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宠妾不作死啊(276)
“呵呵,我没装过什么。我不说自已聪明,我只是明白你们都厌我。你也说了,父皇眼里只有我。既然如此,我怎么会不防着你们害我呢?”
桓王笑了:“是了,你从不需要兄弟。”
“七哥,可惜了。我是不需要兄弟,但是也不至于赶尽杀绝,只是七哥的命,留不下来了。”李意寻站起来。
“八弟,我母妃,可否留她一命?”桓王问。
“七哥,留不得。一个死了儿子的母亲是很可怕的。不过,她只是个深宫妇人,死后,也会随葬在父皇跟前的。”李意寻淡淡的。
桓王又叹口气:“也罢,也是我应得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那一将功不成呢?
追随他的人那么多,都要死,还要连累家族,那凭什么他的家人能保全呢?
“叫人把七哥扶出去,洗干净换上他的亲王服,然后送七哥走吧。谋逆罪大恶极,不过谁叫你我是兄弟呢,怎么也要给七哥留个全尸。”李意寻大踏步的走出去,说这些话的时候,也没特意小声。
坐在枯草中的李泽舟笑了,他没说谢陛下,也没声嘶力竭说什么来生报仇的话。
输了便是输了,好歹是皇家子弟,何必闹得鼻涕眼泪的呢?
只是梳洗干净换上衣裳后,他对狱卒道:“劳烦,扶着我跪一跪,亲娘也要死了,容我磕个头吧。”
狱卒们面面相觑,扶着他去了外头,向着皇城的方向跪下来。
他是小腿断了,两条小腿都是扭曲的,跪着也很不容易。
还是勉强的对着那边磕了三个头,什么都没说。
一壶毒酒喝进去,半个时辰后,桓王便已经归西。
擦掉血迹,死的不算太狰狞。
淑太妃得到的是一样的毒酒,没人来送她,只有福瑞带着内侍看着她含泪喝下毒酒。
桓王的岳家举家下狱,他的嫡妻潘氏也是毒酒赐死。
侧妃陶氏娘家不在京城,暂时还没定下她的生死,但她也活不成了。
因为桓王所有的儿子全部绞杀,陶氏失去了唯一的儿子,紧跟着就撞墙自尽了。
桓王也留下三个女儿,被送去了北苑,被太妃们抚养。
这三个女孩子最大的也就三岁,真还不记事呢。
桓王的三个侍妾直接发还本家,一个庶妃后头也跟着上吊自尽了。
一个月前还风光的桓王府,一夕之间就已经成了这样。
京城中好几家府邸都是同一日下狱。
城外再一次杀的人头滚滚。
惠王被抬着进宫,他中的三箭有一箭在右胸,要不是他命大,早就归西了。
可到底伤着了肺腑,如今说话都气短,人也根本起不来。
李意寻没见他:“告诉他,朕说了不要他的命就是不要他的命。不光不要命,惠王还是惠王,只是叫他明白,没有白吃的俸禄,他好了以后就来回话吧。”
短短几日,就已经将这些人拔除。
对外也说谢太后受了惊吓,怎么受的?自然是桓王闯宫的时候吓着了,所以如今病了,需要静养。
鲁国公回京后,就卸任了将军职位。
但是他的待遇没变,还是国公,还是半个亲王的俸禄。
算是当下所有臣子中待遇最高的一位了。
并且,陛下还没禁止他见太后,只是他自已不见。
不过,皇后却已经在凤宁宫摆宴款待过鲁国公了。
鲁国公内心感慨,也不知道用什么态度面对这个皇帝。
也只好闭门不见客。
但是又不能不出门,免得叫人误会是被软禁。
到了腊月,该杀的人基本也杀完了,朝中又多了多少萝卜坑。
该提拔上来的都提拔上来了,如今提拔上来的人,绝大多数都有贾家的影子,但是李意寻什么都没说。
这个年是除服之后第一个年,自然也是要热闹的过的。
这个年,谢太后竟然又出现了。
她瘦了很多,但是看起来精神还好。
外头乱七八糟的消息瞬间就平息了。
崇穆三年的年过完了,今年最大的两件事,一个是后宫选秀,一个是前朝开科取土。
崇穆一朝终于开始步入正轨。
第249章 换人
刚过完年,李意寻又做了一件事。
那就是萱宜宫中,除了曹姑姑之外的所有奴婢都换掉了。
并且,这群换掉的奴婢并没有一开始就去别的岗位,而是全部送进了宗正寺审问。
李意寻可以什么都不做,但是他要明白。
这一送进去,能活着出来的最多就一半。
就是那些粗使的,不能近身的,他们没事。
其他的人就不必说了。
所以几日后,宗正寺就送走了二十多个人,都是横着出去的。
这些人的家里人也不过领一笔银钱,甚至有的人家还要跟着获罪。
谢太后身边如今只有一个曹姑姑,更不可能做什么事了。
年已经过完了,外头的闲话平息了不少,她的‘病’也该加重了。l
甚至为了养病,李意寻把三位郡主都迁出来,送去了北苑,也交代给太妃们养着了。
反正太妃们也愿意。
碧霄殿中,李意寻刚进来就听见了一阵笑声。
“娘娘不要着急嘛,越心急越踢不着。”
裴时沅气呼呼的:“不玩了。”
李意寻走过去,就见主仆几个踢毽子呢。
现在妖精没玩好,不高兴了。
“请陛下安!”众人赶紧下跪。
李意寻挥手。
裴时沅看见李意寻就噘嘴:“陛下!”
“你笨不笨,踢毽子不会?”李意寻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