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200)+番外
对于诸葛亮,阿备的心态向来是“掌上珊瑚怜不得”。
他不敢妄想这是小诸葛亮喜欢他,或者是小诸葛亮选择了他。
他只敢在心中不断感谢刘先主,感谢他在曾经的历史上与诸葛亮的鱼水情深。或许真是因为这份情谊的存在,才使得平行时空的小诸葛亮在冥冥之中抓住了他的衣摆。
看着怀里奶呼呼的小团子,阿备的心中是无限的怜爱。
“在下为小公子准备了一件礼物,此时拿出来倒是正好。”
阿备从怀里掏出一个锦囊,拿出其中层层包裹、妥帖藏好的玉佩,轻轻地塞进了小诸葛亮的手里。
那玉佩是他亲自设计,然后找工匠雕刻的,图案上是一条鲤鱼绕着一柄羽扇游动,一缕浪花环绕二者。
这三种元素,平常人根本想不到将其放在一起。阿备可以拍着胸脯肯定,这玉佩在整个东汉都是独一无二的。
诸葛圭到是没有太在意玉上的图案,但他一眼就看出那玉石晶莹润泽绝非凡品,连忙推辞道:“这实在太贵重了,还请道人收回。”
阿备忙道:“诸葛郡丞,在下送这块玉给小公子,其实有三个原因。一来,是祝贺小公子年满周岁。二来是感谢小公子对在下的抬爱。三来是在下有一个不情之请,想要收小公子为弟子,将在下的一身本领倾囊传授。”
阿备笑道:“在下一块玉佩,就达成了三个目的。说来说去,还是小公子吃亏了呢!”
一时之间,众人都笑了起来。
“道人有大能。小儿能得道人传授本领,是小儿的福气。”诸葛圭这才收下了玉佩,有道,“道人与小儿有缘,不如就请道人为小儿赐名吧。”
阿备双手托住小团子的胳膊,将他高高地举起来。四月的阳光照在小团子的身上,将他照得如同另一个金光灿灿的小太阳。
“明亮辉煌,前程似锦。”
阿备笑道,“不如就叫诸葛亮。”
【作者有话说】
注1:诸葛亮的生日具体时间没有定论,本文中作者私设为四月。
注2:目前主流的看法抓周起源于魏晋南北朝。考虑到刘备所在的时代与之接近,就将抓周设定为东汉普遍风俗。
注3:出自吴梅村《古意》。
第107章 呸!
太平道传道弟子彭康觉得自己被深深地欺骗了。
几年前,当他接到任务要去玄菟郡传道的时候,他是非常有信心的。
玄菟郡处在北境苦寒之地,又在边境线上,又小又贫又乱。不仅辛辛苦苦种一年粮食也就勉强填饱肚子,而且还得忍受当地士族豪强们的层层盘剥,而且还得应付胡人们隔三差五的南下打劫。
总之,那地方的人活的就是一个痛苦,长的就是一个心酸。
对于生活在玄菟郡的汉人来说,这种种的因素都是大大的不幸。但对于彭康这个太平道的传道弟子来说,这种种的因素可都是大大的幸运!
痛苦好呀!心酸妙呀!只有当地的百姓过得足够的痛苦,他们才会有足够的动力寻找其他的依靠和慰藉,他这个太平道的传道弟子趁虚而入拉到更多的信徒。
等彭康到了玄菟郡之后,情况也和他预料的一样。他只要稍微宣传一下,便有很多玄菟郡的百姓加入了太平道。
那一年,他因为拉到的教众多,工作完成得出色,还得到了教中领导的表扬,一直暗恋的姑娘也对他投来了微笑。
彭康顿时干劲十足:之后,我一定要更加努力!争取拉到更多的教众,更好地完成教里下达的各项任务!
彭康的期望是美好的,但现实却像是在用竹编的鱼笼打水——到处都是漏洞。
彭康传着传着,渐渐地发现玄菟郡的教众们好像有些不对劲。
他给教众们宣传士族豪强们强抢百姓土地、逼迫百姓为奴的恶劣行径。
教众们都摇头:“我们这儿的土地都实施‘公田薄租’,哪个士族豪强来了都抢不走的!也没人因为这些事情就卖身为奴。”
他给教众们讲解官吏与豪强们相互勾结、欺压百姓的歹毒行为。
教众们瞪大了眼睛:“你们那儿都是这样的吗?自从刘府君上任咱们玄菟郡的太守之后,整个郡里的官吏上上下下都被整顿了一番,从此咱们这儿就再也没出过这种事情了。”
他在教众面前痛骂朝廷委派的长官无能,只顾自己贪赃枉法、纵情享乐,根本就没把老百姓们的死活放在眼里。
教众们立刻变了脸色:“你怎么能骂我们的刘府君?呸!”
于是,彭康眼睁睁地看着刚刚还乌央乌央地聚集在自己周围的教众们,就像是吃光了地上粮食的鸟群一般,呼啦啦地几乎全都飞走了。
仅剩下来的人们,也像是细脚伶仃地在地上蹦跳的鸟儿一般,只有稀稀落落地三两个。
彭康:???
你们怎么都走了?你们刚刚不还在争着抢着说自己信仰太平天神吗?你们难道都没有被夺走土地、被豪强逼迫、被官吏欺压、被长官祸乱吗?你们心里难道就没有一点恨、一点怨吗?
彭康转过头来,看着自己身边仅剩下来的几个教徒,一边在心底痛骂刚刚走了教徒们没福气,一边在心里不断地给自己加油打气。
没事的没事的,走了的那些都是信仰不够坚定的人。有他们在,对我们太平道也没有什么帮助。一直留着他们,说不定还会惹太平天神生气呢。他们走了才好!剩下的这些人必定都是信仰坚定的。只要他们还在,我太平道就能在玄菟郡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