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闻妻有两意(228)

作者: 忘还生 阅读记录

铁证便是王靖北分到的藏在了自己在京东东路宅子底下的一千万两白银, 连日无雨,门前车辙很深,查问宅中下人却什么也答不上来,强行搜府之后果然查到了深藏的白银。

另外的证据则是一个多月前,王靖北心腹为了伪装土匪,曾分几次和当地布坊定了许多衣裳, 谢溥将土匪尸首上的衣裳拿去给布坊指认,布坊掌柜认出了这就是他们布坊做的。

这本是无人能想到的,就算知道也无处去寻,能被谢溥注意到, 当然也是漆云寨的手笔。

皇帝得知真相后怒不可遏, 连同先前压下的贪污一并爆发,终于再容不下王靖北, 下令即刻将人捉拿, 问罪诛杀。

然而风声走漏,王靖北知道自己罪无可赦, 断不肯受缚,伙同待罪的太子赵琨谋反,杀入了宫中,直杀到了紫宸殿上。

彼时皇帝正和谢溥商谈朝政,太子提刀踹门进来,逼迫皇帝写退位诏书,谢溥为护皇帝挨了一刀,被踢到一旁,皇帝亦未能幸免,身中三刀,被强按写下诏书。

皇六子所居甚近,是第一个察觉不对的,立刻带一宫护卫救驾,和东宫卫率相持。

也就是他们拖住这一阵,宫中禁军赶到,终是将叛军镇压下来,王靖北被诛杀,太子废为庶人,断去双腿关到了宗正司去。

京中风波未定,北疆人不知从何处得知西北守边大将不在,竟在鹅毛大雪之时叩关,显然有来历十分可靠的消息网,西北防线因王靖北身死变得岌岌可危。

不过王靖北虽死,西北却仍有守将,部将李沣是位出色的将才,在这一年中被王靖北多次提拔,此刻临危受命守住了边关,可掌着兵权的他却按兵不动,只守不打。

依照约定,李沣在等一个消息。

若没有那道为叶家平反的圣旨,他不会为靖朝效命。

于是,在参倒了王靖北之后,有功的谢溥不顾伤势,立刻以功劳相邀,请皇帝下旨为叶家平反,揭露李沣为叶景虞的身份。

他要皇帝认下当年为一己私欲诬陷叶家的账,更是主动承担下皇帝被逼迫的怨恨。

此刻西北的局势危急,皇帝已是风中残烛,也明白谢溥此举毫无私心,只为江山稳固,为了幼子继位顺利,皇帝不得不承认了自己当年的错误,下旨为叶家洗冤,恢复了李沣叶家子孙的身份。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圣旨已八百里加急的速度到了西北,叶景虞恢复身份之后,立刻正叶家旧部在西北抵抗北疆兵马,靖朝暂且没有被外敌侵入的危机。

安排完这些事,皇帝伤势过重,没两日便驾崩了,皇位有惊无险地传给了第六个儿子。

如今,赵琰在风雨飘摇之中继位,成为新帝,荣贵妃从皇后成了太后。

知道这些消息,崔妩竟暗自松了一口气。

北疆兵到底没能打入中原。

方镇山道:“有两件事我没想到,王靖北竟会联手太子造反,他们输了也好,不然罪责一笔勾销,咱们要面对的可就是四路大军反扑了,幼帝登基于漆云寨是好事。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还有谢家,也不是全然被我们牵着鼻子走,谢溥老儿果然留了后手,算是把西北守住了。”

崔妩点头:“大相公就是大相公,谢溥没有为长子报仇就昏了脑子,置江山安稳不顾,要拆去王靖北这道西北防线之前,他怕是早就在联络叶氏旧部,备好了应对之策。”

谢溥此举即为儿子报了仇,消灭了王家,又为叶家平了反,更守住了边关,一举三得。

到底是在朝堂屹立多年的人物,不能以常理度之。

现在看来,叶景虞应是早就和谢家暗通款曲,或许他在与王氏私会之前,就已经和谢溥达成了交易,不然他怎会贸然闯入谢家;

又或许是看王靖北要他一辈子做李沣,他不乐意,才主动找到了谢溥,将自己的身份证据交给了他,以待来日。

总之,能为叶家冤案请命的始终是谢氏,还是在皇帝垂危,江山动荡之时,方能让他为了幼子,承认自己曾犯下的错误。

难怪谢家没有对叶景虞的真正身份一直追究下去,看来当初是故意放过他。

王谢两家的和离案还真是错综复杂,精彩无比,到今日还有新鲜的内幕。

只是漆云寨的计划就没那么顺利了。

“所以北疆兵是无法肆虐中原了。”崔妩叹道。

她正打算说出自己的另一个计划,方镇山却道:“未必。”

“谁说西北一定安全,你忘了一个人。”

她稍一思索,道:“你是说……王靖北的妹妹?”

“是啊,那位大娘子如今正是叶景虞的枕边人,要是知道自己的兄长被谢家害死,叶景虞顶替了他的位置,你猜她会怎么做?”

“出了这样的事,叶景虞肯定提防她,王娴清不一定有本事把人除掉。”

“不管她做什么,漆云寨都会帮她杀了叶景虞,西北无论如何都安定不了。”

崔妩再次沉默。

“你不高兴,是怕你那个刚正不阿的情郎恨你?”

“我只是不喜欢北疆兵马践踏中原百姓。”

方镇山眉头舒展:“这是为了大局,别仁慈太过。”

他拍拍她的肩头:“大年初一的弥天大集,汇聚的江南百官商议此事,咱们也该出发了,别耽误了事情。”

崔妩点头,去收拾过,戴着披风兜帽出门去。

“杭州……下雪了。”她呆呆地望着天上飘下的雪花。

方镇山道:“是啊,难得的雪,下一会儿就该停了,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