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单箭头绝对成立(877)

作者: 顾参商 阅读记录

他毫不怀疑【三日月宗近】还留在这个世界的话,会做怎样方式的潜伏——这可是征询过他家三日月宗近意思的结论。

众人自动理解为千秋烬和那个谁之间还有一些复杂的感情纠葛(非暧昧意义,有的时候亲情友情师生情队友情对忍者来说都是很复杂的),需要活着做个了结,外人不太方便掺和的那种。

这个他们熟啊,纷纷表示完全没问题、你需要的话我们到时候见到了把人给你绑回来就行——毕竟叛忍对贵族的敬畏比正常忍者又低了一个档次,虽然当面冒犯贵族依旧很麻烦,但背地里把人劫了是完全没问题的。

其实就像之前宇智波鼬那个刺杀贵族的任务一样,就算是普通忍者,平时刺杀贵族的任务也是照做不误的,晓他们稍微注意一点不要暴露身份就好了,甚至因为本来就是叛忍了就算暴露了问题也不能算很大。

对此佩恩也没什么意见,只是一个普通贵族,当然不可能比千秋烬更重要,他自己不太可能出手,但是担责总归是没问题的。

而且以他们对千秋烬的了解,他是会处理后续的,不可能真的把锅扔到自己身上。

虽然是晓组织中奇奇怪怪的异类,但的确精通贵族那一套。

乖巧的小孩子,非常值得小南的喜爱。

少年歪了歪头:“唔,主要是其实我也不太能确定他的情况……以他的手段,如果易容或者伪装的话,可能就只有我能认出来了。”

刀剑他们也行,但那多少有点危险,焚烬发现异常之后连放在外面的刀剑触手都进行了一波收拢,不然这段时间也不至于忙成这个样子。

事情都堆到一块儿了属于是。

众人:?

“他在躲你?”大蛇丸干脆问了,顺便把之前焚烬说的话也提出来顺了一遍,“还有,什么生死大仇?”

以他的了解,之前宇智波焚在意的人也就是宇智波了,直指宇智波鼬。

发生什么了,突然隔空diss宇智波鼬,没听说最近有出什么事啊?

“不太确定,他应该也在找我。”焚烬如实回答,“他当年捅了我胸口一刀,要不是我身份特殊,早就已经死了,但那次之后我沉睡了很长时间,所以他一直都没找到我。”

看起来像是在说宇智波鼬,实际上是在说【三日月宗近】——但实际上应该说这两个家伙都有被cue到。

大概是这样的:一刻也来不及为宇智波鼬的背刺感到悲伤,接下来到场的是,【三日月宗近】(bushi)!

“我以为当时那个情况,他应该也活不了多久,就没找他捅回去,最近发现他之前找我的时候留下的痕迹才知道他在那之后还活着——但我发现的时候就已经找不到他本人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死透了,只能这样凑合找找。”

现实当然不是这样的,不捅回去主要是因为找不到人……

因果纠缠什么的果然还是太麻烦了,一直碰到【三日月宗近】的蛛丝马迹、他布下的触手,却一直无法定位到他本人。

到底什么时候才是那个“合适的时机”啊?焚烬心下叹气。

并不知道焚烬身上奇遇的大蛇丸:什么?往你胸口捅刀?哦,你真薅宇智波鼬的经历搞人设啊,那没事了。

雀氏是直指宇智波鼬没错了。

而其他人表示你们这个时间线岔得挺好的,你在睡他在找,你醒了他还没找到,你发现他活着了他人又失踪,等于说结仇之后就完全碰不上了呗。

不过虽然很巧合,但也不是没有可能就是了。

千秋烬方法只是在说身上身上的有趣特质,笑道:“可能是运气问题,我每次想找人总是在对方快死了或者已经死了的时候才找到。”

比如说他曾经要找“离开”的【太宰治】,于是在世界的源头里觅得一具一触即散的遗骸;

要找失踪的【乱藤四郎】,于是最后到他手中的便是一振有形无实的御神体;

要找并不知道真名的“雨女”,于是真理姐姐只见到他最后一面,半场念念不忘的大雨;

现在,他有了新的要找的人……

依旧是什么也不知道但以为自己已经看透一切的大蛇丸,他客观点评:“听起来很有用。”

如果是找仇人的话,这buff听起来不要太美好,一找到直接把人解决,都不用额外担心要怎么处理了。

……然而总不可能每次要找的都是仇人。

找失散的亲人朋友,结果每次找到人都死得差不多了,那简直不要太惨。

不过千秋烬好像也没什么要找的亲友啊,那就纯属正面buff了。

大蛇丸想,真要有这么个buff,宇智波鼬……?

千秋烬听着他的话,脸上笑容不变:“总之呢,就是这个情况,他当年捅我的刀我总得回报回去、他当年从我这里夺走的东西我总得让他还回来……所以才会一直想要找到他。”

立场归立场,理解归理解,你捅我在逻辑上说得通,但问题在于你真的把我捅了。

我表示理解,且一定得报复回来。

对所有人都是这样。

似乎是想起之前说的话,少年又补充了一句:“就算我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濒死乃至已经死去了,我依旧要和他做个了解,对吧?”

只是虽然焚烬完全不在意最后找到的【三日月宗近】到底是什么状态,但有着和焚烬的因果,【三日月宗近】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在焚烬没有了断因因果的前提下完全死去的——属于就算死了依旧会神智清醒记忆清晰地存在着、直到还清自己的债务厘清了自己的因果才能安眠。

上一篇: 你的A在给我当O 下一篇: 压寨夫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