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他不太对劲(59)
袁令仪迷迷糊糊的问她去做什么了,她说外面下了雨。
“怪不得今夜这么闷热。”
闻昭“嗯”了一声,拿帕子擦了手将屋里的窗子都关紧了,才又回了榻上去。
这夜的雨没再停,点滴直到天明,晨起时屋里便有些清凉,倒是舒坦。
闻昭起身洗漱之后,见袁令仪尚未转醒,便悄声出门在廊檐下听雨。
不久之后,清宁居之前裴清川拨给自己的女使来了,见她在廊檐下,小跑着过来,屈膝道:“姑娘,昨夜下了雨,郎君吩咐奴收拾了几件厚一些的衣裳拿过来。”
梅香接下包袱,闻昭看看包袱,问她:“小侯爷已经上朝去了吗?”
“是。”
又问了几句话,闻昭便打发了她回去。
进屋之后,袁令仪正倚着引枕哈欠连连,两人闲话几句。晌午之后,袁令仪差人拿了龙脑、甘松、薄荷之类的香料过来,对闻昭说:“去年我娘做过一回雪见香,夏天熏上,满鼻的清凉,今日我们也试试。”
闻昭想起林词安给她送过的香,拿扇子扇风时都会携起一阵凉意,清香好闻。
她点头说好,又面露难色:“不过我不会,我坐你旁边绣荷包好了。”
点香做茶是贵女日常的消遣,她虽因为父亲的缘故,不是商籍,但平头百姓却是很少有精力和时间去学习这些技能。
闻家因着是做生意的缘故,比一般的人家里更宽裕些,但闻家父母也断然想不到会请人专门去给闻昭教这些。
袁令仪自然能想到这些,笑着拉她坐下,说两人可以一起试着做,闻昭也应下了。
屋外细雨淅淅沥沥,里间香炉中燃起的烟袅袅升起,闺中生活好不惬意。
……
傍晚,黑云翻滚着从远处而来,带着一阵阵的雷声与雨点。
寸降匆匆来了一趟,说是今日官家赏了一些荔枝给裴清川,他公务缠身脱不开身,便差他尽早给闻昭送来。
闻昭回屋后坐在窗前绣凳上,支着腮看窗外的雨帘,眉头紧锁着,袁令仪一连喊了几声她都不曾听见。
还是梅香轻拍了下她的肩,她才懵懵的回神:“怎么了?”
梅香努努嘴示意她看袁令仪。
闻昭身子侧了侧,看着靠在贵妃榻上,眉头轻皱的小姑娘,提了提唇角:“令仪。”
袁令仪手往前一伸,指尖捏着一颗剥了皮的荔枝,果肉莹着一层水光,她不悦的问:“姐姐在想什么,叫了半天没反应。”
闻昭捏着帕子抚了抚胸口,眉间聚起愁郁,轻声说:“不知怎的,我这心口慌的紧,小侯爷不会出什么事了吧。”
说完,她又觉着不妥,呸了三下,自顾自的圆话说:“兴许是天气不好,人也爱犯愁。”
“别想太多,表哥不会有事的。”袁令仪别开视线,看着一盆荔枝,道,“给你剥了荔枝,快吃吧,放宽心。”
“也是。”
……
天黑如泼墨,长街只几家铺面外的挂着的灯还亮着,车轱辘使过被雨水冲洗过的石板路,一步一步靠近侯府。
侯府外的灯笼被风吹的直打转,高大的府门紧闭着,看到马车近了,候在门房的小厮撑着伞快步跑了过去。
举着伞迎人下马车,一面快速的道:“郎君,侯爷与夫人已经回府了,约摸是半刻钟前到的府里。”
裴清川从他手中接过伞,打鼻腔里轻“嗯”了一声,拂了拂衣袍上起的褶皱,他抬眸看着府门两侧的阀阅,灯笼上昏暗的光映在青年的脸上,晦暗一片。
雷声轰隆,他敛眸收回视线,撑着伞一步步的拾阶而上。
进府后,他并未直接去爹娘二人所住的松云居而去,而是回了自己的院子,洗漱换了身衣裳,整理好了官服才出门。
油纸伞挡了些斜雨,厚厚的乌云压顶,时不时有一声闷雷砸下,裴清川在廊檐下,忽地将伞倾斜侧眸看向黑漆漆的天空。
电闪雷鸣的夜晚,也不知道闻昭会不会害怕。
……
及他到松云居,女使遥遥看见了便进去通报,掀起锦帘等着人过来。
进屋后,上首坐着一对中年夫妻。
左侧的老侯爷两鬓斑白,眉目间能看出裴清川与他是像了七八分的,宽阔的背脊,一身玄色长袍坐在上首,手中端着一盏茶。
右边的妇人一身淡青色的短袖褙子,下面着一件月白的三裥裙,面容柔静,发髻簪着一支累丝金簪,其余配饰也是清雅而不失高贵。
裴清川躬身见礼:“父亲,母亲安。”
老侯爷淡淡看他一眼,没有说话,侯夫人袁氏面上没什么表情的应了一声,道:“坐下吧。”
屋里一时安静下来。
侯夫人拨弄着桌上的香炉里的搁香片,漫不经心的启唇问他:“先前你在信里说的事,我与你父亲已知晓,那闻家姑娘在何处,我想见见她。”
裴清川微颔首,回道:“令仪受伤,叫她去外祖家陪她几日。”
侯夫人手微顿,抬手示意女使拿来巾帕净手,冷冽的眸子看向他:“竟这般巧,我与你爹要回京城,令仪就受了伤,如今她还在你外祖家。这闻家小娘子,倒是个聪明人,这来京城时日也不久吧,已经与四娘私下这么要好了,倒真不愧是个商户女。”
话里话外的贬低与鄙视刺耳,裴清川置在膝上的双手微紧,忍不住打断她的话:“母亲。”
袁氏看着他,眉间有些不悦,斥他道:“我说的可有半句虚言,清川,你如今真是愈发的没规矩了。”
裴清川沉默着听她说自己,连日的疲倦忽地涌上心头,等她说完,他站起身声音没什么波澜地道:“舟车劳顿数日,父亲母亲定然是累了,孩儿便不叨扰了,您二人早些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