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散宗室八卦日常(389)
那是秦先生昔日的同僚,一个刚正不阿的御史大夫,在朝中素有清名,官声斐然,只差一步就能入阁。
他夫人跟他是青梅竹马,生的格外美丽,哪怕只是见过一面,也令人难忘。
只可惜天道不公,这位同僚官运亨通,回乡探亲时,遇上了抢劫的盗匪,一家十来口人都命丧刀口,尸骨无存。
他去世的消息还没传回京城时,御史台先一步爆出他贪污受贿枉顾人命,故意攻击同僚的案子,甚至他的下属还亲自下场检举,力陈他的各种乌糟事。
朝野震惊,先帝震怒,正要把人急召回来查清案子时,他遇难的消息慢一步传回来,成了死无对证。
查,还是不查?
先帝沉默许久,考虑到他昔日的贡献,最终还是把案子按了下去,不管是什么样的案子,人都去了,徒叹奈何?
可这样妥协的处理,御史的清白名声回不来了,人人都觉得此人道貌岸然,矫饰作伪,连他扶危济困,挤出俸禄资助学子,也是伪装博取名声而已。
秦先生对此等流言一直心存疑惑,他觉得对方不是这样的人,对方的诗词文章,都充斥着书生激昂的义气,挥斥方遒的果敢,还有对改变官场的种种殷切热血。
可一边是确凿的证据,一边只是自己的自觉,加上对方已逝,疑惑也只能永远藏在心头,成为遗憾了。
想起同僚往昔的种种,秦先生心情有些沉郁,朝中固有好官,也少不得贪官污吏,想要整治,还要花大决心才行。
指望年轻人罢。
*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天气更冷了,甚至开始飘起了雪花,洒洒洋洋的落到地面上,积起一团雪花。
沈知澜记挂着青葵巷的百姓,休沐时一早就赶来看望,确保他们没有受寒受冻,毕竟住的还是窝棚,挡风遮雨的能力不强,雪势太大还会压倒窝棚。
他还没走到青葵巷时,先遇到宁安,宁安也正急匆匆的往那儿赶,两人碰面相视一笑,默契的赶路。
他们赶到家里缺乏壮劳力的杨奶奶窝棚前时,却发现这里早就被打扫干净了,积雪都被扫到路边,棚顶的雪也被扫了下来,而且还生好了蜂窝煤,在烧热水。
杨奶奶笑眯眯的捧着热茶,端给他们,“来喝一口,冻着了吧?”
“还行,我衣裳穿的厚,不冷。”沈知澜紧了紧身上的袄子,是娘今年刚絮的,暖和着呢。
宁安接过茶杯询问,“是谁一大早起身来扫雪么?”
“不是我们,是那位公子找人来扫的,他来的更早,先把人都叫醒,然后安排人扫雪,还有一些负责烧柴保暖,两边轮换,很快就把活儿干完了,大伙儿都活动开了,手脚也灵活,干脆就去隔壁继续扫雪了。”
杨奶奶絮絮说,“这孩子还是不错的,虽然有点呆,但是知错能改么,还是好的。”
沈知澜见宁安偏过头去,知道他不爱听这些,就打断杨奶奶的话,“那现在还有什么我们能做的么?”
“应该都干的差不多了吧,?你们吶,就留着这里烧烧热水,让扫雪的人能有热水喝就行啦。”
还有不少人拿出自家的铜制暖壶,灌满热水后,慷慨借给别人取暖。
扫雪人归来,正冻的够呛,有热茶下肚,有暖壶可以取暖,很快就说说笑笑起来。
沈与华这时才出现,估计他跑的太急,身上大氅都歪了,还积了不少雪,美玉在后头追的直喘,硬是没赶上。
好歹把衣裳穿好吧?这个天气灌风可不是好受的,沈知澜拦住他,示意他理好外裳,沈与华这才停下,让美玉替他整理。
第211章 第二百一一章
这边站定, 沈与华才说起最近的重建来,因为大雪封路,砖瓦之类的东西送不进来, 工程只能暂停, 要想恢复可难了, 一是天气不好上冻, 二是人受冻干活速度也快不起来,只能等天气更暖和些再说。
宁安淡淡说:“既如此也就停下吧,等暖和再说,只是窝棚还要加固,多准备柴火, 同时柴火要分开堆放防火。”
沈与华听到点点头, “知道了,会有人做的。”
也不算难事, 只要用心就好。
事情交代完, 沈与华先去找管家做事了,宁安冷眼望着, 并不动容。
沈知澜没多说半个字,这两人之间的心结难解,也不需要解, 外人贸贸然插话,只会让人心生逆反,更加厌烦, 倒不如别开口来的好。
“我们去统计各家需要多少媒柴吧!”
宁安应声,两人开始分头行动, 从两边开始统计。
走动一会儿冻的手都缩了起来,沈知澜正打算去杨奶奶那儿喝点热水时, 突然听到前方激烈的争吵声,以及动手的声音。
别是谁家抢柴火打起来了吧?
沈知澜快步上前准备制止纠纷,却没想到见到这样的场景。
一辆八架马车堵在巷子口,因为青葵巷狭窄,马车进不来,就只能停在路口,而马车旁边站着几人把沈与华团团围住,苦口婆心劝说着。
“世孙,回去吧!”
“对啊,您就回去吧,世子爷太想您了!”
“世子妃也想您啊!”
“这不,世子都亲自来接您了!”
“别跟家里闹脾气,都是一家人么,哪有隔夜的仇呢?”
几个少年把沈与华困在中间,有人恳求有人劝导,听到沈与华耳中全是噪音,他忍不住爆发,“滚,都滚,滚远点!”
“我是不会回去的,你们自己滚回去!”
他气恼挥开小厮的手,如果是平常小厮早就远远避开,偏偏还有更大的主子在,小厮顶着愤怒的眼神,就是不敢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