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单箭头绝对成立(863)

作者: 顾参商 阅读记录

算了, 宇智波鼬认不出他才是合理的事, 要是认出来了, 他就该头疼怎么手动让宇智波鼬失忆了。

他介怀的, 其实是宇智波鼬为什么会对那个他从千秋烬身上隐隐约约窥见的“宇智波焚”特殊而已。

宇智波鼬好像把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刻入了DNA,但是不管他是在千秋烬身上看到了谁的影子, 这态度也太奇怪了——毕竟对他来说, 最特殊的人除了早已死去的宇智波止水,就应该是宇智波佐助了。

这和“宇智波焚”,又有什么关系呢?

或者说也不是一定要弄清楚, 毕竟什么样的理由都无法改变既定的事实——事实就是, “宇智波焚”已经在灭族之夜中被宇智波鼬杀死了。

一地鲜血染红花瓣, 他用养弟赠与的刀夺去养弟的性命。

那一刀是横亘在他们之间永远无法跨过的深渊。

而他只是看不见。

……

如焚烬所评, 瞬光唯总是很有分寸——所以焚烬去找他的时候也果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

伏黑甚尔之前基本上就没有动过火之国的人, 他的活动范围很大程度上是被瞬光唯控制着的, 可以说在被送到晓组织插眼之前已经把火之国之外大多数的地点都犁了一遍、留下了锚点,非常物尽其用。

嗯, 主要是本人也没什么意见。

不然呢,他都能给焚烬打白工、接受他的“惩罚”了,还不够说明他的决心吗?

虽然没有明说, 但伏黑甚尔就是焚烬的属下啊。

“我并没有干涉过久未一系的发展,”瞬光唯表示这群家伙是自己把自己作死了, 他充其量就是没有专门去捞, “那是您的东西。”

男人极其理所当然地把久未明留下的东西全部归为焚烬所有, 其中自然也包括了久未家。

毕竟留下来的东西不可能全部是好的,总有些糟粕需要去除,只是没有焚烬的命令,他便没有主动去处理而已。

焚烬对瞬光唯的思路很熟悉:“相关资料。”

虽然没管,但信息肯定是有的。

瞬光唯了然地一笑,从一旁抽出了焚烬想要的东西递出:“白夜殿果然敏锐。”

焚烬用空间把那迭显然早就准备好的东西移到自己手里:“你在我面前总喜欢玩这套把戏。”

对这句评价,瞬光唯没有说话,只是淡笑着看焚烬看资料。

的确是久未明留下的某些东西,久未家误解了他的遗留,想要“东山再起”——然后被大名借机暴打,还趁机把有着类似异心的家族都犁了一遍。

……说实话,久未明对自己的继任者比对自己的“同族”友好多了,甚至专门留了东西提醒后继者能借这个机会打人,生怕自己的后继者太蠢一样、就差把饭直接喂到嘴里了。

咳,主要还是怕剩下的那部分活得太好。

不过重点不是这个,焚烬飞快地过完了资料,然后抬头:“你找到了?”

刚回到这个世界没多久、收拢久未明遗产的时候,瞬光唯说了,他感觉久未明留下的东西有点不对劲。

让久未家蠢蠢欲动的并不是他留下的东西,但从能从中抽丝剥茧,找到那个……久未明的秘密。

瞬光唯轻轻摇了摇头:“虽然我很想这么说……但我到底不是他。”

找到什么,那个秘密?其实瞬光唯自己也无法确定。

模糊的、直觉般的本能认知。

焚烬于是换了个问法:“处理掉了?”

到底是什么其实已经不重要了,重点其实只是那些能对焚烬造成威胁的东西到底有没有被处理掉。

瞬光唯没有把话说死:“那些东西其实并不需要我处理——无论如何,我可以保证最低限度的,您的原血、以及那位留下的东西不会对您造成任何伤害。”

他眉眼间的温柔近乎酷烈,灼灼燃烧,“或者我们的确在某些层面上过度相似,如果可能会对您想要做的事情造成什么阻碍,毁灭自己或者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五十多年前,火之国的大名确实为了自己早早离开的那位先生,做出了某个过分决绝的决定。

久未明的遗产全部留给千秋烬,但久未明本人,其实也是千秋烬的遗产。

——我是你留在这世上最后的遗物。

“……他猜到了。理应如此。”焚烬轻轻叹了口气,“但明明没有必要做到这个程度。”

久未明几乎清除了所有“千秋烬”出现过的痕迹,那个时候焚烬就清楚对方对自己的由来已经有了猜测。

但是,他真的是自我毁灭吗?

靠着千秋烬给他留下的一星半点光辉坚持到了那个时候,终于销毁了自己所执着之人所有痕迹的男人是怎样活下来的?

——还是说,根本就不可能活下来,根本就无法再继续坚持。

——您既已离开,我又怎能独活?

或者连“为千秋烬而死”在那个时候都成了借口,他只是单纯的、无法再生存在这个没有他、连他存在的痕迹都已经被自己全然消抹的世界了而已。

“或者不完全是因为您。”瞬光唯温和的语调似乎是安慰,那枚浑浊的琥珀像久未明最后一眼看到的世界,“白夜殿,但在我心中,您是最重要的。”

“或者是同他一样的,我存在于世界上的理由……只有您而已。”

久未明,久未明,久久不见天光,唯你是光明。

不管我本来是什么样的存在,不管我已经变成了何等强大的存在,从始至终,我只是渴求着光明而已。

菟丝子一样的,幽灵兰一样的。

——我根本没有……离开您活下去的能力啊。

上一篇: 你的A在给我当O 下一篇: 压寨夫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