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娇宠小太后(91)

作者: 小舟遥遥 阅读记录

感受到那投来的目光越发炽热,云绾心下大骇,赶忙推开男人捏着下巴的手,另一只手急急扯着领口:“你混账!”

她呵斥,语气却带着哭腔的发颤,便是裹紧了被子,也依旧抖得厉害。

看上去既可怜,又叫人想狠狠欺负。

司马濯喉头微滚,少倾,他抬手掀起一侧的帘子,叫外头的烛光透进来更多,这才哑声道:“既然太后开口相求,那暂且不动大皇姐了。”

云绾一怔,诧异看他:“真的?”

“太后放心,父皇丧仪期间,为人儿臣,怎能杀他的长女呢?”

云绾被他话里那个“杀”字惊得心头骤凉,他开始竟想杀了永兴!?

下一刻,他又抬手勾起她的脸,清隽眉眼间笑意温润:“至于丧仪之后,她那条命能不能留住,就看太后的表现了。”

她的表现……

云绾浑身僵住,一时觉得天旋地转,耳畔又开始嗡嗡作响。

等她再次回过神,身前之人已然离去,殿内空空荡荡,只余灯台上的蜡烛在静谧空气中荜拨作响。

泪水无声从颊边滚落,云绾揪起被角狠狠擦着自己的下巴,娇嫩雪肌很快擦得泛红。

“禽兽、禽兽!”

她难掩悲愤骂着,可越骂越是郁结于心,最后伏倒在床,紧握的拳砸着床榻,悲恸流泪:“陛下,陛下……”

晋宣帝才走不过两日,他便放肆至此,深更半夜,堂而皇之闯入她的寝宫,还对她动手动脚,极尽折辱!

现在还拿永兴的性命要挟她,看她以后的表现?

这般无耻行径,简直令人发指!

云绾记不清她在心里骂了司马濯多少遍,她只知她的眼泪快要流干了,什么时候睡过去的,她也不知道。

再次被玉簪唤醒,她两只眼红肿得压根没法看。

问起玉簪昨夜在何处,玉簪道是昨夜珍珠和玛瑙守夜,她也睡得格外得沉。

云绾听罢,再看珍珠、玛瑙二婢,只觉遍体生寒——

司马濯是何时收买了这两人,亦或是,这两人从始至终就是他安插进来的。

前者让她觉得心冷,若是后者,则叫她觉得可怖。

梳妆完毕,云绾匆匆扫过两婢,什么也没说,只带着玉簪前往祥平宫,主持第二日的丧仪。

一直到朝哭奠礼结束,大公主的身影都未出现在灵堂之上。

“云娘娘,听说大姐姐悲伤过度,病倒了才没来,真的吗?”二公主和三公主围到云绾身旁打探:“那她现在在哪个殿歇息,我们晚些去探望她。”

云绾哭得干涩的眼睛闪烁两下,看向两位公主:“谁和你们说永兴病了?”

二公主道:“三皇兄啊。”

云绾:“………”

慢慢掀起眼皮,她盯着天子棺椁前那道披麻戴孝的高大身影,语气麻木道:“是,她病倒了。”

她不知道宫里还要病倒多少人。

她只知道,“病了”,总比死了好。

这一日的丧仪还算顺利,除了有几个妃嫔体力不支晕倒过去,再无其他动静。

云绾现下已别无它想,全然抱着平静过一日算一日的心态。

然而,在这诡谲动乱的时局之下,她这点期望也成了奢望。

这日夜里哭临结束,云绾才在偏殿缓口气,外头忽的传来玉簪急急忙忙的禀告声:“娘娘,不好了,大殿下和三殿下在灵前打起来了!”

云绾手中杯盏“唰”得坠落在地,她猛然起身:“什么?”

玉簪道:“是啊,也不知为得什么,娘娘您快去看看吧!”

一想到大皇子行动不便,又是个斯文守礼的宽厚人,哪里打得过历经沙场、心狠手辣的司马濯?

云绾再不敢耽误半分,提起裙摆匆忙朝灵堂赶去。

她怕再晚一步,司马濯那个活阎罗会把她的大外甥打死!

作者有话说:

云绾:一个个小兔崽子累死我好了!

再次提醒,本文强取豪夺,且占比不小。

这篇文涉及的题材,宝子们从文案也看得出,作者是有多爱撒狗血(真的是之前连写几篇纯甜文,给我写腻了,所以开了这篇比较冷的狗血文,打算自己产粮爽一把ORZ,我写的开心你们看得开心,那就最好啦!如果有宝子不好这一口,别为难自己,下本我写纯甜文,咱们再约呀!(鞠躬,爱你们~

34、【34】

【34】/首发

高大的红漆盘龙柱后, 司马濯将大皇子按倒在地,一手揪着大皇子的衣领,另一只手握成拳, 重重砸下, 拳拳到肉。

灵堂内的宫人乱哄哄跪了一地, 却无一人敢上前劝阻。

云绾一踏进正殿,看到这一幕险些气得倒仰:“住手,都给本宫住手!”

听到这声响, 司马濯拳头稍顿,扭头一看, 便见素衣乌鬓的小太后捉着裙衫, 一脸紧张走来——

当然, 那双担忧的乌眸从始至终都只落在地上的大皇子身上,除了刚一进殿时,略略瞥过自己,之后便再没多瞧他半分。

“司马濯,你疯了?”

云绾只觉得这一幕简直荒唐至极, 见大皇子被打得鼻青脸肿、无力还击, 也顾不上身份,上前就去拉司马濯的衣袖, 板脸呵斥:“这里是灵堂,先帝棺椁就在旁边,你们在此打闹成何体统!”

感受到袖间拉扯的力气,司马濯眉心拧起,冷淡看她:“太后是在拉偏架?”

云绾猝不及防对上他黑眸里尚未敛起的冷戾, 心底不禁打了个突。

他这眼神简直太过骇人, 像是下一刻就要拧断她的脖子似的。

“小姨母, 你让开,莫要叫这混账伤了你!”冰凉地砖上的大皇子肿着一只眼,还不忘嘶声提醒:“司马濯,你不得对太后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