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称(74)
“这日期怎么回事?”
“嗯...会不会是这样的,刚开学的时候追你的人太多,因为竞争激烈,这封情书就被扔了一次,然后人家隔了那么久,还是不死心,所以写了别扔,又给你送回来?”
“有这种事?”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嘛。我出去吃饭了,这封你就好好收着?”我背上自己的书包。
刚准备要走,他拉住我的袖子问我,
“10月13日的22天前,是我来这的第一天。你,写过情书吗?”
我两根手指夹起那封信,说,
“这,是我觉得世界上最土的东西,花钱请我写,我都不会写的。都什么年代,追人哪需要这个??”
说完把信扔回他的桌面上,走了。
我原谅你
送完情书后没几天,我和韩文叙吵架了。并不是像以前那样闹别扭,而是真的在吵架。吵到乔兔都转过来,一脸为难地看着我,说,
“木可,你别这样说话,这样好凶。”
我很生气,问她,
“我说的实话啊,咋了?明明就是我先认识你的,也是你先当我同桌的。怎么一个学期过去,你就胳膊肘往外拐呢??”
“木可......”
“你心疼他你去和他坐一桌好了。”撂完气话我就走了。
路上越想越气,饭都没吃。吵架的苗头是这样的:
烟不能时时抽,酒也不能天天喝,我要是想转移我对他的注意力,就只有打辩论这一个笨办法。我们这学期不像上学期那样周周打比赛了,而是一月两次正式比赛。剩下的社团活动课以及不上晚自习的那几周每晚都在社团活动室进行1V1的对抗训练,学长学姐对学弟学妹,辩题都是随机抽选,拿到手就开始辩论,没有准备时间。我很享受这个过程,因为只要拿到辩题,我就能专注地只去想与辩论有关的事。这句话能不能更精简更具说服力?这个例子有没有更好的可以进行替换?我这一次的临场反应相比上一次,有没有进步......
原则上,对抗训练并不要求我们每天都参与,可以隔三岔五地来,也可以只来旁观的。但3月和4月我还是每天都参与了,那段时间很亢奋,有的时候一位学姐跟我说累了,还会换一位学长继续跟我辩。
他们都说从来没有见过对辩论这么积极的人。
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不是什么积极的人,而是乐于逃避的人。
训练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拿“最佳辩手”拿到手软。那天复盘结束以后,一欢学长叫住我,他没有表扬我,而是问我说,
“你最近,是不是有什么不开心的事?你说话带情绪。”
我愣了一下,回答,
“没有啊,应该学习压力太大了吧。这学期课排得太密了。”
“累了就休息,人不能连轴转的,会出问题。”
我摇摇头,
“不会的,我能有什么问题?哦对了,我是不是还没请你吃饭啊?哥。你不提醒我,我差点忘了。”
他低头笑笑,
“明天中午?”
“行,你想吃啥?正巧我最近手里有点儿盈余,你可要抓住机会宰我。过了这村,可就没这店了。”
后来我们约好在学校门口吃,因为他说他们作业很多,走太远不方便。
就在吃完饭的那天下午,我和同桌吵架了。他并不看好我的做法,他说我花了很多时间浪费在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我没有一来就发火,而是耐心向他解释,并不是只有考试或者为了考试而做的事才有意义,生命的意义可以有很多种,也不是每一种都需要别人认可。
“你的月考分数,你看了吗?”
“看了啊,不就是你考好了我考差了吗?”
“你打算,一直这样下去吗?你的理科。”
“我的理科咋了?不就一直没好过吗?你的语文比我差远了,我有说过你吗?”
“我不是这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
“你退社吧。”
??
“凭什么?”
“快会考了,你再不复习,会挂科的。”
一直以来我都以“准文科生”来标榜自己,会考的事,我是真忘了。我们省会在高一下学期结束以后统一举行会考,每一科都在内,按ABCD四个等级划分,60分以下就是D,等于不合格。不合格就需要来年重考。如果在高考之前,还有科目不合格,那么是拿不到22分的加分的,也拿不到高中毕业证,很严重的后果。
以目前的状况来看,我的物理和化学都岌岌可危。
“你别咒我。”我说。
“退了吧,我去帮你和社长说明原因。”
就是因为这句话我才生气的,你凭什么替我做决定?你觉得没意义的事对我有着很大的意义好吗?是,我的成绩跟你比起来是看不下去,那么我想拥有别的优势,也不可以吗?我要是也能动不动就拿满分,至于去追求连奖状都没个一张的“最佳辩手”吗?
你拥有的很多,我对那些无所谓,但你不能连我这一份都没收,这样不公平。
“我的事压根不用你管,我有自己的规划。下次不要再跟我提退社的事,你再提我真的会生气。”
他没说话,我也以为就这么结束了。结果就在下午最后一节社团活动课的时候,我准备去艺术楼,他拉住我,说,
“别去了,我已经帮你退了。练习册拿出来,我给你讲题。”
我瞬间暴躁,甩开他的手,朝他吼,
“你凭什么这么做?你以为你是谁?我他妈就是全部挂科了也跟你没关系,听清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