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闲散宗室八卦日常(444)

作者: 明照万里 阅读记录

宗令郑重接过锦缎,取了书房里的圣旨绘图样来看,一一对照边角和细微的纹路,无误后才拿着小银刀,一点点撬开,独自一人观看诏书。

沈岩垫着脚,想看,都被宗令迅速转移了。

看完诏书,宗令慎重点头,“我知道了,接下来的事,知澜你不用担心,留在王府吧。”

“好,那有什么我能做的?”

“尽量照顾好那些旁支远亲,我担心有人找老弱泄愤。”

“那就提前把他们叫来王府,待上几天如何?这样更安全。”

宗令摇头,“这样动静太大了,反而更容易闹的人心惶惶,一动不如一静。这样,如果有必要,你亲自带着三百府兵出马救人也行,我把兵符留给你。你也要留心自身安全。”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沈知澜拿着王府的兵符,郑重承诺一定会小心的。

宗令拿着诏书,匆匆而去。他都走出二里地了,沈岩突然反应过来,不对啊,他可是个成年人,为什么兵符不给他呢?

难道他也不是亲生的?

第237章 第二百三七章

沈知澜在煎熬中, 等到了天明。

沈岩自己生了会儿闷气,又想到其他的:“等会儿我用公务的名义,叫齐兄弟过来, 让他们暂且待在衙门里, 以策万全。”

沈知澜露出感激的笑, 记下沈岩的人情。

“小事一桩, 你冒的风险更大。”沈岩轻叹,这事情一波接着一波的,沈知澜甚至还没回过家,心中焦虑在所难免,他是能帮就帮。

沈知澜安顿好家人, 逐渐陷入沉思, 也不知道其余人过的怎么样,而钰哥, 又成功的通知到指挥使了吗?诏书里到底写了什么, 宗令爷爷又去做什么了?

种种情绪交杂,实在难以平静。

时间再跳转到三个时辰前。

沈与钰惊险的躲过好几次巡逻, 总算是摸到自家王府后门,也顺利见到爷爷寿王。

寿王同样彻夜未眠,穿着全套亲王服饰, 在书房大刀金马跨坐,见到沈与钰后眼前一亮,“怎么样?”

“褚郡王, 造反逼宫了!”沈与钰气都没喘匀,立刻说。

“这样, 竟然是这样!”寿王连连惊叹,在书房来回踱步, “他竟然有这样的胆子!我们身在宫外,竟然没听到丝毫风声,可见他也是有备而来。”

“爷爷,当务之急是先通知指挥使,让他尽快出兵才对。”沈与钰急道。

“好,就按你说的办。”寿王道,“只是现在天色已晚,大营又在京郊,城门不夜开,只能到天明后,再想法子通知人。”

沈与钰知道这样耽误时间,却也没法子,只能忍耐下来,耐心等到天明。

寿王目光落到长孙带回来的衣带诏上,上面封了火漆,拆封即毁,他是动不了的。

但是,拖延拖延时间,完全没问题,寿王目光逐渐变得深邃。

褚郡王逼宫造反,跟他有关系,也跟他没关系,他横竖都不吃亏。

两边人两败俱伤,岂不是刚好,没准他反而能上位呢?退一万步说,自家长孙一向都有才德有声名,拉下前三位亲王后,也该轮到他了。

寿王不动声色,只催促长孙尽快休息回复体力,沈与钰当夜歇在书房,醒来时天光已经大亮,他慌了,急急起身,“爷爷,还没准备好吗?”

“放心,已经准备了,你换好衣衫我们就出发,不急。”

沈与钰这才安心,用最快的速度把自己打理好,忐忑不安随着寿王一起出发。

路过市井,他掀开车帘,看到外头一片繁华的景象,百姓人来人往的采买物资,几乎觉得自己昨日的经历是一场幻梦。

一边是挣扎求生的小民,一边是风云诡谲的宫廷,两者居然处在同一个空间,何其神奇诡异。

两爷孙来到东门,远远的就看到城门卫正拦住所有出城的人群,一一检查身份户籍和帖子,老百姓怨声载道,反而给自己招来一顿排头。

“爱过不过!长能耐了你们!”城门卫一边推搡,一边大声喊。

寿王掀起帘子,面容凝重,“不好,莫非是褚郡王发现了什么?”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沈与钰同样沉重,“越是这样,越是说明他急了,得快点把消息传递到城外才行。”

“东门行不通,那就换个门,走,去西门。”

他们绕路赶到西门,见到同样的场景,还查的更严格,又依次赶到北门和南门,都看到守卫做着相同的事。

沈与钰咬紧牙关,“爷爷,您要想办法啊!”

“好,想办法,我想办法......”寿王做沉思状,“先把东西藏好,我们就说出城是为了巡逻田庄,这总没问题吧他们难道还敢把我拦下不成?”

没错,他们出城理由也是光明正大,沈与钰按下焦虑,整理衣冠,把诏书塞进摇晃的灯笼里,面上毫无异样,等着出城。

他们亮出身份牌,城门卫当然不敢阻拦,谁敢无缘无故搜查一位亲王呢?除非是不想要命了。

只是城门卫眼珠一转,又有新的招数诞生,他们不敢搜查,却可以打着护送的名义,徘徊在王府车队的后头,一直跟到田庄门口。

领队特别殷勤,只说城外情况不好,他们非得亲自护送才能安心,还请寿王不要忧虑,不会耽误他们出行的,然后马队一直坠在王府马车后头一里处。

沈与钰急坏了,却无可奈何,对方要护,他难道能反驳?岂不是不打自招,于是只能忍耐。

忍啊忍,他们真的去了田庄,还待到天黑,田庄上的庄头还招待这群人吃了顿饭,用酒把人灌醉,沈与钰才有脱身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