守卫森严的地方,能这么轻松让人进出自如么?还偷了东西带走,肯定有内情。

沈知澜不知道他的猜测虽然歪了,却也打中一部分,因为“江洋大盗”是有内应的,为了不引起重视,故意揣走一部分金银装做是窃贼,其实真正目的在书信上。

书信数量很大,内里都是些家常里短的话题,知道有问题,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啊,皇帝把信件交给御驾卫的心腹,那些人用了烟熏火烤,冰冻热烘等等手段,都没发现异常。

如果交给朝中官员,集思广益的话,或许能够发现端倪,偏又违背了保密的初衷,事情暂且僵住了。

皇帝看着托盘里的信件正在沉思,一直随侍的徐海陪着笑说,“奴才想到一个人选,又怕皇上觉得儿戏,但皇上不是经常说,他经常有奇思妙想语出惊人,运气还很好么?”

“你说他?”皇帝想了想,“倒是个合适的,那你想好保密的说辞没有?”

徐海嘿嘿一笑,“有您的耳濡目染,奴才自然有一套说辞,保管滴水不漏。”

皇帝想了想,从信件里挑出一封最简单,看着最没有异常的信件,“行,你是试试,就算不成功朕也不会怪罪,死马当活马医。”

没准就是有奇迹出现呢?

*

徐海信心勃勃的准备去堵人,奈何最近沈知澜一直扑在青葵巷的重建上,一连错过五日,总算是遇见人了。

沈知澜碰见他时,徐海戴着假胡子,富商打扮,正在酒楼二楼借酒消愁,见到他招手示意他上楼。

“徐伯伯,这么晚了怎么不回去啊?”

徐海虽是内侍,但也有自己的私宅,碰上轮休,就在自家休息,也用不着十二个时辰都守在宫里,他出现在此,沈知澜也没多想。

徐海唉声叹气,“咱家碰到个难办的差事,一直没办妥当,办事的人被骂退了好几拨,主子可是生了大气。”

“再难办的差事也不能影响到身体啊,一直生气对五脏六腑都不好,徐伯伯该多去劝劝。”

“咱家劝,也跟着挨骂呢,只能受着,免得主子气坏了。”徐海露出自己青黑的眼圈,苦笑着搓手。

沈知澜犹豫,徐海都这副模样,很难想象皇帝到底气成什么模样,偏偏因为是做主的人还不能让外人晓得,真难办。

“遇到难办的差事,交给朝廷的大官去办么,他们食君之禄,该忠君之事么。”

徐海继续搓手,“这事不好宣扬,有损大焱体面。咱家能悄悄告诉你,你能保证决不外泄么?”

沈知澜立刻举手发誓,“要是我泄露出去,就让我被雷劈死!还要挨上十八道雷!”

他嘴可是严的不行的,谁也别想撬开。

“信了信了。”徐海忙说,再耽误一下,他怕沈知澜发出更毒的誓来,都忘了正事。

徐海这才把差事娓娓道来。

原来前些日子,鸿胪寺接待了一位小国的太子,小国历来都是要朝贡大国的,这个小国也不例外,但太子年少气盛不服气,觉得不甘心,于是给鸿胪寺出了一道题目,言称如果解不出来,以后两国就不再是朝贡关系,要以兄弟相称。

鸿胪寺能忍得了这个?当即接下这个挑战,准备解开小国太子的谜题。

结果就麻爪了,搞了十来天了,一点头绪都没有,鸿胪寺卿正急的掉头发,皇帝亲自过问此事,也没弄明白这个谜题是怎么回事。

沈知澜明白了,涉及外交无小事,虽然大焱可以耍赖不认账,但是毕竟影响不好么,传出来多丢脸,大国也有大国的面子。

“到底是什么谜题?我能知道么?”

徐海犹犹豫豫的沉默半响,还是把谜题拿出来,“你可以知道,但是决不能再告诉第三人,传出去鸿胪寺都没解决的问题,多丢人。”

“那当然,我嘴巴管的可严了。”

沈知澜以为会出现什么样的谜题,结果徐海拿出来的事一封信件,内容就是普通的问候,徐海说里面藏了密语但解不开,已经用火烤水淋过,也不是藏头藏尾句子,实在为难。

沈知澜摩擦双手才接过信件,从头到尾读了一遍,也没发现异常,左看右看都很普通么。

其实密信之类的东西,最保密的还是有密码本做对照,事先两方做了约定,按照约定翻开密码本对照,这样除了有密码本并且知道顺序的,外人都解读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