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未以(11)

作者: 穆凡 阅读记录

那天以后,她看到孙宜总是有点尴尬,像是窥破了别人的小秘密,虽然这个秘密是孙宜主动告诉她的。

其实当时她可以直接说她有事先不回家的,我也不会追问,范斐想。

范斐有意无意地关注起了孙宜的状态,作为她的直属上司,她相信孙宜可以很好地做到就事论事,不过她最近眼睛里多了一分忧郁,很淡很淡,好像怎么样都无法拂去。

今天孙宜带她去拜访同业——华旗证券。

对方是保荐人和主承销商,独角兽IPO项目,史上之最的募资额。

重要的并不是能在这个项目里赚到多少承销费,而是品牌效应。一旦公司上市,铺天盖地的宣传能让这家中部券商能上一个台阶。以后接洽别家公司,也可以说,自己是一个曾经服务过独角兽的中介机构。

一个投行人的成长之路,环节无非是承揽、承做到承销。通俗来讲,就是找到客户,给客户做资料,然后把客户卖一个好价格。

不同环节的人有着不同的工作分工,一开始的孙宜和现在的范斐,工作都是刷招股说明书底稿,也就是承做。

下一步往往会转向,去寻求新的资源、新的项目,在一个行业领域深耕。

孙宜曾经想过要不要为了家庭去转做后台,当一个技术型员工。结果还没来得及,就只剩自己了。

同时,孙宜的领导看中她独到的眼光,经过几次长谈,孙宜开始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赵师兄,我知道这个项目能分一杯羹给我们不容易,但是我认为我们能做到双赢,我们可以做让步,给别家券商给不出的条件。”

坐在孙宜对面的正是赵和平。

赵和平看着对面的孙宜,这个师妹在以前读书的时候在他的团队实习过,后来去了现在这家中型券商,在一些行业会议里经常遇到她。

师妹已经不是当年的小实习生了,赵和平想,随后说:“你我都知道,对于客户来讲,重要的是什么。其实我说了也不算,也得看客户的想法。”

“是的,客户那边我也去了,不过吃了几次闭门羹,这才想着来找师兄牵个线。”孙宜也直言不讳。

赵和平斟酌了几下开口,“你既然都说了,那这个忙我肯定要帮。不过到时候能不能成,还得看你自己。”

电梯里,范斐开口问孙宜,这样有用吗?

孙宜说,可能真的不会成功,但是最差的情况,也是跟这个行业里的公司挂上号了,之后也许有什么项目,能让他们想起我们。

接触10个客户,有意向的有3个,能做成的有1个已经很好了。

范斐从小到大好像没求过什么,她被保护的很好,父母疼爱,家境富裕,成绩优秀,追求者甚众,似乎也没什么烦恼。

但工作了以后她知道了,人总是要受点委屈。

孙宜在教她,在受一些委屈和得到一些东西里寻找平衡。

下午回到电脑前的周未以无精打采,从小受到的教育都是不要撒谎,要做正直善良的人,工作了以后则有了很大的转变,她开始发现,法律只是维持社会正常运转的底线,道德的标准比法律高多了。

法律是水桶里最短的短板,而社会上所有的人的道德水平是其余长短不一的木板。

哪怕你的道德高出天际,决定水有多少的永远是和法律齐平的那块道德的木板。

“我找到昨天供应商的身份了,在Q市,你要不要飞一趟?”周未以电脑微信弹出来一条消息,是陈行一。

“?”下意识发出去一个问号的周未以感觉不礼貌了,赶忙回复:“还要去吗?陈总,我可以去,但是林经理估计不会放我走。”

陈行一没有再回复她。

没多久,闻明给周未以发微信,“未以,今天回家收拾一下行李,明天飞Q市,券商那边安排了供应商走访,不过林经理好像很不满。”

“好的,闻哥,咱俩去吗?”不会真的是跟陈行一去吧?周未以一边想一边回闻明。

“先去两个城市,M市我和华旗那边的丁飞,Q市你和陈总。”

果然。

周未以还从来没有和非同事以外的人出过差。

按道理,不应该是陈行一和闻明,自己和丁飞吗?

想不通。

不过,能离真相近一点,让周未以有点兴奋。

第七章 助人为乐小太阳

周未以昨晚收拾好了行李,九点的飞机, 定了六点五十的闹钟起床,十分钟战斗般洗漱完毕,七点准时出了门。

一向卡点的她这次也不例外,拖着行李箱走到了地铁站,一路慢吞吞,还有空欣赏路边盛放的花儿们。

结果安检完收到了陈行一微信。

“登机了,你人呢t?”

“马上马上。”她狂奔,居然是最远的登机口!

为什么机场修的是一个大长条啊!

建筑师真的见解独到,把机场设计的从这头走到那头仿佛要一个世纪,不仅如此,旅客头顶都是密密麻麻的孔洞,一个接一个,不同的大小按秩序排列。

这机场甚至上过社交平台头条:密集恐惧症患者慎入!这辈子都不要抬头看S市机场的天花板!

周未以没有这个烦恼,她甚至无聊到试过抬头从安检数到登机口,到底有多少个大大小小的孔。

但这样走路第三次撞到人后,她不得已放弃了。

第二辆摆渡车正在等着最后几位乘客。

陈行一也没上摆渡车,依旧一副冷脸。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您久等了,陈总。”周未以终于跑到了,气喘吁吁地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