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大户的主母日常(190)
“这么多……可得等很久!”
“无妨,我有的是时间。”
一路急驰到了这儿,他反而不着急了。
第一份山楂饼刚出炉的时候,一直坐在柜台后的沈家爹爹忽然起了身。
原来是女儿来送饭了。
沈绮像以往一样,从后院里端来了午饭,送给看铺子的爹爹吃。
“爹,你慢慢吃,我看着一会儿。”
“好。”
沈绮刚替了爹爹,就有客人上门了。
一个年轻后生,身量很高,很俊。
她经常帮家里打理铺子,做惯了生意,照例含笑招呼。
“客人,想要点什么?”
她向来记不住生人,早就忘了见过这人。
那年轻客人稍微扫了一圈儿,开口说话,声音清朗凌冽。
“我要买布。”
柜台上,正放着几匹新进来的细绸布。
“好,想要什么颜色?”
“……红色。”
那堆细绸布里,最多最显眼的就是红色。
“好嘞。”
沈绮很快就拿出了好几种红布,摆在柜台上给他看。
“客人是做什么用?裁衣服还是成亲用?”
那年轻客人不去看布,只看着她,轻轻一笑。
“若是成亲……怎么用?”
“成亲啊,那这红布用的地方可多了!”
沈绮一笑,眉眼生辉,犹若春水,很是热络地给客人介绍红布的用处。
“比如说,扎红绸啊,作红盖头啊,裹聘礼啊,还有新郎婚服外边披着的红帛,总是少不得的!”
那年轻客人看了她好一会儿,点了点头。
“确实……”
他负手而立,嘴角含笑。
“……我都要了。马上准备成亲,用红布的地方多。”
身上没了散银,他掏出一个整块的银锭。
这么多,找钱又要找好久。
沈绮不嫌麻烦,莞尔一笑。
“好嘞!您稍等!”
她手脚麻利,分门别类,迭卷整齐,每一份都用红丝带系好,才整整齐齐交到他的手上。
一大摞红布,都卖给这位年轻客人了。
他准备成亲用呢。
新婚小剧场
新婚几日后,沈绮抽了个空,收拾下成亲时候用到的东西。
夫妻俩的婚服,新娘的盖头、新郎的红帛、俩人上下花轿时一起牵着的红绸……
一色全是大红色的细绸布。
沈绮想着,因是成亲才用的东西,日后自然再也不会用了,可是也不能平白丢掉吧,她打算归整一下,放在自已陪嫁的箱子里,留着日后做些零碎绣活。
谢聿铎忙完了铺子里的事情,回来得挺早,却很罕见地没有动手帮她一起收拾,而是坐在一旁,静静打量她的神色。
沈绮并未察觉,神色如常,自顾自迭放整齐。
眼看沈绮把物件收拾得差不多了,正准备往箱子里放,谢聿铎伸出手,按住了那条红绸带的一角。
“月儿,你看看,眼熟吗?”
沈绮眨眨眼睛。
“眼熟啊,这不是成亲那天一直牵着的吗?”
“……你家铺子,是不是也有这种红绸布?”
“也有,不过卖得少,我看着这些和我家的布一样。不过,附近方圆几十里,成婚嫁娶的人家,用的都是这种红绸布。”
“哦……”
谢聿铎略一沉吟。
新婚第二日,他就发现她不大记得住刚认识的人,总是跟在自已身边,或者跟着玉镜,随时准备小声询问,那边快要过来说话的人是谁。
她有些记不住刚见过几回的人,这很正常。
自然也没记住,只见过几回的自已。
新婚夜,他娶的是日思夜想的姑娘,人家却以为嫁的是头一次见面的陌生男人。
沈绮把一迭儿红布放在陪嫁箱子里,刚走回来,就被人拉到了怀里。
“月儿,你记不记得,其实成婚前……你早就见过我了?”
沈绮郑重点头。
“记得。相看那日撞见过一次,送聘礼那偷看过一次,可惜都没看清,若是真论起来,还是成亲那日才看得清楚。”
谢聿铎释怀一笑,吻了吻她的脸颊。
既然她不记得,就算了。
若是说两人早早早早就见过了,就要自已去过她家铺子,说起自已的日思夜想,说起她家铺子前的那场争吵,说起白河镇上克夫的谣言。
新婚燕尔,她初为人妇,若是得知夫君听说过自已的闲话,总是不好。
罢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何必叫她心里留有疙瘩。
何况,如今她是他怀里的妻。
旧梦成真。
夫复何求。
*
新婚月余,红锦帐内。
她刚学会居高临下,明明正在得趣处,却突然停了下来,俯身下来,用纤手抚着他胸前的疤痕。
那两根断掉的肋骨早就长好了,只在心口处留下这个伤疤。
“这儿……是什么?”
这伤疤她早就见过,只不过锦帐朦胧,没有今日这般清楚。
谢聿铎正喘气,眼见她杏眼荡漾,脸颊绯红,却问了这个,忍不住微微皱眉。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她怎么还有心思问这个!看来是自已不够狠。
“这是……我的心。”
没错,的确是心的位置,正因情热跳得厉害。
“我是问,这伤疤……怎么来的?”
“就是,心……动了一下。”
“啊?你的心,动了一下?”
“对,狠狠动了一下。”
她还要再问,他却一下翻了身。很快,就让她再也没有心思多问了。
心越动越狠。
腰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