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水煎茶(142)+番外
苏郁知道,慕椿的童年与少年都受尽了苦楚,可光阴似乎也就此饶恕了她,让她依旧这样年轻,且愈发像个孩子了。
她走了几步,忽然回眸道,“晚上过来给我洗澡。”
苏郁笑着答应:“好好好。”不禁咕哝道,“回回不都是我抱你去洗的……”
她又忍不住叫了一声:“小椿!”
慕椿自花树下回眸:“什么?”
“你真美!”苏郁笑道,“别走远了!”
慕椿转过身去,眼望着枝头碧色如荫,天光透过林翳流淌在身上,鸟雀呼晴,云影徘徊,日子便仿佛静了下来,甚至停留在了这一刻。
她想,我还是自私的,还是贪生怕死的,我想留在这个人身边,再也不与她分开,一起到苍颜白发才好。她曾经那样害怕衰老,害怕死亡,害怕了囚禁与逃亡……但此时,有苏郁,她已不再恐惧。
--------------------
谢谢大家!
我手差不多好了哈哈哈,我真的是打羽毛球打的呜呜呜muamua
第104章 昨日如死,今日如生
五月,苏郁回到了周京长安,与她的父亲最后一次相见。
行将就木的皇帝自苏郁暗中西行后,便从上阳宫搬如勤政殿,由逍遥王苏寒监国,寿阳君凌霜辅政,为苏郁支撑起这片江山。
父女二人的最后一面,苏郁将慕椿伶到了皇帝榻前,慕椿跪在榻下,在皇帝要她近前时缓缓膝行过去。
皇帝只看了她一眼,随即垂下苍老的眼,对苏郁道:“好好待她……和自己。”
苏郁泪下沾襟:“爹爹……”
皇帝却轻声笑了笑:“爹爹……去看你娘了。我走了这么远的路,无边无垠,一个人也没有……”他怔怔地望着眼前,干焦的唇嗫喏着,苏郁听见他在唤母亲的闺名,脸上渐渐露出一抹释然而美好的笑容。
苏郁将头埋在臂间,无声跪在皇帝榻下抽泣。
史记,大业十八年五月十五,帝崩于牡丹园,谥文惠。
京中各寺、观鸣钟三万下,民间张缟素二十七日,百官庶民一百天之内不作乐,四十九天内不屠宰,一个月内禁嫁娶。
大丧期间,苏郁在宫中主持丧仪,处理政务,慕椿则在勤政殿后的暖阁中为大行皇帝抄经祈福。夜里二人同床共枕,慕椿会在听闻苏郁哭泣时默默拥着她,而苏郁则在她怀里放声哭泣。”
“我没有爹娘了,我以后只有你了。”
慕椿怅然想,父母,这个世间生命的来处与归处,任何拥有着正常情感的人都无法逃离这两个字的羁绊。纵然她不如苏郁,从未有幸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自幼在兴昔足下长大,对感情的理解也随之扭曲,可她却能清楚地明白苏郁的伤痛。
或许从很久之前开始,她们就已经在一起了,从身到心。
苏郁教会了她如何正常地去爱一个人,她的所有情感都得到拨正。
一个月后,储君苏郁自垂拱殿继位,帝号昭皇,同时下旨,过继逍遥王之女,册新乡郡主为公主,立为皇储。
百官山呼万岁,于殿前三拜九叩。
与此同时,慕椿则站在暖阁的窗前,谛听天边旷然钟声。
她住进了皇帝寝殿,身份自然不言而喻,御前服侍的太监宫女起初还在悬心该如何侍奉,谁料慕椿却是极周到的一个人,一颗心淡如流水,对谁都是淡而疏离,既不刁难也不亲近,放眼宫中,已是顶顶好伺候的一个人了。
但也有小宫女曾看见,下了朝的女帝陛下与她说话时,这位慕姑娘眼中的笑意掩都掩不住,而陛下则更是如此了。
苏郁也很快担负起为天下君主的责任,她每日除大朝会外,皆会与几个股肱大臣议政。午后去瞧一瞧沅依与嗣恭的课业,赵氏兄妹成了嗣恭与沅依的伴读,自然一起听学。
结果苏郁领着慕椿去看,回回都能撞见赵贵挨训斥,可奇怪的是,挨骂的明明是赵贵,气得吹胡子瞪眼背过气去的却回回都是讲课的先生。
苏郁心疼老先生花甲之年受大罪,又恼火赵贵不用心,常把赵贵骂得狗血淋头,有时还是慕椿见了才能劝住,后来二人一合计,先将谢濯从逍遥王府请过来做少傅,便不要宫中这些老夫子了,也让沅依和嗣恭不那么拘束。
再者,既然赵贵不是个读书的料子,那就丢给如今统领宫中禁军的紫苒练武,就不信他在紫苒手底下还能翻出花来。
谁料赵贵一去学武,整个人如鱼得水,连紫苒这样刁钻的性子也不禁多看了这少年两眼,后来干脆开口向苏郁讨走了赵贵做徒弟。
后来此事叫白芨知道了,忍不住笑道,“咱们两个是一家了,谁想咱们两个都徒弟竟也是一家的。”
晚上苏郁再回到勤政殿批阅奏疏,而慕椿则会在此时,不知从哪里走到她身边,递来一杯冷热恰到好处的茶水。
苏郁并不想她做这样端茶倒水的事情,怕她辛苦,虽然后来才知道慕椿能送茶只不过是因为她自己心情好所以过来赏赐自己这个皇帝一番罢了。
证据就是有一回赵贵打拳失手砸了慕椿兰花架上一盆心爱的兰花,那回气得慕椿直接罚他顶着花盆蹲马步不说,连苏郁的茶水也没了,晚上苏郁还奇怪着,可问了御前的宫人,宫人看不出慕椿半点变化,自然一问三不知。
可夜里二人就寝,苏郁一瞧就知道她是在气恼着,于是一问得知究竟后,次日赵贵就又被罚顶了一个盏子蹲马步。
这样的光阴,忽然让慕椿有些恍惚,恍惚这只是一场梦,因为一切都与她过往二十年的生活大相径庭。是以国丧之后,苏郁在一起与她云雨,她求苏郁让她疼,让她知道这一切不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