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他找上门来了(34)

作者:黑杀 阅读记录

门派外围都是石子路,倒是不滑。皑皑白雪装点着树木,叶片上融化的雪水顺着茎脉滑向叶尖,等到撑不住的时候滴落在地,消融在雪碴子中。

六人一门派占据整个山头,很是空荡,尤其是冬天,清幽的树林被盖上一层白纱,万籁俱寂,将不规律的脚步声衬得格外明显。

四人哼哧哼哧地跑着。

为首的大包子——大师兄,毫无征兆地停下来。

紧随其后的二包子及时剎住车,堪堪停住,结果还是被不看路的三包子猛扑上来,一个带一个,多米诺骨牌似的来了个迭迭高,活像三个大白馒头被打包垒在一起。

跑最后的四包子被堵塞的路况绊了个踉跄,险险稳住身形。

“你半路停下来是有什么毛病?”暴躁的语气是老二,小脸通红,不知是被气的还是冻的。

“不行,下次要让老四跑中间,怎么就他没摔。”不爽且要拖人下水的是老三,哀怨的眼神往老四身上飘。

后者不理他,当没听见。

事故的罪魁祸首从底下爬起来,拍拍衣服:“不跑了,又冷又累还很困,咱们去找点东西吃。”

剩下两个跟着起身,老三嘟囔:“到时候被师父发现又要挨揍。”嘴上说着害怕被发现,脸上却满是跃跃欲试。

“又”一字和大家脸上闪烁的神色充分体现四人一时偷懒一时爽一直偷懒一直爽的作死心态,和乐此不疲斗智斗勇被揍了下次还敢的无赖精神。

老大摆手:“不管,咱们的宗旨是及时行乐。”

三人:……那是你的宗旨。

老二看着被雪弄湿的裤子,小脸皱了起来。

老四……也就是小许秋筠,以为老二是怕发现后被师父处罚,开解道:“没事,路程挺长的,我们走开一段时间不会被发现的,到时候抄小道跑回去就行。”

听听啊,这随意的语气和盲目乐观的态度。

怎么看怎么不靠谱,关键是另两人还很赞同地点点头。

老二扶额,算了,反正他也想偷懒,计划多粗糙无所谓。

最后的结果是四人偷偷摸摸来到膳房找吃的,碰上了坐得悠闲吃得正欢的师父。

五双眼睛沉默对视。

“又——偷懒。”师父比雪还凉飕飕的语气让四人打了个寒颤,非常同步地列队往回跑,就好像他们只是恰巧跑步路过这里。

正站在锅前做早饭的高大男人看着那抹走出去逮包子的棕红色身影,还有不远处传来的慌乱的脚步声,无声地叹口气。

又是鸡飞狗跳的一天。

和冬天不同,夏日的阳光给城市添了把火,热烘烘的。

五月还不算是最热的月份,外头会吹进来几丝凉风,头顶的风扇兢兢业业地转着,将躺在沙发上的人的头发吹得一荡一荡的。

古董店里很静,静得只能听到风扇转悠的声音。

不是节假日,周子安和裘南上学去了,陈知吃完饭就跑去巷子口的书店看书。至于江寻昼,这人神出鬼没的。

许秋筠拨开吹到脸上的碎发,手臂覆在眼上,闭着眼小憩。

凉快,安静,一个人,三要素集合起来让他十分舒心。

左右睡不着,许秋筠开始思考。

最近他找到了妖管局一个相识已久的朋友,职位挺高,能做的事情多。

让他帮忙办理古董店的营业手续,顺便给店安了个门牌号。

意外得知对方能处理以前剩下的旧币,许秋筠听完转手把那些纸币一张不剩塞给他。最后顺利换回来数量可观的金钱,所以,许秋筠在还了周子安江寻昼的钱后回归了手有闲钱的富裕状态。

在上次那位中年男人——就是店里第一位顾客的引荐下,店里陆陆续续来了些客人,其中包括了来凑热闹的。

有人有妖,有掏钱的也有随意看看的,最后真正卖出去的寥寥无几。许是定的价格过高,许是他们需要一定时间观望,总之不太理想。

许秋筠没有降低价格的打算,它们就值那个价,高了不行低了更不行。

凡是他亲自挑选的,其工艺水平根本不用说,每一件都是精稀宝贝。

周子安和他提议过可以在网上开网店,或者在专门的交易平台上卖。为此,许秋筠专门买了台电脑,感受现代科技的同时,研究网购这途径。

可据他这段时间观察下来,网上卖古董的有是有,但很少。

收藏这爱好本身就小众,群体不多。有眼力的藏家行事谨慎,没经过观察、接触实物他们是不会轻易购买的,单凭网上几张图并不能让人放心。

况且网上有少数销量的都是富有寓意、用来日常装饰送礼的伪古董,真正的清朝古董却无人光顾且出价极高。

价格高许秋筠理解,毕竟它值那个价,再往前的朝代根本看不见,因为谁也不会将上了年代的真品放在网上卖。

这种年代和价值兼有的真品要么会被收藏家宝贝地收在家里,要么会出现在大型拍卖会上。

反复思考后,许秋筠决定去后者那儿试试水。

他找了家离这儿最近的大型正规拍卖行,就在隔壁市。

正规拍卖公司采用会员制,普通收藏家很难够得上。但这拦不住许秋筠,那妖管局的朋友在他的带领下也会偶尔关注古玩这行,正好认识这拍卖公司的人,搭个线分分钟的事。

-

长而深的巷子口由远及近传来鞋底摩擦地面的声音。

巷子不算难找,但还是有点偏僻,很难想象会有家古董店开在这里。

又不是开酒馆,还能闻着味来,古董店开在这里摆明没想做生意。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