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宫佛系指南(144)
丹青正好走进来:“乾清宫送信的人还在外边等着呢。”
“他还有事?”
“说是问主子有什么让他给带回去的,送信回京的侍卫也还在乾清宫候着。”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这是要等她回信的意思…
毕竟皇帝的信,谁能不回复呢?只是她写什么啊,来信只有三句话,可她总不能也回个三句吧。
舒以宁琢磨了一会儿,开始动笔。她一笔一划写得很认真,康熙是个严格的人,别到时候她哪里写的不好又给她挑上错了。
康熙收到回信之时人已经在五台山了,只他一人。
途径长城岭之后,山路越来越崎岖,道路实在险恶,老祖宗改做暖轿,可抬轿之人步履艰难,太皇太后又心生不忍,最终还是改为乘车,只是乘马车的话颠簸的道路也让年事已高的老人逐渐吃不消。
最后太皇太后还是被迫放弃了亲到菩萨顶礼佛,说自己既然行至此,也是诚意已尽,让皇帝代她前往便是。
康熙便下令福全等人先护送老祖宗回京,自己则亲至菩萨顶。
“皇上,昨儿个夜里头舒主子给您的回信到了。”
康熙住在寺庙里的禅房,屋内陈设简单。
不远处的桌上摆着几本奏章,最上方摆放着一封信笺。
打开信纸,舒以宁工整的正楷出现在眼前。
“收到皇上的信,我很开心,万琉哈氏进宫多年,能有皇子实属不易,皇上愿意为她考虑,心善仁爱之举让人钦佩。”康熙读到这儿嗤笑一声,实则不满她说了一堆吹嘘的废话。
又继续往下看。
“太子最近读书很认真,皇上可以放心。”保成的事还需要她来告知,定时都会有人跟自己禀报。
“近日天气有转凉迹象,皇上和太皇太后要多保重身体。”还算有几分心意。
“我也一切都好。”到此结束,末尾处盖了个她名字的印章。
康熙捏着信纸又看了一遍,才放到桌边,又重新拿起一张崭新的纸,执笔写字。
几日后,舒以宁拿到信内心便止不住惊讶,因为摸着信封的厚度就能猜测到字数不少。
康熙信中大部分都是在说自己在礼佛途中的事儿,小至某个行宫的厨子手艺普通,大到南边某地水患的地方终得治理。
这种分享式的内容让舒以宁一时有些不适应。
在她看来,彼此既然能够分享生活上各处琐碎的事情,那应该就已经是关系非常亲密的两个人了。
信上说太皇太后的身体支撑不住她亲登五台山,只有他代为登上菩萨顶。
然后寺庙里的住持奉上了三枚开过光的平安符,一个给太皇太后,一个给太子,一个给他。
他把自己的那枚连着信一起送过来了。
舒以宁拿起平安符看了看,样式普通,从外表发现不出特别之处。
她挂在自己腰间的荷包上试了试,瞧了两眼想想还是摘下了,最后放到自己的枕头底下。
回信很难,这么洋洋洒洒一大长篇内容,就代表她也得写这么多字,可是却完全没有头绪。
她日复一日的生活见闻都没有康熙丰富,即使想写也分享不出的什么有意思的事儿。
后来脑子里涌出个法子。
他的来信上写了什么,她就比照着一一回过去。
他说行宫的厨子手艺不行,她就写郑年有最近研究出一种鲫鱼的做法,味道很不错。等皇上回宫尝尝。
他说山间的野生猎物很多,她就写雪团最近又胖了,明明自己南巡的时候,她已经瘦到正常体重了,由此可见她是个溺爱宠物的主人。
他说五台山的风景不错,她就写自己之前仅剩的最后一盆月季竟然奇迹般的活下来了,目前一个月过去,花色也愈来愈艳丽,甚至还冒出来不少新的花骨朵。
为了表明真实性,她还特意从月季上折了一小支下来,放在信封里,就当是平安符的回应了。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诸如此类,她写了不少,不用苦想以什么作为开头,倒是很轻松容易,因此在不知不觉中很快就写了一大篇。
舒以宁把信交出去的时候才考虑到这种信件是不是都得有人检查一番,才能交给皇上,那岂不是没什么隐私可言。不过转念一想康熙应该会提前嘱咐好吧。
那支经历了几日奔波的月季到康熙手里的时候已经干枯,花瓣蔫黄。车外的侍卫禀报着已进京的声音传来,他略扫了眼就把信连同花枝一起放进信封装好。
第086章 第 86 章
康熙回宫的第三日便传了舒以宁到乾清宫伴驾。
她还是穿戴着平日里惯用的素色衣服和首饰。
康熙见后点评了几句:“一月没见, 看你也没什么变化。”
她又不是小孩子,还能一天一个变。当然舒以宁知道他话里的意思是在侧面说她没有任何特意的打扮。
“给你的护身符怎么没带?”康熙扫了一眼她腰间挂着的荷包处询问。
“我想着戴在身上有些太显眼了。”要是被人看见再传到太皇太后那儿很难解释清楚。
“你觉得护身符为何叫护身符?”
舒以宁再次噎住:“我待会儿回去就带上。”
康熙终于满意:“过来瞧瞧这个。”
舒以宁走近,康熙的桌案上摆了一大副地图。
“这是工部刚送过来的畅春园的图纸。”
啊, 是她心心念念的畅春园。
畅春园原地址是明朝的清华园, 康熙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始修建,又改名为畅春园。
“你想住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