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城大户的主母日常(49)

作者: 积丘山 阅读记录

“哦,大哥想做什么生意?”

“近来布料卖得好,我也打算去县城开个成衣铺子,如何?老百姓穿衣吃饭,总是少不了的。”

谢聿铎想了一想,点了点头。

“南方早就有整街的成衣铺子,咱们县城倒还没见过。虽说有几家裁缝铺子,一来是卖布、找裁缝、量体、裁衣很是麻烦,二来,时间也长,没有十天半个月,都穿不上新衣服。”

“正是呢,成衣铺不消多大本钱,只用赁了铺子,雇上两个裁缝,照着南来最时兴的衣服样子做好成衣,准是不会差的。”

“我前几日骑马路过,看见绣球街西边的十字路口,有一家铺子,不大,两间门面,正要赁出去,明日我回去去问问价格,若是合适,倒是开成衣铺子的好地方。”

沈绍忙说:“只要地段好,租金多些也无妨,我手里有些本钱,这次好好试上一试,不打紧。”

谢聿铎笑道:“正好我还有一个朋友,刚从临清贩了一船的布料回来。我去找他说说,从他手上拿布,也能省些本钱。”

沈绍听了,万万想不到竟然如此顺利,大喜过望,拉着谢聿铎,你一言我一语,开始谈论开店的门道。

酒逢知已,爷仨儿一直喝到月上柳梢,还未起身。

第39章 怎么还没有孩子

晚上,家里的男人们在外边喝酒,沈绮跟娘亲、嫂嫂说完话,自顾自去洗漱好了。

回屋换上舒适的家常衣服,正在自已屋里对着镜子梳头,忽然听见了敲门的声音。

沈绮放下梳子,忙去开了门,原来是娘亲来了。

“月儿,还没睡吧。”

“没呢,娘,怎么还不歇息。嫂嫂和大哥说好了,今晚让他收拾盘碗,你自去睡就好。”

娘亲走进屋来,见女儿正梳头,就拿起雕花梳子,像小时候一样,慢慢在给沈绮梳理满头乌发。

“我今日想起来,咱们家刚来白河镇的时候,你刚生下来没多久,抱在我怀里,跟个小猫那么大。我忙得没空照应你,你倒不爱哭,自已玩自已的小手小脚,整日看着树影笑。一晃啊,你都这成大姑娘了。”

娘亲细细端详自家的掌上明珠。

明明未施粉黛,肌肤却白皙细腻,宛若初雪覆盖下的羊脂白玉,眉眼灵动,又自然而然地含着笑意,显得粉雕玉琢。

“娘~”

沈绮回身抱住她,在她怀里撒娇,娘亲含笑抚着女儿的头发。

“你是不知道,你回门前那几天,我夜夜都睡不踏实。半夜里做梦,总梦见你在谢家受了委屈,自已一个人在哪儿哭,我心里啊,像是油煎的一样。现在,眼看你嫁了这么个好夫君,他精明能干,又会疼人,我这胸口的石头,也落了地。”

“嗯,我们很好,娘放心。”

沈绮闭上眼睛,闻着娘亲身上熟悉的气息,很是安心。

“我的姑娘啊,现在嫁了人,成了亲,就是大人了。我问你,你……怎么还没有怀孩子呢?”

张氏终于说到了正题,语气有些担忧——跟沈家相比,谢家算得上家大业大,她生怕自家女儿在那儿立不住脚跟。

“娘~”

沈绮有些害羞。

“我们俩……不急。”

“话虽如此。我听说,他家堂哥,成婚多年,也没有一男半女。你们俩呢,本来成婚就晚,再不抓紧些,我实在是放心不下。”

沈绮心想,自已没婚事的时候,娘亲整天惦记自已的婚事。眼看成了婚,又惦记女儿受委屈。当下知道了女儿不受委屈,又盼着她早点生孩子。

当娘的这番心,总是这么放不下。

“娘,你别担心了,许是缘分未到,再等等吧。”

毕竟,俩人在顺便造个孩子这件事上,已经格外努力了。

“如今你嫂嫂有了身孕,我的心事又少了一桩,现在只剩下担心你了。我知道,你今日必来祝寿,前儿,我跟你二大娘一起去了南山上的普善寺,为你求来了一座观音像。我听说,普善寺的观音求子息、保平安,都是最灵的。”

“娘!”

沈绮有些哭笑不得。

明明感觉自已还是爹娘的小女儿,哪儿有当人娘亲的心思。

“明日给你带回家去,摆在你屋里,每日拜拜菩萨,上柱香,这都是你的虔心。你看我在家时,日日都拜菩萨,可不就保佑你们几个孩子平安顺遂嘛!”

张氏的语气不容质疑。

“还有,你自小就有苦夏的毛病。一到夏天,吃不好,睡不好,身上的癸水也一连几月不来,我最是知道了。虽说谢家开着这么大的生药铺子,毕竟不会问诊开药。你在城里时,要留意着,若是有好的千金科大夫,男医也好,女医也好,让人给你好生把把脉,开几服药,先把身子调理好了,子息才能好。”

“知道了,知道了。”

沈绮玩弄着娘亲的发梢,漫不经心地回应。

“还有啊……”

张氏又絮絮叨叨说了一大堆,最后被女儿一路推着,直推回了自已房中休息。

临走前,她又抓着沈绮的手连声叮嘱,才肯放手罢休。

沈绮辞了母亲,回了自已房间,眼看谢聿铎还没回来,屋里空荡荡的,独自默默叹了口气。

她歪在床上快要睡熟的时候,自家夫君才带着酒气回来了。

沈绮在灯下瞧了瞧,他的剑眉凤眼带着朦胧的醉意。

“哼,又喝醉了!”

谢聿铎坐在床前,抓着她的手,去摸自已滚烫的脸。

“没醉。我刚刚还……还把自已洗干净了,不信你闻闻。”

上一篇: 奉旨成亲 下一篇: 少年短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