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同人)三国从穿成刘备开始(253)+番外
如果说,之前两人的关系还是若即若离,有那么一丝恢复的可能。经过今日这一番谈心后,两人便是正式撕破了脸,注定走入殊途。
袁绍长叹一声,停杯投箸而去。
曹操对着热酒白柰发了一会儿呆,便吩咐从人将东西全都撤走。他揉了揉自己的脸颊,不断地在心里告诉自己:天子还在危险之中,自己一定要打起精神来。
这边,曹操有惊无险地渡过了危机。那边,刘辩则如坠冰窟。
他得到的消息,是袁绍推脱了与他的见面后,亲自带着酒食去到了曹操的营帐。彼时曹操不在,袁绍就一直很好脾气地等着。等到了曹操回到营帐后,袁绍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还与曹操一起开怀畅饮、高谈阔论。
曹操和袁绍谈了什么,刘辩不知道。但袁绍对曹操如此礼待,曹操还能给袁绍甩脸子吗?
刘辩的心不由地沉了下去。
如今,除了心腹亲卫,他能够倚仗的只有曹操一人。但曹操与袁绍之间的关系显然比他想象的要更好。
那么,他还能够继续信任曹操吗?他还能够继续与曹操一起谋划行刺袁绍吗?曹操会不会为了利益出卖他?
刘辩越是深入思考,越觉得悲伤绝望。
常言道“夜长梦多”,他已经失去了先机,那么之后一定会生出对他不利的变故,而最绝望的是以他现在的力量根本无法筹谋反抗!
刘辩的身躯不由地发起抖来,面如土色,嘴唇惨白。
他已经能够预见到了,或许是明天,或许是后天,袁绍便会带着亲卫闯进他的营帐,以“行刺”之事将他折辱,然后更加变本加厉地监禁他,甚至于杀了他!
怎么办?
他该怎么办?他该怎么办?他该怎么办?
他从来不是个勇敢机敏的人。他自小在道人家中长大,性格懦弱敦厚,被父皇评价为“无帝王之风”而被厌弃。他遭遇雒阳宫变、董卓强兵的时候,行动应答更比不上小他八岁的刘协。
这一瞬间,刘辩也同样陷入了无助的泥塘。他感到自己仿佛重新回到了垂髫之龄,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茫然无措地站在空地上。
然后,一只修长有力的手掌突然出现在他的幻想画面中,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一个温和又坚定的声音随之响起:
“永远不要放弃反击的力量,永远不要失去抵抗的勇气。”
“但如果有一天,殿下发现有人威胁了你的性命时,请一定要放下所有的道德观念,拿起武器与他殊死搏斗。”
刘辩的心一下子安定下来。
他拿出自己的宝剑,油灯下的眼神逐渐变得坚毅。
“皇叔……”刘辩一寸一寸抽出剑刃,口中喃喃,“朕知道该怎么做了。”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先下手为强!
第二天一大早,刘辩便穿着全套的冕服,手拿着宝剑闯出了营帐。
他毕竟是天子,拿出架势来之后,平日里凶神恶煞的袁绍亲卫们竟没有一个人敢拦他,更下意识地听命于他。
于是,刘辩一边命人去各路诸侯处通传,一边坐上马车就要硬闯出营地。
“朕乃大汉天子,自然应当在雒阳皇宫。有愿意与朕同去雒阳的,也可跟来。”刘辩傲然道。
而其他的兵士们,或者是单纯地听命天子,或者是跟随监视,或者是投机谋官……因为各种原因跟在了刘辩身后。
等到袁绍听到消息赶来之时,刘辩身后已经浩浩荡荡地跟了上百人!
袁绍气急,一把勒住马儿的缰绳、停住刘辩的马车:“陛下这是要干什么?”
刘辩抬手一记马鞭抽过去,在袁绍的脸上留下一记血痕:“大胆,竟敢阻拦天子座驾!”
袁绍气急,怒目而视。刘辩毫不畏惧,直接抽出宝剑:“朕要回雒阳。谁要敢阻拦,便是祸国奸佞!”
此时,十八路诸侯及其手下匆匆赶到。见此情景,不由地慌忙劝说。
众目睽睽之下,袁绍也不得不强压下怒火,放软了语气:“雒阳凶险,还请陛下三思而行。”
刘辩大喝道:“奸贼,竟敢阻拦朕回雒阳!”
说罢,刘辩举剑刺向袁绍。袁绍想也不想,拔剑来挡。两人的宝剑便撞到了一处。刘辩久居深宫,如何能是袁绍的敌手,只一个回合便被袁绍刺中,跌下马车,口吐鲜血而亡。
等袁绍反应过来,眼前躺着的已经是刘辩的尸体了。
袁绍:“……!”
曹操:“……!!”
十八路诸侯:“……!!!”
如果袁绍是个现代人,此时一定会大呼一声:“他在碰瓷!”
但可惜,世界上没有如果,袁绍也是个地地道道的东汉人,他周围的曹操、十八路诸侯、兵士们也都是地地道道的东汉人。
一个东汉人,在青天白日之下,在人头攒动的军营之中,在一群东汉人的注视之下一剑刺死了皇帝——这件事的震撼程度对东汉人而言一点也不亚于核弹爆炸、世界毁灭、彗星撞地球。
现场顿时哗然,反应慢一点的人呆愣在原地消化这过于震惊的消息,反应快一点的人已经当场拔剑向着袁绍刺去。
“袁绍,你竟敢杀害天子!”
袁绍这边的兵士自然是要拼命护主的,于是几方混战在一起,整个大营一片混乱。
曹操混在人群中看完了全程,震惊之余不由地想起了刘辩昨天交托给他的血诏。
片刻之间,他自然想不明白刘辩为什么会突然做出如此冲动的行为。但他清楚地知道,如今他身上带着的,就是刘辩最后的遗诏,也是拯救汉室江山最后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