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权经(189)

作者: 崔九堂前 阅读记录

“你知道寡人这几天没来,是在干什么吗?”

“……”

郦壬臣不言,刘枢也不再在乎什么面子,自顾自的说下去:

“寡人在翻律法。”

“寡人比任何人都想找到一条能赦免你的律法。”

郦壬臣抬起头,暗淡的眸子和刘枢的相遇,蓦然触动。

刘枢扬起一抹富有温度的笑,那是从前谁也没见过的一种笑,

“好在寡人找到了。”

刘枢朝外朗声唤道:“闻喜!”

“唯。”闻喜又出现在狱室门口。

“念判决。”

闻喜就从袖子里取出一卷帛书,念给她们听,郦壬臣听着听着,都忍不住觉得好笑,也不知是从哪个角落翻出来的律法,竟然都用上两百年前的案例来佐证了?可见要把她的情况生搬硬套进去有多难。

全沣都城的人都说,幸亏相国大夫鼎立相助,郦壬臣才能免于刑戮,可真实情况怎样,只有刘枢心知肚明了。

“寡人保证,这是最后一次。”

最后一次,让你受这样的苦。

她真情流露的话叫郦壬臣惊讶又迷惑,可刘枢没有给她看透的机会,接着道:

“照这样的判决,寡人不仅能赦免你,还能升你一级爵位。”

此次救驾,着重强调用了高傒的剑,高傒便是一等功臣,郦壬臣紧随其后。

刘枢的语气中藏着一丝连她自己都没意识到的宠溺态度,“你想要什么官职?说来听听?”

明明牢房里这么昏暗,可刘枢此刻的笑意似乎在发光。

“臣想要,王上就会给吗?”

“只要你说。”

郦壬臣不言。

汉王一笑,朝外道了句:“闻喜,宣诏!”

闻喜又展开了另一封帛书:

“侍中大夫郦壬臣,恪尽职守,忠信仁勇,践寡人治国之道,乃汉之肱骨辅弼。

寡人闻国事劳于九卿之功,遂择之典章,加封——廷尉。

赐银印绯绶,秩二千石。敕下,使明知寡人之意。”

王命中凡有“使明知寡人意”这样的句子,都表示是汉王亲自书写的王命。

郦壬臣吃了一惊,这封王命竟是封她为九卿之一的廷尉。相国也同意了?

她欲叩谢王恩,却被刘枢扶住,不叫她跪。

“怎么样?可还中意?”

郦壬臣有点不确定的问:“可是……原先的廷尉大夫如何是好?”九卿可不是能够随意任免的职位。

刘枢道:“他没能找到赦免你的律法,已被寡人免职了。”

“……”

第093章 探病

七月流火, 金风送爽,王宫里比外面更早地起风,刘枢比高傒先一步知道他派人去北境秘密洽谈的结果。

一切都在按设计步骤发生, 她的计划网正在慢慢收拢。

高傒可能到现在也百思不得解,为什么和狁方的接洽以失败告终吧。

恰在此时,盟会在即。

齐王于将盟会的地点选在了郑国的鄄城, 这是正好处在天下中间位置的城池,方便各国国君从四面八方前往。

鄄城也是郑国第二大商贸城市,以郑伯的脾性, 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做大生意的机会,于是很乐意的就同意了齐王于想将此地作为盟会主办地的请求。

消息送到沣都,汉廷开始筹备启程事宜, 虽然上一次刺客的案子还没有查清楚背后源头,但是汉国也不会因此爽约。

刘枢大半夜还在宣室殿里翻阅随行人员名册, 其中自然也有郦壬臣,目光定格在这名字上,她想起来又是旬日没见过郦壬臣了。

“闻喜,你说……怎样才能叫一个女子开心呢?”

正忙着沏安神茶的闻喜走过来, 摸不清汉王的意思, 便道:“这可问住老奴了,王上您也是女子,不妨想想,您会因何事而开心呢?”

“寡人嘛……”刘枢理所当然的说:“叫上下群臣、内外百姓,都乖乖听命,寡人自然就高兴了。”

闻喜:“……”

他怎么就忘了, 自家这位主子是和寻常女子不一样的性子。

刘枢放下名册,又拿起另一卷竹简, 问道:“怎么久不见郦大夫的奏疏呈上来?廷尉司的职务交接这么慢吗?”

闻喜这才反应过来汉王兜这一大圈的目的,就道:“只怕郦大夫还未接手廷尉司呢。”

“为何?”

闻喜道:“因为郦大夫已告假好几日了。”

“告假?她为什么告假?何时告的假?寡人怎不知?”刘枢合上了卷轴,一连串的追问。

这一大堆问题叫闻喜听出了其中的焦急,搁在从前,汉王是从来不关心臣下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的,他俯身道:“王上,九卿告假都是直接与相国大夫说的。”

“哦。”刘枢也意识到自己有点反应过度了,就忍住不再说什么。

闻喜接着道:“听闻郦大夫有一阵子不来了,据说是告的病假。”

“她病了?!”

刘枢又无法淡定了,放下奏疏,站起来,自语道:“一定是上次在狱室呆了二十日,染了病气。”

弯月出于宫阙之上,时辰有些晚了,闻喜见她站起来,他以为她要睡,便端来安神茶。

刘枢皱皱眉,“喝什么茶!寡人要出宫。”

闻喜惊讶道:“出……出宫?现在?王上……这阵子去通知准备仪仗可来不及。”

“要什么仪仗?寡人自己去。”刘枢命道:“去准备一件普通的衣裳来。”

闻喜明白了,汉王想要悄悄微服出访,看她的表情一点也没有玩笑的意思,闻喜只好按她说的去准备了。

这也不是刘枢第一次偷偷溜出宫去,该注意什么闻喜都知道。最近汉王越来越大胆了。

上一篇: 月之暗面 下一篇: 横滨像素模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