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城大户的主母日常(35)

作者: 积丘山 阅读记录

这时,住在西厢房的谢玉锦,瞧见沈绮早就走了,自家娘亲还在院里夸着她的好话,直接隔着窗户就嚷了起来。

“娘,你还有心情夸她?要不是她,我又何必摊上大早上跟你去买菜的差事!昨天,就因为没跟你一起去买菜,被后院那个老不死的狠狠说了一顿。明天还要让我早起!人我根本起不来嘛!

二婶听了,三步并两步走到女儿窗前,哄着她。

“你放心,我去跟老不死的说说,就说天冷了,等你下个月就不去了!这几日再忍忍,买完菜,就回来补觉。”

谢玉锦在里边砸梳子、摔铜镜的,嘴里没好气。

“我若是睡不好,脸色哪能好?若是脸色不好,哪有大家子千金小姐的样子?以后别说嫁入高门了,连平山县的好人家都嫁不到了!”

二婶慌了,忙安慰女儿。

“哪能啊!前几日,还有媒婆给我捎话,说是东街绸缎铺老板的老二,正说亲呢,你们不是前两年烧香见过一面?他八成就是中意你呢!”

谢玉锦不听而已,听了这话,气得拍桌子。

“什么狗屁绸缎庄,前几日哥哥还说了,他家一日不如一日了!连绸缎也没有几匹了,只怕都快要变成棉布庄了,还不如对面娘家开的卖米铺子呢!”

她扬起了下巴,对她娘下了命令。

“你去跟人说,我不要相看县城里的人家,哪里上的了台面?若要相看,就去看省城的人家。就像东院的大姐姐,不就嫁到了省城何家?”

二婶忙赶着走进去闺女的房间,压低了声音。

“我的儿,早就跟你说过,今时不同往日了!东边大姑娘,是老头子没死的时候跟何家定下的娃娃亲,那时候咱们家里手里阔着呢!这门亲,还算是何家巴结来的呢!”

说到这儿,冯氏坐下来,叹了一口气。

“可是,等老头子一死,你爹他们兄弟俩,就撑不起来这个家了。到了你哥哥、老二这一辈,更是瞎子踢毽子——一个不如一个。反倒是何家,不知道走了什么运,全家搬到省城去住了。

你别慌,瞧,就连镇子上的野丫头,都能进咱家的门。那我想办法给你寻个省城的人家,也不算难事,且等等看吧!”

冯氏劝了玉锦半天儿,又被她瞧见袖子里的礼品盒子,拿过来打开一看,原来是一盒子辟寒香。

玉锦一上手就拆开,纷纷扬扬,全倒在把窗外的大水缸里去了,又把盒子摔在地上,踩个稀巴烂,才算是解气。

二婶看自已闺女这样,又是心疼东西,又是气恼,又不好发作,倒是忍气吞声地回去了。

知道沈绮回家,最开心的是小玉镜。

等沈绮回了东院,玉镜拉着她和姐姐玉钟,在自已屋里说了半天话。

沈绮发现,几人说话时,那个小丫鬟春柳在窗户外边偷偷往这边瞧,等自已望过去时,她又飞一般地跑开了,

过了一会儿,又过来偷看。

沈绮便小声问玉镜,为什么春柳总是偷偷看,又不搭理自已。

玉镜一笑,悄悄说:“因为你太好看了,她觉得你是仙女,所以太害羞了。”

沈绮听了,抿嘴一笑,回了自已房间,拿了两条带花儿的手帕,特意过去送给春柳。

“一直劳烦你照顾我的屋子,今日的礼物,大家都有份。这是我新得的手帕子,还没用过,你可喜欢?”

春柳见仙女儿一般的二奶奶,亲自过来跟自已说话,羞得差点扔下扫帚逃跑,脸红了半天,才捏捏捏捏地收下了。

沈绮怕她多想,又和她说几句家常话,稍微熟络了些,春柳才不脸红了。

入夜,谢聿铎拎着一个食盒回了房。

沈绮已经梳洗过了,正穿着家常衣服对着窗子梳头,见他回来,问道:“这是什么好吃的?”

谢聿铎把食盒放在镜台上,轻笑道:“打开看看。”

沈绮漫不经心地揭开盖子,啪的一下,失手落在了地上。

银票,一摞一摞,满满当当的,全是银票。

第27章 以后不出门了

看见食盒里满满当当的银票,沈绮立即捂住了眼睛。

谢聿铎笑道:“乖乖小月儿,怎么样,你来看看,哥哥我不骗你吧?”

“我不看,我不知道,我不想要。”

谢聿铎趴在她耳边提议,“那不如,只偷偷看一下?”

沈绮口中说着不要,捂着眼睛的手指却忍不住岔开一条缝,又看见满满当当的银票,嘴角诚实的咧开了。

这么多银票!

这得多少银子!

沈绮颤抖着手指,捏起一张,举到灯前,细细查看上面的繁复的印章和花纹。

单张就是一百两的银票。

“啧啧,我原是穷人家的姑娘,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钱。”

谢聿铎笑道:“巧了,我正是穷人家的小子,刚好般配。”

沈绮抬起杏眸,瞅了他一眼。

“你才不是穷小子,你赚了这么多银子,是大财主。”

谢聿铎笑着从背后抱住她的腰。

“那你岂不成了财主婆?这全是你的银子。”

“哼,才不是呢。”

“就是。”

又亲了一口,“全是我们俩的银子。”

看见这些满当当的银票,沈绮倒是想起另一个要紧的问题。

“你说,这是出门路上赚的银子。我知道,咱们成亲之前,你年年都要出远门,那以后,你还要常常出去吗?”

谢聿铎略一沉吟。

“这几日,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尤其是今日。”

“为什么?”

“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见你真心喜欢我赚来的银子,我心里畅快。”

上一篇: 奉旨成亲 下一篇: 少年短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