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城大户的主母日常(172)

作者: 积丘山 阅读记录

“你……你这是怎么学会的?”

谢家大小姐扔了小弓竹箭,马上拿干净手帕子擦手。

“这个嘛,骑马是爹爹教的,射箭跟舅舅学的,又不难,值什么!”

她回身看看谢家的小红马,啧啧叹息。

“你家的马儿是红的,又用红锦马鞍,颜色有些不出彩。就比如我的珍珠马,浑身雪白,没有一点儿杂色,就得配上纯金的马鞍,颜色才能鲜亮呢!”

文立行都快哭了,这是他最得意的小红马。

说罢,明儿笑着拍了拍文家二郎的肩膀,以示安慰。

“没事弟弟,下次我把家里那个满嵌翡翠的马鞍拿给你,那个翠绿色配上小红马,正好看!”

谢淮朗习以为常,认为姐姐说的很对,笑着点头附和。

文家兄弟俩,站在原地愣了半天,从此再看这位谢家的小青梅时,总觉得她浑身发光。

嗯,是金子的光。

第146章 平阳长公主

四月,文府又来请帖,邀请谢家众人来宅中赏花。

文家是京中世家望族,子嗣繁多,深宅大院,孟清徽在广陵城逍遥了好些年,归京后实在住不习惯,就以夫君府衙事多的名头,另外置了宅子单住,文大人也做出一副家中繁文缛节不堪重负的模样。

文家素来不敢怠慢这位圣贤之后,见自家儿子如此辛劳,就答允了。

时值仲春时节,文宅花园中的姚黄牡丹开得极好,正是观赏的盛时,谢家众人早就得了消息,都要去做客赏花。

一家人出了门,谢聿铎依旧骑马,沈绮单独坐一辆车,小绫带着大小姐谢怀明坐第二辆,丫鬟带着小少爷谢淮朗坐第三辆。

两家地处繁华。离得不算太远,不一时就到了文府。

自从半年前来了京城,谢家众人来文家少说也有几十次,两家算是通家之好,又没有外客,再加上孩子总要一起玩耍,因此往日总是男女不避,合席而坐。

可这次,沈绮一下车,就隐隐觉得不对劲儿。

文家门口,文大人官袍严整,孟夫人珠翠满头,齐齐露面,郑重迎接,可两人的神色都有些肃穆,脸上一丝笑意也无。

若是从前,文大人绝对不会穿官袍,孟清徽也不会这般郑重装扮。

这可……不像是平日赏花的架势。

沈绮牵着女儿的手,心里有疑,转身去看谢聿铎,恰好谢聿铎也正在看她。

夫妻对视,两人都觉出有些异样。

沈绮刚一走近,孟氏就忍不住上前两步,一把拉住她的手,附在耳边低声叮嘱。

“今日,我家府中有贵客,你们等会儿见了,一定要整衣肃容,好生行礼,万万不能有丝毫差池……”

沈绮被孟氏这番话,说得心头发紧。

“怎么,你婆婆来了?”

孟清徽眉头紧皱,脸色略微发白,手上微微有汗。

“不,不是……我也不太清楚怎么回事,他们只比你们早来了一刻钟……明说是在等你们,可又没告诉我们说是什么事儿……”

这世上,能叫见惯了大世面的河东孟氏慌得脸色发白的人,可不算多。

沈绮攥着她略微颤抖的手,示意她先稳住。

“你别慌,先说咱们去见谁?到底是哪位贵客?”

孟氏心乱如麻,听了这话稍微冷静下来,用手捂着附在沈绮的耳边。

“这位是……平阳长公主。”

沈绮一愣。

往日赴宴时,她听京城的贵眷们聊闲话提起过,平阳长公主是当今皇帝唯一的嫡亲姑姑,身份顶顶贵重的皇亲国戚。

但她,不仅仅是简单的皇亲国戚。

十六年前,北疆发生动乱,平阳公主的驸马带兵迎敌,不幸战死沙场,以身殉国。

当年的平阳公主年仅二十四岁,夫君新丧,她却来不及悲痛,而是率领残兵旧部,派兵遣将,奇谋杀敌,最终打退敌兵,死死守住最后五座城池,北疆才不至于全部落入敌手。

平阳公主返京之后,先帝大病垂危,临终前,拉着嫡亲妹子的手,托付她关照幼年的太子,保住万里江山。

平阳公主新丧了夫君,最疼爱她的皇兄又将辞世,把这千钧重担压在了她的身上。

她满含热泪,点头答允。

先帝驾崩,太子年幼登基,公主奉了兄长遗诏,从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辅佐新帝,监国十年。

直到四五年前,眼看新帝成人大婚,她才退位还政,依旧是新帝最信赖的皇亲重臣。

论出身,论功绩,论地位,这都是沈绮遥不可及的人物。

沈绮想不明白,平阳长公主是凤子龙孙,又曾掌政十年,怎么会等自已一个商户娘子?

临走前,沈绮回头去看,文大人也在拉着谢聿铎,低声说些什么。

显然,谢聿铎要去见的人,也是一位高不可及的贵客。

人分两路,文大人引着谢聿铎去前边书房,孟清徽陪着沈绮,带着谢家的孩子们去后边花园。

四月阳春,姚黄牡丹开得正盛。

那片婀娜华贵的牡丹前,平阳长公主迎风独坐,她身上的明黄,比大片的姚黄牡丹还要耀目夺目。

沈绮心跳如鼓,整衣肃容,带着孩子们,依制行礼跪拜。

“沈夫人,请起。”

平阳长公主年近四十,面色平和,面带微笑,她不是顶出挑的美人,但满身都是不怒自威的贵气。

这是曾经掌握天下的人物,沈绮身为商户娘子,实在不敢造次,饶是见惯了京中勋贵的孟清徽,即便顶着圣贤之后的名头,今日也格外小心翼翼,一板一眼,很合规矩。

上一篇: 奉旨成亲 下一篇: 少年短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