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落袈裟(42)

作者: 杳山杏 阅读记录

喜山无法决断,无法离开徐鹤一,那么只要这人消失,他就赢了。

喜山斩断了情丝,哪怕徐鹤一真的死了,她也不会伤心太久,只要他还活着,他就总有一天会赢。

但是。

二人在空中交手,抬掌之时,弗妄悬停在空中,余光中,明亮的湖面上映照着自己的影子,他为了遮掩一身的魔气,换上了黑衣,哪怕落发,点了戒疤,此刻的他,看起来早就不那么像个和尚了。

他吃斋,念佛,从小就被教导着悲悯之心,一生一以贯之,除了替天行道,除掉世上大奸大恶之人,从未杀生。

然而徐鹤一绝不是那大奸大恶之人。

相反他此行上昆仑山,临危受命,扛下所有职责,正是为了救济天下。杀了他,江湖群龙无首,难以抗敌。

他真的要因为一己私念杀了徐鹤一?

在听到徐鹤一与喜山讲着体己的悄悄话,眼睁睁看着他们二人亲密的样子,想象喜山跟在徐鹤一身后离去的场景,那些时刻,弗妄脑中快速形成的念头,无非就是利用同心结,找到徐鹤一的破绽,杀掉徐鹤一。

如此丑陋,如此卑劣。

可如若不然呢?

一切已成既定事实,他只能跟在他们身后,求喜山偷偷分给他一丝温情。

弗妄突然收回手,剑光迎了上来。

徐鹤一见他收手,为了不伤到喜山,强行转移了剑风的方向,从口中吐出一大口鲜血。

弗妄落地,眼看着喜山奔向徐鹤一。

这个夜晚,发生了太多事情,一时之间再次灯火通明。

他以为是夜宿在山庄的武林高手们,听到了打斗的声音,纷纷亮起了灯,然而却相反,灯光从山庄的正门开始,一盏盏向大殿深处蔓延。

跑动的人气喘吁吁,一边将那句话喊得人尽皆知。

“去,去昆仑山送信的阿莫,回、回来了!!”

弗妄将视线从喜山二人身上移开,转头面朝湖水,按住头顶蠕动的伤疤。

· 第48章 昆仑山1

通报从大门一路往山庄深处传,少林的、华山的、武当的众人,纷纷亮起灯,接二连三走出了房间。

人群熙攘,声音也愈发吵闹,在众多的嘈杂声当中,喜山定定看着徐鹤一的伤口,朝他走了过去。他的剑一旦出鞘,从不轻易收回。

喜山知道,在这世上,唯独只有害怕伤到自己,徐鹤一才会选择自伤。

她走到徐鹤一近前,伸手,徐鹤一先关心的是她的伤口,反而搀扶住她,就这样撕开衣摆的布料,试图将它缠在喜山身上,喜山想说,这伤能自愈,但顿了顿没说出口。

布料从脖子缠到肘窝,缠了两圈,然后徐鹤一给她披上外袍。

喜山拢起衣袖,两只手握着徐鹤一的手,抿唇说,“……师兄。”

该怎么说出口呢,她已经决定和弗妄断了关系,此番是最后一次?

觉得羞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她的余光中现出弗妄的背影,到底不忍当着弗妄在场,把这句话说出口。

徐鹤一没有想那么多,伸手抱着喜山,将她揽进怀里。

“今后,别再离开我的视线。”

喜山小幅度点了点头,某瞬间好像又回到很多年前,他做师兄,教导她练剑的时光。

而后徐鹤一牵着喜山的手,挨个嘱咐着众人。

人群在他的命令下散开,让出一条通道,不一会儿,有弟子扛着担架,将受伤的阿莫带到了徐鹤一面前。

不知道此前到底遭遇了什么,阿莫失去了一条腿,半截胳膊,半边脸面目全非,让人不忍细看。

很多人都转过脑袋,只有徐鹤一仔仔细细盯着他看,摸了摸他的脉搏。

随后徐鹤一转过头,叫来了武当的神医,换神医望闻问切。

可阿莫没有回答神医的任何问题,只重复着同一个音节,发音的方式相当奇怪,有种异于常人的诡异感。

喜山离得算近,慢慢听清了,说的是,“救救他们……”

在喜山来到此地之时,徐鹤一大致将情况和她讲过一点,说一开始以和为贵,派过几个人上昆仑山讲和,结果这些人一直没有从山上下来。

这三天发生了什么事情?

怎么这会儿才从山上下来?

救救他们,救的是剩下的信使?他们也还活着?

喜山生出了很多疑问,念头刚起,就听到了徐鹤一的声音,他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提前上山。”

按照他的规划,这群人应该在昨夜休息妥当,今日日出时分上山,但今夜发生了太多事情,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要上山,及早解决掉所有事情。

他的目光扫过场上的众人,最后还是落在了弗妄身上,这人在阿莫出现之时也动了起来,逐步靠近湖边,朝他走了过来。

徐鹤一捏着剑,隐隐发力,他当然想杀了这人泄愤,但在解决同心结的问题之前,他还不能这么做。

只见弗妄缓步朝他和喜山走来,每走一步,气氛一点点紧绷,及至他站在离喜山三步远的地方时,气氛紧绷到了极点。

弗妄停了下来。

他远远看着阿莫,表情有些奇异,喜山说不上来。

那表情,似乎是看出了什么别人不懂的东西,喜山想问,但徐鹤一正拉着她的手,所以她没有问,甚至转过头故意不去看弗妄。

但弗妄却有话要跟她说,“你要去吗?”

喜山知道那话是跟她说的,她要点头,已经做出了对应的动作,突然想起来,又定在原地,假装没有听到。

徐鹤一站在他们两人中间,再也受不了弗妄的目光,凝眉怒斥:“此后,我不会再让阿姝离开我的视线,当然是我去哪里,阿姝就去哪里。倒是你个妖道,恬不知耻,一而再再而三,关心旁人的妻子有何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