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鹤语(60)
折腾了一夜,再次睁开眼已经快要正午了,桌上放着还温热的饭菜,余望却已经不见了。
盥漱吃好来到楼下,只见余望正坐在客栈外面的石凳上,懒懒地晒着太阳。
“起这么早?”
“噢,上午出去买了些东西。”
“背上的伤好些吗?可还疼?”
“有江阁主这么细心照顾,想不好都难啊。”
论说话这件事,江月明自然是说不过他的,于是直接说起了正题——他想去静梵寺看看。
静梵寺坐落在沅湘城郊外,据说几十年前那里突现祥瑞之光,恰巧被一位云游高僧遇见,于是便借此契机建寺,以求护佑众生。
建成之初,百姓都认为这是神灵庇佑之所,纷纷前来朝拜,一时间香火鼎盛。
直到这位高僧圆寂后,寺中群龙无首,年轻僧人修行尚浅,难以服众,信众们开始动摇,对寺庙的供奉也越来越少了。
如今更是没什么香火,只是偶尔路过的信众会去参拜一二。
这云轻舞本来就不是佛教信众,出现在如此落寞的寺庙中肯定是有其他目的。
不出一个时辰,两人便到了。
寺庙大门微敞,红漆剥落得厉害,已经露出了斑驳的底色。
庭院中落叶满地,看起来并无人清扫。
这静梵寺虽小,但却五脏俱全,前庭两侧,钟楼和鼓楼相对而立,再往后便是大雄宝殿。
庄严的佛像也因无人打理而蒙尘,香炉里只有几缕若有若无的青烟,光线昏暗,显得格外破败。
“来看这边。”
只见余望正仔细观察着中间释迦牟尼像的底座。
这底座上面的“灰尘”似乎是比别处颜色更深些,而且分布不太自然。
用手轻轻一抹,有点像沙子,竟好像还有些掉色。
对着光微微倾斜,可以看到这些“灰尘”中有极细的闪光颗粒。
“这应该是…我们山庄的暗墨。”
暗墨是无相山庄一种用来传递信息的特殊墨汁。
肉眼看起来就像灰尘,用光在特定角度照射才能看到,内容一般也不会用普通文字,而是无相山庄特有的符号,若非山庄人,即便碰巧发现也不可能看懂的。
干涸后质地如细沙,颜色会微微加深,随手一抹便再看不出原本的内容了。
看来云轻舞到这里,是有消息要带给什么人,这里应该就是他们经常接头的地方。
不过这人竟能看懂无相山庄的符号?是云轻舞教给他的?还是说这人可能也是山庄里的人?
江月明一边捻着那干涸的暗墨一边问道:“可有什么方法复原?”
“江阁主当我是神仙?”余望眉毛轻轻一挑,随即狡黠一笑,“不过,我们或许可以等等。”
昨晚余望故意透露给云轻舞关于火灵珀的信息,真假混淆在一起。
如果她要把这消息传递出去,今天应该还会来这里。
不过现在天还大亮,就算要来,这种偷偷摸摸的事恐怕也得入夜时分。
“我们先去寺里其他地方看看吧。”余望说道。
大雄宝殿后面是藏经阁,木质书架沿墙壁摆放,还有几卷残留的经书。
藏经阁一侧连接着几间禅房,门窗紧闭,从外面能看到简单的床铺和破旧的蒲团。
后院设有斋堂,桌椅破旧却摆放整齐,角落里还有一些残缺不全的斋具。
斋堂旁的花园中,只有几株顽强的野草还东倒西歪的支棱着。
花园角落有座小型佛塔,塔身微微倾斜,砖石缝隙里布满了苔藓。
转了一圈正准备离开花园,突然,一阵若有若无的声音传入江月明耳中。
那声音极其微弱,仿佛是被风吹来的,隐隐约约像是有人在低低地诵经。
二人放轻脚步,循着声音的方向小心翼翼过去,发现好像是从佛塔那边传出来的。
绕到佛塔的背面,惊讶地发现,竟有个小和尚正盘腿坐在地上,双目紧闭,嘴唇微微翕动。
小和尚面容清秀,看起来也就十四五岁的模样,身上的僧袍破旧但却十分干净。
他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外人的到来毫无察觉。
江月明和余望对视了一眼,然后站在旁侧,静静等着这小和尚诵完经。
那声音虽小,却带着股宁静平和的力量,如同清泉缓缓流淌,二人不知不觉也跟着沉浸其中了。
不知过了多久,诵经声渐渐停歇。
小和尚缓缓睁开眼睛,起身行礼道:“阿弥陀佛,小僧方才诵经入神,多有怠慢。”
江月明双手合十,微微欠身回礼道:“小师傅言重了,我们也只是偶然路过,这诵经声令人心神安宁,便驻足多听了一会儿,小师傅可是在这静梵寺修行?”
那小和尚点了点头,他是几年前流浪来到这的,当时这静梵寺也没剩几个僧人了,见他与佛有缘,便收留了他,寺庙虽破败,却也能远离尘世喧嚣,潜心修行。
江月明继续看似随意地问道:“那这里现在香火可还好?”
小和尚摇摇头:“最近只有一位女施主偶尔傍晚过来,不过每次都会买很多香火,除她之外便没什么人了。”
这位女施主多半就是云轻舞了,傍晚时分也快到了。
江月明双手合十,向小和尚微微躬身道谢,随后二人转身往大雄宝殿方向走去。
走到个没人的地方,江月明忽然一把揽住余望的腰。
余望的身体瞬间僵住了,惊讶地问道:“你干什么?”
第36章 青楼
江月明揽着余望几个纵跃, 便来到了钟楼的楼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