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220)+番外
苦哂一面惊叹,一面对诸葛亮感到由衷的钦佩。
一个不满十岁的稚童,就能有如此本事。跟着他干,还能吃亏不成?这一趟买卖肯定错不了,要是此时再犹豫,错过了机会,今后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加官进爵、光宗耀祖岂不悔得肠子都青了?
苦哂下定了决心,当即道:“某心服口服。待解决了这支常山军,某便立刻点出一千人马,与诸葛公子一起去往雒阳城!”
“既如此,亮便在此先谢过从事了。”
两人正在谈笑,忽听得山脚一阵惊呼,连忙转头继续查看战场。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那常山军的白袍统领竟然一人一马冲锋在前,硬生生地将八卦阵撕开了一道口子!
诸葛亮赶紧挥动令旗,将缺口补齐。但那白袍统领并不气馁,继续左右试探,很快又将八卦阵撕开了一道口子。
诸葛亮的脸色沉郁了下来,再次挥动令旗。八卦阵的阵型陡然变动,变成了最坚固的防御阵型,如同千手观音层层叠叠地合上手掌,将那白袍统领牢牢地困在中心。
苦哂握紧拳头,大叫道:“那小子肯定跑不了了!”
诸葛亮没有说话,沉着脸,一瞬不瞬地盯着战场。
突然,在一片漆黑的包围圈中,一点白色如飞龙般跃起,直直地冲向了八卦阵的东北角。银色长枪如银蛇般漫天飞舞,片刻之间,便杀开了一条通路。
典韦举着大戟猛冲过去,宛如一头暴怒的黑熊。白袍统领毫不畏惧,举枪接战,连斗数十回合,丝毫不落下风。卫强大叫一声,也举着宝剑加入战场,驾驭着骏马如梭机一般对着白袍统领反复进攻。
都说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典韦的大戟是长兵器,正应了一个“强”字;卫强的宝剑是短兵器,正应了一个“险”字。他们两人合力对敌,正是长短结合、强险兼具,杀机重重。
寻常人等,在典韦和卫强的联手绞杀下,恐怕走不过三合。但那白袍统领长枪飞舞,不但接住了数十记杀招,而且还不落下风,越战越勇!
苦哂都惊呆了。扪心自问,若此刻陷入八卦阵中的人是他,他不一定有信心能冲出来。可这常山军的白袍统领不仅一而再、再而三地冲破了阵法,而且还能一打二不落下风,而且还越打越勇!
这、这还是人吗?
莫非是天神下凡?
打了五年仗的苦哂回顾自己曾经的经历,开始怀疑自己、怀疑人生。
诸葛亮也不禁赞叹:“真乃一员虎将!只是不知是何姓名?”
有机灵的校官跑到战场边缘,大声呐喊:“军中战将,留下姓名!”
浴血奋战的白袍统领勒住缰绳,如鹰隼般明亮锐利的眼睛直直地望向了山头上的诸葛亮和苦哂,满是血迹的红缨枪尖端上挑,战意逼人。
“我乃常山赵子龙!”
一时之间,山谷中回声阵阵、轰声鸣鸣,宛若雷神下凡!
苦哂即使站在远远的山头,也不由地被震出了一身冷汗,心里暗恨道:这人如此勇猛,若不趁早除去,今后必为我黑山军的心腹大患!
毫不犹豫地,苦哂拿出了自己的宝弓,弯弓搭箭,直直地瞄准了还在与卫强与典韦缠斗的赵子龙。
“且慢!”诸葛亮大叫。
但他终究慢了一步,苦哂手指一松,插着白羽的箭矢便如流星般冲着赵云直射而去!
第117章 齐聚雒阳
诸葛亮一直站在山头上,仔细地观察着战场上的情况。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直在观察着赵云的情况。
当他看到赵云攻破他布置的八卦阵时,他的心中升起了一些恼怒和不甘;
当他看到赵子龙绝地反击,干净利落地突破了他的加强版八卦阵时,他的心中不由地升起了对赵云的钦佩;
当他看到赵云不但能一边撕开八卦掌的围困,一边组织着常山兵们且战且退的时候,他的心中只剩下了对赵云的喜爱。
诸葛亮在心里不由地盘算起来:如此勇猛机敏的帅才,若能招揽到主公麾下,岂不极好?
心思一起,诸葛亮的脑海中便不由地浮现出自己与刘备坐镇中军,赵云率领前锋冲锋陷阵、捷报频传的画面,喜悦之情便油然而生。再抬眼去看赵云,便是越看越喜越看越爱。
当卫强与典韦冲出去与赵云厮杀的时候,诸葛亮的脸色狠狠白了一瞬,生怕赵云有个三长两短。还好,赵云武艺高强,稳稳的抗住了卫强与典韦的进攻。而他这一波武勇的展示,也让诸葛亮对赵云的喜爱更上了一层楼。
诸葛亮垂在宽大袖口中的手掌紧紧地攥住刘备赠与他的鱼水玉佩,纤细的手指一点点地摸过上面的刻痕,心中更是狠狠地下定了决心:一定要为主公招揽到这位赵子龙!
他心中翻涌的情绪还未退下,眼角余光便瞟到苦哂正对着赵云弯弓搭箭。诸葛亮心中一惊,忙喊道:“且慢!”
可他终究慢了一步,苦哂的手指已经松开了!
情急之下,诸葛亮将手中的鱼水玉佩猛地甩了过去。那玉佩体型小、速度快,如一支小箭般直直地砸向了苦哂。虽然没有将苦哂手里的弓箭打落,却在最后一刻打中了苦哂的手背。苦哂吃痛,手腕不由地歪了一下,那射出去的箭矢便跟着偏离了方向。
赵云的命总算是保住了。
而原本正在缠斗中的赵云、卫强、典韦三人被这突如其来的箭矢一打岔,警惕性陡然上升,也都失去了再斗的心思。赵云使了个虚招后,便回拨马头,带着剩余的常山兵们撤出了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