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闲散宗室八卦日常(442)

作者: 明照万里 阅读记录

也不晓得太医是不是想找个没人的地方说话,正好靠近了沈知澜趴的窗户。

沈知澜耳里就听到太医和徐海的对话,充满了对皇帝身体的担忧,这架势,好像皇帝很难醒,就算醒了,身体也难以支撑。

徐海唉声叹气,只说,先看看吧。话音刚落,就听到内室传来皇帝细微的喊声。

“皇上!”徐海声音里含着实打实的激动,醒了就行,能醒就行!醒了才有希望啊。

“传,传宗令入宫!也传几位辅政大臣入宫。”皇帝气息微弱,说一句停一停。

耳边有珠帘掀起的声音,褚郡王迈步入内,笑道,“大哥还想传谁入宫?一并说了吧!”

第236章 第 236 章

徐海看着褚郡王就这么大摇大摆的进来, 大大咧咧的坐到皇帝平时惯用的椅子上,惊怒交加:“郡王太放肆了吧!那可不是你应该待的地方。”

褚郡王轻松写意站起来:“也对,不急着一时三刻。大哥刚才说, 想要召谁进宫?”

徐海气结, 皇帝无力的靠在徐海身上, 无力搭话。

侍卫呢?徐海叫了几声, 外面竟然无人作答。

褚郡王笑道:“他们都去吃酒了,恐怕远水一时解不了近渴。”

“吃谁的酒?当值怎么能如此放肆!”

“吃的是,阎王爷的酒!”

想必侍卫是全军覆没了,徐海警惕护着皇帝,“郡王意欲何为?”

褚郡王没答话, 反而拍掌, 殿外,施初施施然的入内, 站在褚郡王身后。

褚郡王笑得分外得意:“大哥啊大哥, 任你机关算尽,也没想过你的御驾卫指挥使, 会选择站在我这边吧?他可是你的心腹啊!”

皇帝还没答话,徐海已经愤怒的四肢颤抖,双眼滴血, 享用双眼把施初千刀万剐,粉身碎骨。

施初淡然:“识时务者为俊杰,我只是站在胜利者这边。”

“呸!少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 你不过是贪心不足,见风使舵而已!皇上待你可不薄啊!当初你可只是一个普通的侍卫, 如果不是皇上,你还在守城门!”徐海一口唾沫, 唾到他脚下。

“那也仅仅是不薄,而已。”施初反问,“难道我的升职,不是我自己出生入死兢兢业业换来的?”

“多说无益,施初,到了你交投名状的时候。”褚郡王拿出匕首,“结果了他们。”

施初把玩着匕首,寒光闪闪,当真是一把好刀,他欣赏够了才说,“王爷又着相了,他这样的身体,只要放着不管,不让太医照看,就足够毙命。若是身躯上留着外伤,反而不美,当然,徐总管也是同样的道理。”

也对,褚郡王点头,他虽然篡位,却没打算让自己遗臭万年,留下隐患,褚郡王放弃这个打算。

褚郡王再次呼唤,属于他的人马一拥而入,填补整个内殿,数量还不少,各个都身怀利刃,杀气腾腾。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是谁打开了宫门?”徐海颤声。

“是谁都不要紧,反正本王的人进来了。”褚郡王说:“免伤和气,我也不想跟大哥闹的不可开交。还请大哥亲手写一道旨意,让我做镇国王爷,封我的世子为太子,不然......”他吹了吹指甲,“虽然不能形成伤口,但宫里没伤口的刑法,可多了去。大哥身边,可就只剩下这一个可靠人了。”

他指的是徐海,徐海一去,皇帝连个搀扶的人都没有。

徐海还要破口大骂,皇帝微微抬手阻拦,“好,我写!”

褚郡王大喜,亲手端来御案上的笔墨纸砚。

而趴在窗台上听壁角的沈知澜,已经完全呆住,他怎么也不会想到,会有这样的发展。

褚郡王谋朝篡位这种词汇,距离他实在很遥远。

“回神!”

沈与钰轻轻拍他,“我们该怎么办?”

“我不知道,能怎么办?”沈知澜愣愣的,他们两就算有点能耐,还能在千军万马中取敌人首级么?能飞过高高的宫墙么?既然都不能,岂不是只能干着急?

沈与钰低声道:“为今之计,我们先摸进殿内,看看皇上有没有什么后招。”

此等大事,皇帝应该会有预备方案,想出来的法子也比他们两个少年靠谱多了。

沈知澜觉得有理,轻轻模仿了两声鸟叫,企图吸引徐海注意力,天助我也,徐海反应极快,冷笑着,“皇上始终是皇上,容不得你们放肆,都滚出来,别打扰皇上休息!”

叛军本想说什么,在施初的示意下,还是退到前殿了。

沈知澜听到施初的声音,心情格外复杂,他可是施初一路行来的见证者,他怎么就走到这步了呢?

现实容不得他多想,沈知澜轻手轻脚推开窗户,一个鹞子翻身进了后殿。

徐海站在窗口扶着他们,压低嗓音说,“快进来,你们都没事吧?”

“都没事,他们甚至不知道我们两待在暖阁里。”沈与钰摇头,“估计是忙中出错。”

“这就好这就好,阿弥陀佛!”徐海一连串的庆幸念佛。

“别管我们了,皇上怎么样?”沈知澜伸长了脖子,担忧不已,皇帝躺的榻上被轻纱笼罩着,但是地面上有一摊星星点点的血迹,甚至喷到帐子上,让他整颗心都悬了起来。

这,这不会是病入膏肓了吧?

徐海点头,又摇头,“情况不好,但是你们能来,皇上也算是没看错人。”

沈知澜忙问,他们能帮着做点什么?哪怕是照顾伤员也好。

皇帝颤颤巍巍,半截手臂伸出帐子,示意他们过去。徐海连忙过去,把人扶起来,皇帝隔着纱帐,气息微弱,断断续续的说:“朕手书一封,写到寝衣上,你们二人分别拿着其中一半,一人去找宗令,一人去京郊大营,命令指挥使出兵勤王,拨乱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