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大户的主母日常(29)
谢聿铎皱眉:“理那老狗干什么,咱们玉镜好看着呢!”
沈绮瞅了他一眼。
这两日,他对沈绮极尽温柔,叫她以为他生来好性儿。可出了房门,他对谁都是淡淡的,不温不火。果真如吴老太太所言,他是个不爱说话的人。
可即便对着二婶那么难缠的人,也没见他这般口出恶言。
玉钟也摇了摇头,笑道:“这个表婶,确实够烦人的。小时候住在大舅家,她老是拿我和自家的女儿比,没想到了玉镜这儿,还不肯放过。咱们下午早去早回,尽量别遇见她。”
大舅家住在平山县郊,离的远了些。
吃过午饭,谢聿铎驾马,沈绮和玉钟一起坐在马车上,走了约莫一段饭的时间才到。
车上,玉钟细心叮嘱沈绮。
“咱们大舅家姓林,在城边上做些小买卖,是娘亲唯一的娘家亲戚,早年间,跟咱们家很是亲厚。虽然娘没了,两家也多有往来。
大妗子呢,人挺好,就人老了,爱絮叨。若是说话冒失了,你别往心里去。家里还有个表弟,叫百盛,我倒有好几年不曾见过了。”
沈绮边听边点头,记在心里。
大舅家在城门附近的巷子里,马车不好进,就停在外边。
大约是谢家爹爹早就打过招呼,林大舅、林大妗子也约摸着他们要来,早就备好了茶,迎了几人进门。
林大舅大约五六十岁年纪,带着谢聿铎去了前院,要说说生意上的事。
大妗子也很是亲热,拉着沈绮叫外甥媳妇,又拉着大姐姐,问她家里孩子的近况。
几人坐在家里说了半日话,大姐姐问:“百盛兄弟不在家,最近在忙什么?”
“嗨哟,可别提了!自从他长大成人,也送到你家铺子里当过伙计,也跟着你舅舅卖过东西,都嫌挣不下钱。
前年,跟着他朋友去跑船,没半年就回来了,说是累得慌,在家住到今年来春,跟着邻居去北边贩粮食去了,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家呢,真是愁死我了!”
大妗子叹了一口气。
“你说说,他和铎儿自幼一起长大,如今怎么就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玉钟安慰她:“再等上两年,历练历练就好了。”
“我更发愁的是他的婚事!他比铎儿还两岁呢,相看了这么多家,总是没相看到好媳妇。你看铎儿,听说就相看了一次,你看,娶了这么好的媳妇!真是难得!”
她又转向沈绮。
“铎儿媳妇啊,你也帮我留意着,看看你们镇子上有没有好姑娘?像你这样的就行,只要人长得好,就算是家里再穷些,也无妨,我们家也不嫌弃!”
沈绮看着大姐姐一脸尴尬的样子,心中暗忖,大姐姐说得不错,这位林大妗子果真是人好嘴不好,又不自知,因此也没挑理,笑了一笑。
“妗子且放宽心,表哥这样走南闯北的人才,想来眼界高些,还是再好生挑一挑。若是姑娘家匹配不上,也是一桩烦恼。”
妗子只当沈绮当真在夸自已儿子,还在絮絮叨叨,大姐姐听不下去了,只说家中有事要忙,叫了谢聿铎,准备回家。
几人还没走出巷子,迎面过来一个妇人,约莫四十岁年纪,一把拉着谢聿铎,大叫。
“哎呦呦,二郎你来了!可是稀客,好几年没见过你了,怎么不到家来坐坐?”
沈绮见谢聿铎一脸不耐烦,大姐姐的笑容也僵住了,心猜这就是那位爱夸人丑的赵表婶了。
赵表婶拉着谢聿铎不肯放,口中说着亲热话,一双眼睛却没离开沈绮,从上到下打量了两回,看得沈绮直发毛。
“难怪!铎儿眼光这么高,到底娶了个才貌双全的媳妇,瞧瞧这通身的气派,倒跟咱们城里得姑娘差不了多少!细看看,跟我家的三姐儿,有几分神似呢!玉钟,你说是不是?我早就说……”
大姐姐没等她说完,就说:“表婶,您眼花瞧错了吧,三姐儿哪有这么白净,身量也没我弟妹高,哪儿就长得像了?”
沈绮知道大姐姐是个温克好性子,几乎不与人争执,这样直接截断长辈的话,已经是出格了,想必很是生气。
赵表婶被玉钟怼的有些尴尬,又忙说些别的,只是三句话不离沈绮的相貌。
一会儿夸沈绮长得好,一会儿又说,别家的女孩也不差,还说,自家的三姐儿以前与谢聿铎、林百盛这俩表兄弟要好的很,小时候天天一起玩……
“走了,家里还有事。”
谢聿铎没等人家说完,直接走过来,拉了沈绮的手,直到把她送上马车才松开了。
虽说本地民风淳朴,但是夫妇俩在大街上手拉着手,还是很出格的。
沈绮趁着大姐姐还没过来,小声问:“你怎么不等人家说完?”
谢聿铎眉头又皱了起来。
“理她做什么,满嘴胡说八道。”
沈绮斜了他一眼,他看起来倒是心怀坦荡。
其实,刚才听赵表婶说话的时候,沈绮就咂摸出味道来了——
大概在她眼里,自家的三姐儿与谢聿铎才是青梅竹马、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不知怎么的,俩人没成,倒是沈绮捡了个大便宜,赵表婶深以为憾。
今日见沈绮来了,便话里话外挑出些毛病来,来证明——
“果真不如我家的三姐儿好”。
第22章 三日回门
回到谢家,正是晚饭时分。
晚饭后,吴老太太把沈绮叫了去,因着明天要回门,特意准备了些礼物,又叮嘱了些话,沈绮一一应了,捧着一堆礼物回了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