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村花的自救路[穿书](18)

作者: 御香 阅读记录

新的环境,新的起点,她给自己竖起战旗,在剧情的夹缝中搏出个未来。

绕着公园的大湖跑了十几圈,跑出一身热汗,似乎心情也放松许多。

渐渐升高的太阳,烘暖了秋日的清晨,天越来越蓝。

林莺拉伸、冲澡、吃早饭,之后又在公园溜达一圈,才回到宿舍。

还没进门,就听到里面传来欢声笑语。

应该是室友回来了。

林莺轻轻敲了下,然后推门而入。

两张下铺床上果然坐着两个漂亮姑娘,一个梳着长辫子,一个留着齐耳短发。

看她进门,短发姑娘率先站起来,打招呼,“你也是《石头记》剧组的吗?你的眼晴好大啊,真漂亮。”

林莺忽略她对外貌的夸赞,挥手打招呼,“你们好,我叫林莺。”

“我叫马胜男,她叫陈文娟。”短发姑娘介绍完另一个姑娘,笑嘻嘻走近,伸手在林莺腰上捏了一把,挤眉弄眼,“身材也不错,该大的地方大,该细的地方细。”

林莺不防备这年代,还有姑娘这么大胆,呆怔了一下。

马胜男站在她身边,笑得差点直不起腰。

长辫子的陈文娟站起来,轻拍了下马胜男的肩膀,“胜男,你又胡闹,别吓到林姑娘。”

转而对林莺解释,“你不要生气,胜男比较活泼,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也捏了我。”

这一个就温柔多了,林莺也笑,“不会,我进门之前还有点拘束,见到你们这样相处,我觉得很放松。”

马胜男立刻勾住她的肩膀,“姐们,敞亮,能处!”

陈文娟无奈地笑了笑,搭讪林莺,“你来得这样早,没在家过中秋节吗?”

林莺说,“我家离得比较远,怕赶不及,没有在家过节。”

因着那件事,林家风不平浪不静的,勉强凑在一起倒毁了过节的气氛,不如早早离开,大家都清净。肖伟原本可以在家过节,因婚事与父母闹得不愉快,早早收拾好行李。

马胜男咋舌,“你倒实心眼,要是我,一路上晃个十天半个月再过来。这荒郊野地呆得无趣极了,没地方逛,食堂又不好吃,跟蹲监牢一样。”

陈文娟辩说,“也没那么无聊,你别把林姑娘吓到了。”

她解释,“因为咱们大多是表演新人,导演安排了很多培训,一般上午练形体和台词,下午有学者专门给咱们讲《石头记》,分析讨论人物,还有擅长琴棋书画的同志一起学习交流,能学到很多东西。”

马胜男插话,“这些课上得无趣,还要考试。导演说考不过不给安排角色,从哪来回哪去。我从小学毕业就没考过试了,到这里倒要考试,磨人!”

陈文娟教训她,“导演这是负责任。我们单位领导说了,这出戏具有划时代意义,全国人民都盯着呢,做不好会被全国人民骂。能参与的人都很光荣,要拿出最大的本事。”

马胜男撇嘴,“你是文工团的,表演机会多。我是电影院售票员,因为爱看戏才报名的,想着我也要出现在荧幕上,谁知进门就得培训,不知要培训多久,猴年马月才能开拍。”

她望着林莺,“你不会也是哪个地方文工团、舞蹈团、剧团的吧?”

第二步  认真训练

林莺大方笑笑,“我来自农村,以前也没接触过表演。”

马胜男立刻冲上来抱住她,“终于有一个和我一样的了!你不知道,这些人不是这个团就是那个团的,凑在一起说得热闹,我都插不上话,可自卑了。”

陈文娟笑着拆台,“你自卑?这群人里,就你能说能蹦达,哪处热闹少得了你。”

她又安慰林莺,“没接触过表演也没关系,表演这行看外形看天赋,你外形好,能被导演招进来,也说明你有天赋,好好培训学习,你肯定没问题,说不定能演上主角。”

马胜男揽着林莺的肩膀附和,“文娟总算说了句大实话,你是我见过最漂亮的姑娘,你不说,我可想不到你是农村出来的。农村不是天天种地吗,你皮肤怎么这么细腻,用的什么牌子雪花膏?”

话题终于转到女生日常。

林莺轻松地和她们说着口水话,在全新的环境里,她不再是男主的未婚妻,女主的长姐,不再是村人口水中的狐貍精,她是曾经的大学生林莺。

与室友的相处颇为融洽,马胜男咋咋呼呼,嘴巴比脑子快,但人比较单纯;

陈文娟温柔和善,会照顾人,每天会喊她一起吃饭,一起上课。

托二人的福,林莺很快熟悉了新环境,也认识了新朋友。

每天早上围湖十圈,也收获了几个跑友。

这个年代,没有流量,没有粉丝,没有狗仔,没有撕番,演戏只是一份工作,主角和配角只是工作内容不同。

一群年轻人,天南海北,其中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单位,他们放下手头工作,聚在一起,只为拍出一部让全国人民满意的《石头记》。

林莺参与其中,也受到感染。

她认真听课,勤练形体和台词,是进步最快的一个。

讲课的老师也夸她领悟力高,很有灵性。

午饭后还有两个小时的琴棋书画时间,各有绝活的年轻人或挥毫,或作画,或对弈,或弹琴,互相学习,互相督促,也会有老师在旁指点。

马胜男爱交友,她们房间每天晚上都有访客来畅谈人生理想。

生活轨迹渐渐向她的大学靠拢。

肖伟的来信打破了寂静。

马胜男举着一封信跑进宿舍,“林莺,你的信,部队寄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