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闻妻有两意(288)

作者: 忘还生 阅读记录

那个无忧无虑,只活在爹娘疼爱中的小时候。

还年轻的阿娘在给他哼着歌儿,阿爹放下奏折时,总一脸温柔地瞧着她。

一想到他的家是拼凑出来的,赵琰就无法消解心中的怨恨,现在噩梦成真,更让之前十几年的人生成了笑话。

现在姐姐在这儿,至少他还有姐姐……

悠扬的歌谣之中,赵琰慢慢平静下来,闭上了眼睛。

他的呼吸变得平稳匀长,陷入了沉睡。

可崔妩担心他还没睡熟,歌谣也不敢停,一直摸着他的额头,直唱到嗓子有些嘶哑,才堪堪停了下来。

靠坐在宽大的龙床边,旁边就是赵琰,崔妩怎么可能睡得着,她只是闭着眼睛,慢慢思索着接下来的事。

直到天光透过琉璃窗晒在她眼皮上,崔妩松了一口气。

今夜这遭总算是熬过去了。

“琰哥儿,我该回去了。”摸摸赵琰的脸,她轻声说道。

赵琰睡得迷迷糊糊,扯住她:“阿娘,别走……”

说完他清醒过来,睁开了眼睛,“姐姐……”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一想到昨夜的话,少年的官家很不好意思,“你,你快走吧。”

“要用早膳。”崔妩叮嘱他。

“知道了。”

姐姐跟阿娘真是越来越像了。

不过这一觉醒来,赵琰心里舒坦了很多,总算有一点力气坐起来。

在崔妩离开之后,芳阶端上来一碗茶:“官家,待会儿还要上朝,先喝一点茶安神吧。”

一听他说起来,赵琰才觉得难受得不行。

荣太后落崖这几日,任谁靠近都被赵琰惩治了,他只让芳阶端茶进去,靠着一盏盏茶水,赵琰勉强压下了难过。

此刻看到茶盏,赵琰抓过,有些心急地一饮而下,“芳阶,不够,再上一杯吧,我得提振一下精神上朝去。”

“官家,光是喝茶也无大用,奴婢从南边找到一味香料,你这几日一直烦心,用了或许会好些。”

芳阶将一个小香炉捧到桌子上,他自己倒是屏住了气息。

烟雾缭绕之间,赵琰嗅了一阵,瘫软在御座上,闭着眼睛回味,“这是什么好东西?用起来竟舒畅了不少。”

芳阶将飞仙散收好,说道:“之前平燥的饮方不好,奴婢就让医正开了药熏的方子,似乎有南疆的香料,官家要是还需要,奴婢再去尚医局问一问。”

“好,你现在就去。”

崔妩并不知道芳阶做鬼,回到沼狱的她补起觉来。

搞定了赵琰这一边,从安阳公主死后算的第五日,卫阳公主箭杀安琉公主案终于在大理寺三司会审。

大理寺卿、御史中丞和刑部尚书都聚在公堂之上,外头还有不少见证的官员,崔珌也出现在了人群之中。

大堂的后边围着一圈屏风,明说不会露面的圣驾也悄悄来了。

今日主审是御史中丞,谢宥和刑部尚书是陪审,坐在下首。

御史中丞,是个看谁都不顺眼的主,对谢宥和卫阳公主更是早有不满。

一个靠两朝皇帝宠爱年纪轻轻就位极人臣,一个私生的公主,简直是将朝局搅乱的“元凶”,二人还牵扯不清,闹得满城风雨,于教化无益。

崔妩被请上了大堂,独自立在堂下。

待了几日大狱,她精神头倒是还好,衣裙朴素无华,仍旧遮不住仙姿玉貌,宛如良玉光华内敛,只是微蹙着眉,让人觉得她有些无辜可怜。

御史中丞惊堂木拍下:“卫阳公主,五日之前,安琉公主无意死在你箭下,此事人所共见,这罪你认是不认?”

崔妩缓缓摇头,用所有人都听得见的声音道:“我不认。”

御史中丞冷哼一声,“当日整个营地的人可都看见了,”

她歪头不解:“谁看见了?那箭是我射出去的,这个大家是看见了,但她中箭是在山林里,树木遮挡,谁也没看见,跟我有什么关系?”

御史中丞声如惊雷:“卫阳公主,你休要在此狡辩!”

崔妩不是能被吓住的人:“我没有狡辩,是她自己撞在箭上,又故意走出来栽赃我,想跟我同归于尽而已。”

“你是说安琉公主自己杀自己,用命来栽赃你?”

“是。”

“她图什么?”

“因为她是个疯子,她钟情的人钟情于我,所以她想杀了我。”

这话一出,除了谢宥、崔珌、芳阶和赵琰,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这话实在无稽。

芳阶眼神逐渐凌厉,崔珌则是难以言明的凝重。

其中内情还真让他们查出来了。

崔妩认真道:“大理寺卿已经查出,在此避暑行宫之前,安琉公主就已经杀了一个人,死者便是画院后的浣衣娘子,她将浣衣娘子的四肢刻上了相好徐度香的名字,就是为了震慑他,让徐度香不敢生出他意。”

说完这句,众人各自交头接耳起来。

安琉公主杀过人?这又是一桩新鲜事。

御史中丞看向谢宥:“寺卿,她所说可是真的?”

谢宥依言起身,站在崔妩面前,说道:“此案大理寺已查出,安琉公主手上确实已有一条人命。”

“细细说来。”

“死者为画院左门外住着的孙家娘子,原本查不出什么端倪,但是徐度香和安琉公主接连身死后,我在安琉公主的屋中找到了她的画像,与画院徐度香画作比对,正是他所画,这也是二人有私情的证据。”

谢宥让元瀚将画像和徐度香旧作送到御史面前,继续说:

“徐度香是死在皇城外仅隔一条街的旧屋中,我派人拿着公主的画像在那条街询问,有不少人证说曾见过公主,她常在徐度香所居的屋子出入,而其中正好有人瞧见,孙娘子落水那日,她拿着一把刀从河堤下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