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称(16)
学长的笔记做得很漂亮,通篇都是黑蓝红三个颜色,蓝色写注释,红色写必背的考试重点。翻看和复习的时候,都是一目了然。那段时间我酷爱刷文科题目,因为正确率有所提高,对答案的时候很有成就感,但是对待英语和数学我就是一个大写的逃避。因为不会啊,所以不想写,越是不写,越是不会。
我在文科天空愉快翱翔的时候同桌老是泼我冷水,写着写着他就要问我一句,
“你单词背了吗?”
或者,
“数学卷子选择题的11题和12题,你知道选什么吗?”
好几次我都被他问得没面子,我说你管好自己就可以了。他说这样下去不行,会偏科的。我说大哥,我已经偏科了。
“你换一个学吧,别学英语了。”
“怎么个意思?”
“学校有日语班,你学日语吧。”
我不乐意,从小学开始学了那么多年英语我都学成这个鬼样,换一个又能好到哪去?
“日语入门很简单的,五十音我可以教你。”
“我不要。”
“你试一试。”
“我不要,怎么日语你也会啊?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吗?”
这对我打击很大。
“我不会,但我可以学了以后教你,现在还早,你完全来得及。”
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也不好再推辞。我说那你先教我一点点吧,我再考虑要不要去日语班。除了初中外语就选日语的同学,也有不少同学是因为只有英语成绩差才转去日语班的。
“你留我一个电话吧,周末有空的时候,我联系你。”
“哦。”
周四我存了他的电话,周六晚上就收到他发的短信了。
“你在哪?”
“家,咋了。”
“来找我,补习。”
“你在哪?”
“魔力网吧,7号机。”
这也离太近了,我住的地方出门左拐就到了。但我不想表现得太积极,让他觉得我收到短信以后三分钟内就能出现。我给他回了让他稍微等我一会儿,硬是磨蹭了20多分钟才下楼。
网吧的环境真的不适合学习,但我到的时候就见他在一边戴着耳机听歌,一边低头写着什么。我在他旁边的位置坐下,他把耳机摘了挂在脖子上,把歌暂停。然后掏出一本黄色的教材,翻到平假名与片假名,准备教我。
“你要在这里给我补习吗?”这里太吵了,我要是听他说话就不能戴耳机,往这听了一会儿乱七八糟的声音,我头晕目眩,有点想吐。
“怎么了?”
“我们先出去,换个地方,这里太吵了,我想吐。”
我先走到门口等他,他把东西收拾好后就出来了。
“我们去哪?”他问我。
完了,我也不知道附近还有哪里合适,要是现在回学校也太扯了。
“你住哪儿?”他又问。
“哦这倒是很近,要不还是去我住的地方吧。”
他点头,我走在前边带路。
进了屋我说不用换鞋,直接踩,东西都摆很乱啊,别介意。然后把空调打开,温度调高。他把书包放在我小桌上,
“这段路,你走了二十多分钟?”
我心虚打岔,打开冰箱问他要不要喝什么,他说要喝水。没有水,冰箱里清一色的罐装冬瓜茶,周围便利店买不到,是我网购囤的。我给他开了一瓶,他说他不喝这个,我说好喝的,有焦糖蛋糕的味道。
他喝了一口,点点头。我又给他塞了几瓶,说是学费。
出租屋就一张书桌,紧挨着床,床贴着墙。小沙发太矮了,用不上。我自己坐在床边,打开小台灯,让他坐在和书桌配套的椅子上给我补习。
他翻开新标日初级上册,说日语入门首先要学会五十音,五十音就等同于汉语的拼音和英语的英标。在日语的发音里,是没有r这个音的,你看到的r开头的,统一读作l,就比如说上面写着ri,但是正确的读法是li。
我们现在能够看到这两页,上面写着“平假名”和“片假名”,两页之中相同位置的发音其实是完全一样的,但是写法不同,所以你在背完平假名以后再去背片假名会感到比第一次背诵还要困难。这是很正常的,建议是多读多默写,还要运用到一些联想记忆。
这两者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平假名多用于表示固有词汇,也会在给日文汉字注音时使用;片假名多用于表示外来语和拟声词之类的。你能看到的由片假名组成的日语单词,大部分是外来语,比方说“すいか”,听起来是不是很像中文的“西瓜”?它其实就是西瓜的意思。再比如“クリスマス”,是不是和英语单词“Christmas”很像?但意思是一样的,就是圣诞节。所以其实从背单词这一角度来讲,比起英语那样纯粹的字母排序,背日语单词对你来说会更简单。
好,我现在会播放一段音频,你跟着音频来掌握每个假名的发音。
“a,i,u,e,o......”
“a,i,u,e,o......”
u的嘴型不要像汉语发音那样把嘴撅起来,嘴型要小,尽量放松。e不读作“呃”,读作“欸”。
嗯,很好,刚才是横着读,但是现在你要学会竖着读,这样默写的时候才不会出错。那么第一竖排读起来就是:
“akasatana,hamayarawa。”
这里有一个谐音口诀,就是“我开sangtana,hama也来玩。”听上去很没有逻辑,但其实你只需要记住这个‘我’对应a,往后的几个字就是和字的拼音开头一致,开对应k,桑对应s.......
掌握读音以后,就要背和写了。这是我这今听网课做的一小份笔记,主要是为了方便你能在短时间内把平假名和片假名记牢固。你自己多看一看,有不懂的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