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单箭头绝对成立(124)

作者: 顾参商 阅读记录

万载千秋,怎非永恒?

·

快刀斩乱麻结束雪莉产生的意外,焚烬感知着身体、灵魂中的异动,不自觉垂了垂眼。

长生不老药……蜕皮。

不,不用在意那些,绿色长发的男人死于神明的算计,而他却被神明所眷顾——爱是确切、厚重、被切实感知,这就够了。

作为理解者的前世里,焚烬被教导过:死亡无需恐惧,我们的死将是一场鲸落,或者并不美丽,但绝不是没有意义。

——吾等沉没之际,万千生灵得以往生。*

体内的魔术回路的波动有些奇怪起来,焚烬神情微微一动,手机便又响了。

焚烬:……等等我吃饭了吗?还是诺诺这就知道我去体检了?!

不接不行,所以还是选择接起来……啊,是苏格兰。

松了一口气的同时:……我之前想让他干什么来着?

确定自己应该没有跳时间线,记忆力其实很好的焚烬很快翻出了自己的原定计划。

焚烬:……看着手里的电影原着,露出微笑:)

并不知道任务期间安布罗修斯那边都发生了什么事情,任务结束后就立刻打通了夏特勒兹的电话——然后,按指示来到夏特勒兹面前的苏格兰收到了一个出乎意料的任务。

诸伏景光:……

苏格兰:…………

虽然能挖动波本的墙角(bushi)他是很高兴没错,似乎能成为夏特勒兹的下一个助理他也感觉事情进展得意外顺利令人欣慰……但他连数学论文专业词汇都快背熟了,为什么最后面对的却是一本言情小说啊!

……啊,其实大概是暧昧向兄弟情,知名推理作家工藤优作写的(麻木。

裂开了,裂得很开.jpg

夏特勒兹似乎也觉得自己把人骗进来鲨这件事做得有点不太地道,他对着面前人轻轻眨了眨眼:“麻烦你了。”

然而显然没有要收回成命的意思。

苏格兰还能怎么办,好不容易挖到的墙角当然不可能就因为这种原因推出去,他一个钢铁直男——虽然前一见钟情对象是个男的——只好绝望地开始捧读一本……一本和资〇主义兄弟情有关的小说。

其实真要说起来,这并不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恋爱小说——《蓝鸢尾之死》的主题是精神疾病、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自我认知等一系列问题,即使在工藤优作中后期的作品中,文学性也堪列前三。

它讲述了一个妄想症患者的故事,关于确诊妄想症的主角如何与只存在与妄想中的友人鸢相处,又如何分析通过那些甚至无法确定是否是真实存在的线索、来推论自己记忆与友人相关的一切。

文中其实没有明确定义鸢与主人公露的关系,但文化背景和奇怪的描述,让大多数读者对两者关系的定义都趋向暧昧。

以这部小说为界,工藤优作的作品开始往推理之外的领域发展,从单推理领域的小说家,走上了成为真正大作家的路。

……然而,《蓝鸢尾之死》作为他第一部非纯推理、高文学性的作品,虽然在文学界的好评率的确很高,但是民众对文学性的关注显然不可能和专业人士比,吃瓜群众关注的是这本饱受业界好评的小说到底写了什么。

然后他们很快得到了“答案”:关于两个关系纠结暧昧的男人。

众人觉得自己瞬间get到了评论家们的点:哦——霓虹传统!

所以这本本质上是在挖掘探讨严肃的人性的书,在公众的印象里完全被“同性之恋”这个构成覆盖,传到现在在大多数人眼中都变成了一部“很有文学性的、工藤优作写的耽美小说”。

不过那到底只是刻板影响,真正阅读的时候,诸伏景光还是有成功理解到工藤优作想要表达的部分思想的……但是这“恋情”,写得实在有些过分“真实”了。

推理大家用从描述种种命案现场细节时练出来的笔触,一点点细致而精确地描绘主角妄想中的那个人,从长发到眼瞳,从指尖到唇角,详细到某根黑发从青年脸侧滑落的姿态,甚至连他苍白甲盖上的一条白线都不放过。

写那人发梢拂过指尖的触感、写他坐在身旁时主角感知到的一切、写青年倾听主角声音时睫羽的微颤——而这所有描述都太过具体,具体到仿佛只要呵一口气,那个青年就会从纸上、从妄想里走出来一样。

甚至看不出他原来不是真实存在的,从来都只是一个人、一个作家的妄想。

而这些在文中反复出现的描述,明明一字一句都是理智、具体的,却让阅读者觉得而主角那扭曲的感情无时不刻不从那过分理智的描述里流淌出来。

只字不提“爱”,却处处都是“爱”。

理智到了极致,反倒展现出别样的疯狂。

诸伏景光读的时候甚至有点怀疑工藤优作的心理状态——这已经不是他接触过这个人或者和同性谈过恋爱可以解释的了,这位大作家不会真的妄想出了这么一个人吧?

——还是说,他真的这样理智而疯狂而爱过一个人?

又是一段关于“他”的描述,诸伏景光努力控制着自己想象具体画面的念头,而某瞬余光瞥见认真听着他阅读、表情始终只是平静的夏特勒兹,诸伏景光感觉自己似乎是发现了什么。

夏特勒兹……有些,太像“他”了。

……仿佛小说里的那朵美丽的蓝色鸢尾真的走出了幻想,向观者露出一个浅淡而昳丽的笑。

花一般的。泪一般的。

——梦一般的。

作者有话说:

上一篇: 你的A在给我当O 下一篇: 压寨夫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