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春日欢(176)

作者: 鱼摆摆 阅读记录

其实耶律澈也明白,即便耶律央没有反对,那大致也是想去借题发挥,引导百姓们替他抗衡王宫,从而他坐收渔翁之力。毕竟他在百姓心中地位那么高。

不过耶律澈依旧是眉心微凝,回想着方才耶律央的冷漠孤傲的眼神,只觉得哪里古怪得很。

他似乎是已经捕捉到了什么东西,但又说不清。

第238章 王宫变天了

西月宫。

扶月站在宫门前,恭敬地接过十四王妃的披风。

十四王妃左右四望了番,神色严肃地回了殿中,然后挥退所有人,径直来到了不起眼的偏殿。

一进去,十四王妃便着急地对里面的人道:“出事了,王宫要变天了!”

女子拿着蜡烛走出来,外面的天还没暗,但偏殿里阴沉昏暗,是必须要点灯的。

烛光温和,映亮了女子清冷的面庞。

正是今日从耶律齐的崇岁宫偷跑来西月宫的江无眠!

十四王妃当时还以为她早就走了,愣怔了好半晌,待看到江无眠脸上的苍白和冷汗,猜到她是被人追踪,也不等江无眠提及,便主动说留她在西月宫。

“出什么事了。”江无眠神色淡淡,倒是很淡定。

这么久耶律央没找来这,应该是不会来了。她自是没那么惴惴不安。

十四王妃凑过去,将今日耶律央同西漠王大吵一架,以及后面发生的种种都说了。

她叹气道:“其实我早就知道大王和七王之间的猫腻,一个王怎会容忍手底下的人比自已还要受百姓追捧。不过说起来,今日七王也是过了,大王本就不悦他擅自动用铁骑大军,已经很震怒了,七王居然还在半途中丢下大王离开。”

十四王妃一脸不明白的摇头。

“我真不知道,到底是有什么重要的事,非要那时候离去……”

江无眠没说话,眉心微凝,手心紧攥,低垂着眸子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南儿,你怎么发起呆来了?”十四王妃神情古怪地盯着她,又问,“你不是已经打算离开西漠了吗,怎么半途折返回来,今日还……”

江无眠打断道:“十四王妃,你可以帮我一件事吗?”

十四王妃当即点头,江无眠救了祝嵘的命,就算是救过她的命,只要她能做到的,自然不在话下。

江无眠对着她附耳道了句。

十四王妃有些惊讶,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她:“你确定吗?”

江无眠扯唇:“确定了,若非决定好了,我又何必回来冒险一试呢。”

顿了顿,她又道。

“王妃之前能弄到假死药,想来这件事对王妃来说,也是不在话下吧。”

“嗯,这倒是不难,在西漠有钱就能干事。不过……”十四王妃还想劝,“你真的想好了?若是继续留在这,即便你换千百个身份,也是难以再次脱困的。”

“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江无眠看起来已是用意已决,十四王妃也不再多说了,她不好在偏殿待太久,怕身边人怀疑,不多时便走了。

偏殿安静下来,江无眠紧皱的眉心依旧没有松开。

十四王妃不知道耶律央为何中途离去,她却晓得一清二楚。

她心里很乱,觉得耶律央就是个疯子,为了抓到她,宁愿去得罪西漠王!

但一时间不知道他是在意她,还是真的疯了!

江无眠倒不担心他会因此被牵连什么,若当真只是因着被收回了兵权,便能毁了他,那他就不是那传说中的耶律央了。

不过知道他如今不在王宫里,她还是松一口气了。

如此她也能尽快找到怜星。

江无眠这么执着的想找人,除了是因为怜星是陪着她和南风长大的伙伴,有真挚的情谊外。

还有便是……她之前在耶律央跟前故意将自已的身份说成怜星,若是被耶律央知道了什么,以这个男人的脾气,即便她安全回了北魏,他恐怕也会杀回来的!

……

是以,入夜后,西月宫的十四王妃身边,不知何时多出了一个陌生面庞的小丫头。

第239章 一个背影而已

这丫头长相平平,一直低垂着头,看起来倒是懂事不张扬。

扶月凑过来问名字,江无眠微愣,差点还以为被扶月看出来了,摸了摸自已的脸,才想起自已脸上的人皮面具。

“嗯,扶月姐姐,我叫小风。”

“小风啊,王妃身边正缺人,今夜就由你和我出去拿膳后点心吧。”

江无眠点头,赶着扶月乖乖出了西月宫。

一路上,扶月都时不时回头来看她,总觉得这个小风的身形有些熟悉,就像是在哪里见过,但多看两眼,她便觉得是自已想多了。

身形虽然熟悉,但姿态过于佝偻,容貌平平,眼底也什么没光彩。

扶月想起什么人,叹了口气,继续朝大厨房去了。

江无眠也跟着她走。

于此时,宫道另一边的树影下,为首躬身迎在前面的人是霍雷,步在后面的正是耶律澈!

今日设计耶律央大获全胜,他自然要和底下人好好喝一杯,此刻浑身都是酒气,但眉目清明,并没有真的喝醉。

“大王子,这次七王没了兵权,就像是一只没有了展翅的孤鹰。即便有百姓在外为他鸣不平,也是于事无补,大王可还在气头上呢,这火气没有十天半个月是消不得的!”

霍雷冷笑着继续道。

“就算过段时间大王想通了,或者迫于南亭郡主的威压,又不得不让耶律央从蛮夷回来,这段时间也足够咱们做很多事了!”

旁边跟着的其他手下也在附和,每个人脸上都带着胜利的喜悦,仿佛耶律澈明日就能坐稳大王的位置,他们也能跟着鸡犬升天!

上一篇: 我觊春雪 下一篇: 景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