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综英美]超英堕落指南(174)

作者: 燃烧的樱桃 阅读记录

九头蛇夫人原本对这袋梦之砂另有他用,可斯特拉克男爵告诉了她一个天大的好消息,让她临时改变了主意。

——他们抓到史蒂夫·罗杰斯啦!

准确来说,是捡到的。

负责卫生清洁的后勤士兵在一次例行的水域检测工作时,发现了搁浅在石子滩上的男人,本想悄无声息将这家伙解决了,定睛一看却发现大事不妙。

“这是美国队长!夭寿啦,快去报告男爵,美国队长被冲到德国老家来啦!这一定是敌人的陷阱!陷阱!”

……最后的调查证明,这并不是陷阱,相反,是天上掉馅饼。

为了追查九头蛇外勤特工格里罗,不远万里来到巴伐利亚深山的罗杰斯在和格里罗扭打过程中摔下悬崖,一头栽进瀑布里,被安珀河的激流一路冲到了斯特拉克城堡的山脚,堪称老天开眼。

在斯特拉克男爵心中,安珀河的位置从此一跃成为了他的母亲河,如果可以他真想抱着老妈亲两口。

“很成功。”汤姆说,“辛克莱尔夫人的意识已经和罗杰斯联结在了一起,在“那位”的帮助下,改变过去不成问题。”

斯特拉克男爵嗯了一声:“那袋砂子的魔力能维持多久?是否能坚持到艾丽莎彻底洗脑罗杰斯?”

“按照目前观测到的能量反应来看,梦之砂的效果预计还能持续三天时间。”汤姆说着,调出了梦之砂的能量检测图像与史蒂夫脑电波的波动图像,“在过去的四十八小时中,罗杰斯出现了两次起伏较大的脑电波波动,这代表他在梦境里遭受到巨大冲击,可能与辛克莱尔夫人的出现有关。”

“希望艾丽莎能巧妙利用剩下的三天时间。”斯特拉克男爵摸了摸下巴,心里充满期待,“我迫不及待想要见到我的九头蛇队长了。”

他脸上露出了向往的笑容。

汤姆看了不禁恶寒,但身为职场老油条,他巧妙地将自己的情绪用奉承话掩饰了过去:“您的计谋举世无双。”

“话说回来,那边父女俩的情况如何?”

“一切如常,男爵。”

“那个盗墓贼还是不肯说出银轮的下落吗?”

“是。”

“这么久的时间了,他嘴可真硬。”斯特拉克男爵冷笑一声,“那你也不必对他手下留情了!既然他身体里流淌的早已不是人类之血,你就得好好利用起来——加大抽取!艾莉莎说那些金属可以维持梦境的稳定。我还有事,你注意检测各实验室的动向。”

汤姆点头,目送斯特拉克男爵离开,继续做着手头的事情。

大约过了半小时,汤姆再一次感受到困意。他避开监视器打了个小小的哈欠,眨掉眼角的泪花,再次睁开眼睛时,屏幕的反光中映出一双闪着红光的山羊横瞳。

在他反应过来之前,一切又迅速恢复如初。

九头蛇夫人的洗脑梦境进行的十分顺利,短时间内不再需要他的监测,汤姆于是喊来了其他研究员负责这间实验室的工作,自己则推门去了另一间标着【高度警戒】的实验室。

这里同样也是白花花一片,病床上睡着两个人。

这间屋子里关押的是一对父女。

盗墓贼——留比沙·斯托扬诺夫斯基和他的女儿米莉。

和女儿不同,盗墓贼并没有躺在床上,而是被关在一个胶囊似的冷冻舱里,紧闭着眼睛。

盗墓贼瘦骨嶙峋的身上插着许多管子,其中一条非常特殊,前半截是血管,中间安装了一个特殊的过滤器,后半截是电线,通往九头蛇夫人的“梦境实验室”。

虽然看着瘦弱,但盗墓贼留比沙是不死之身,只有零下二十摄氏度的温度能让他行动停滞,陷入昏睡状态。

经过长达一年的拷问和折磨,斯特拉克男爵并未从他身上得到任何关于三魔神神器的有利消息。即使他们以女儿米莉作为要挟,留比沙也不为所动。无奈之下,九头蛇只能把他们父女关在一起,强制休眠,顺便进行男爵感兴趣的人体实验。男爵想知道留比沙为什么能够无限复活,迅速痊愈,又为什么惧怕寒冷。他的这种不死能力究竟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又是否遗传给了女儿(这点已经在某次实验中证明,米莉没有特殊能力,她只是个普通小女孩,并且智力存在缺陷)。

功夫不负有心人。

汤姆经过研究后发现,留比沙特殊的自愈能力,来源于他血液中蕴含的某种成分。

——一种奇异的,绿色的液体金属。只在宿主遭受到身体伤害的时候才出现。为了提取这种金属,汤姆需要一直在留比沙身上制造致命性伤口。

据见多识广的九头蛇夫人说,这是一种名为“酒神因子”的金属,能够治愈□□伤痕,不过似乎比较劣质,无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永生不死,但好在这种金属的□□性很强,适用于各种巫术和魔法……

于是汤姆只能按照九头蛇夫人的要求,把这珍贵的金属提取出来用作梦境实验室的“稳定剂”。但实际上他心疼得在滴血,这是多么珍贵的发现呀,如果能好好研究那他迟早能得诺奖……

咳,扯远了。九头蛇的狗头科学家怎么能追求这种虚无的名利和头衔呢?!

汤姆一边在心中骂骂咧咧,一边低头写着几个分析公式,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眼睛在不知觉的情况下又变了颜色。

·

梦境世界 1926年

纽约曼哈顿

夜晚,无人发现,一辆飞速行驶在街头的劳斯莱斯驾驶员是个脏兮兮的流浪儿童。

莉莉安听着后备箱里传来的闷响,用力踩下油门朝布鲁克林的方向开去。

上一篇: 闻妻有两意 下一篇: 一盏万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