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镜面·双生(17)

作者:止祎 阅读记录

又或许这是作为一个长的好看人的觉悟,毕竟每天不知道会有多少像孟莲这样的颜控十级者被他们的样貌吸引,如果各个都追究,他们应该也会累坏。

在孟莲沉浸在自己小世界的这段时间里,江晏淮已经在她的病床上撑起了小桌子,放上了粥。

一切准备就绪,这才注意到“方并蒂”看着前方不知道在笑什么的江晏淮不解的叫着她,“方并蒂”。

被一秒拉回了现实的孟莲控制着表情望向正在看着她的江晏淮。

没去追问对方的奇奇怪怪,指了指桌上粥的江晏淮询问,“先吃点东西垫垫肚子”。

顺着江晏淮所指的方向,看着面前粥的孟莲点了点头。

拿起勺子的孟莲一小口一小口的往嘴里送粥。

嘴上说着公司没有他照样能转的江晏淮坐在一旁继续用着手机在处理公务。

两人独处,一直都是这样安安静静,要么是孟莲主动。

所以当先听到江晏淮开口的声音,嘴里的东西都没咽下,孟莲就往江晏淮那边看去。

江晏淮:“方并蒂,下次不舒服,要记得说,身体是自己的,要先自己爱自己,别人才会爱你”。

在孟莲的这个角度,她只可以看到低着头的江晏淮侧脸。

她不懂对方是以什么表情,什么想法来和她说这些。

但她清楚的知道,她再一次对面前的人,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

咽下了口里那口粥,望着江晏淮的侧脸,笑眼弯弯的孟莲甜甜的朝对方应了“好”。

实践班

站在导师办公室位置前,第一次听到“实践班”这个活动时,方并蒂内心是抗拒的,但她知道,孟莲一定会参加,她没有推脱的资格。

“实践班”这个策划是今年刚出的,由中文系和历史系两个院系大一到妍二的学生报名参加。

今年学校增加了一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这个活动就是依据这个课程进行的延伸,投入实践中,让学生更好的去了解、认识自己国家的文化。

实践班每个学期只收20名学生,课程老师根据学校的安排与外面选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地联系进行教学。

通知要进行“实践班”合格考试的前一周,方并蒂被孟莲逼的背了一周的专业课知识。

被学霸抓着补习了一个星期,方并蒂成功成为了那幸运的20个人中的一员。

他们20个人的名字被贴在了学校中心广场的公告栏上,名字旁边,还标明了每个人的院系专业、年级。

方并蒂原以为中文系学生和历史学生会是1:1的比例,但是上面那差异挺大的14和6这个数字,让中文系的学生受到了一定的挫折。

其他人所在意的是中文系学生与历史系的学生第一战以惨败结尾,方并蒂所在意的是名单里那最后的两个名字。

盯着上面的“江霁裴、齐子涵”名字,方并蒂有点接受不了,两个院系那么多学生,怎么就能被两个大一的新生占了名额。

名单出来后的第二天,这个学期负责这门课程的老师就建了个群,班长把进群截图发到了群里,让没进群的人赶紧进去。

方并蒂进群后没多久,带课老师就在群里发了公告。

放下了手中书的方并蒂翻开了一旁孟莲记录的课程表。

原本没课的一天,被加了课。

提前了十分钟来到早上通知的教室,压了压头上帽檐的方并蒂照常走到了后排坐下。

方并蒂替孟莲差不多上了一个月的课,成功让孟莲那些同学们忘记了原来那个随和善解人意的孟大校花。

打扮风格大变,全身都散发着生人勿近恐怖气场的“孟莲”,让所有同学都对她望而却步,就连原来玩的好的那两个朋友,开学一个月,也没有再和“孟莲”说过话。

有人说孟莲是在暑假被男人伤害了,从此断情绝爱;也有人说,孟莲在为她的新男友守身如玉。

至于新男友是谁,无人知晓。

这间教室虽然是间小教室,但20个学生,还是让教室处于一个很宽阔的状态。

并不是很熟的20个人,疏疏散散的坐在不同位置。

踩点的江霁裴和齐子黎找到教室时,学生就只剩他两人没到。

站在门口的带教老师热情的和他们打招呼。

十分自来熟的江霁裴和齐子黎热切的回应面前他们并不知道叫什么的老师,“老师好”。

教室内几乎每个位置都坐着陌生学长学姐,除了最角落那个带着帽子低着头的学姐,剩余的所有人都盯着最后走进来的江霁裴和齐子黎。

被那么多陌生学长学姐盯着,站在门口的江霁裴和齐子黎一时不知脚该迈向哪里。

两人还没想好往那走,教室外的老师就走了进来。

这下顾不得那么多的江霁裴带着齐子黎去了教室内那唯一没望着他们的带着棒球帽学姐前面。

上了讲台的老师笑着和他们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我是这个学期带你们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的老师,你们叫我黄老师就好”。

“你们最感兴趣的应该就是这个学期要学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了吧,老师也不和你们卖关子,就直接和你们说,我们这个学期要学习的是“皮影戏””。

课题内容一出,教室内顿时热闹了起来。

大家激动的你一句他一句的向老师提问。

“黄老师,是在学校学习吗?还是去专门的地方”?

“黄老师,这个学期是包教会这个技能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