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玩家请上车(1842)

作者:海晏山 阅读记录

老太太活过很长的岁月,她对他的这套说辞不以为意,反而道:“很多人都是这么说的,其实为了什么自己心里清楚。真是不知道小索兰为什么要在临终前说那样的话,就因为那幅画,连她的墓园都不得安宁。”

“索兰大师是一个很独特的人,”徐获道:“我发现她的大部分画都在强调感情,比起精致的机器画,她的画更能唤起人的情绪,019区科技超前,机器已经取代了大部分人工,但她的画却可以把人从这种冰冷的命令关系中唤醒,这应该也是她举世无双的原因。”

“对她画的争议持续了几十年,她偏偏在临终前说出‘恩贝尔少女’,也许是让人找到这幅画。”

秘密只有永远带入地下才叫秘密,“恩贝尔少女”这幅画如果真的存在的话,也不会是索兰在重病之后才画的,她的临终交代非常有逻辑,应该也不是神志不清后的胡言乱语,那么她特意选在这个时间点公开画作,目的就是为了借自己的死将“恩贝尔少女”推向舆论热潮。

自然,她的目的暂时没人知道,可能是一个天才画家的恶作剧,也可能是刻意为自己的人生打造高潮,当然还有很多种可能,但不管原因是什么,她公开这幅画,自然就是想让人找到这幅画,且她认为这件事超过了她死后的安宁。

“你说的有道理。”老太太似在回忆,“小索兰很聪慧,以前住在这里的孩子没一个比得上她。”

“我看镇子上几乎没有什么年轻人,和索兰大师一块儿长大的人都搬走了吗?”

第1709章 人类的追求

“只有老人和小孩才在这个镇子待得下去,孩子们长大了,自然更想去热闹的地方。”老太太感慨道:“小索兰也是,她小时候可说过要在这里生活一辈子的。”

按照现在019区的平均寿命,索兰搬到这个镇子的时候,面包店老板等一些人最多不过三四十岁,对比整个寿命阶段,三四十岁说是青少年都可以,但小镇上的人却对索兰有种别样的慈爱。

没错,是慈爱。

一般情况下,人在壮年的时候很难对孩童产生老人那种无限包容的心态,这应该是上一代生活在这里的人对她的爱称,像老太太这样年纪的人。

官方公布的索兰大师寿数为125岁,也就是说她离开丁丁花镇已经是百年前的事了,百年前,这座镇子上是有不少小孩的,当然百年时间,当初那些小孩现在也接近一百四十岁了,如果生育后代较早,子子孙孙都好几代了。

但是索兰的人际网中,却没有提及同在丁丁花镇长大的同伴。

“他们很早就搬走了,后来也和小索兰一样,再没有回来过。”老太太想了想道:“听说他们有些搬到其他分区去了,有的年纪不大就死于意外,至于有没有和小索兰联系过我不清楚。”

“他们是在索兰大师二十岁那年搬走的吗?”徐获问道。

老太太看了他一眼,“那倒不是,陆陆续续离开的,毕竟年龄大了,没过两年小索兰也搬走了。”

徐获问了和索兰关系较好的几个小镇友人的名字,又问老太太是否收藏了索兰的画。

索兰成名前的画作不少,但是成名后基本都曝光了,且大部分都以高价转手,丁丁花镇人未必会有,不过问问也不吃亏。

老太太还真收藏了一幅。

她把挂在卧室里的画取出来,是一幅很小的肖像画。

“床边的婴孩。”老太太摩挲了画几下后才递给徐获。

徐获双手接过,尽量不触碰画本身,“床边的婴儿,没有画床。”

老太太却笑了,“画本身不就是床吗?床边的婴孩画的不是婴孩,而是母亲。”

的确,如果把画框当做床的话,睁眼的婴孩看的对象应该是照顾他的人。

“很多人喜欢孩子,但又不喜欢养育孩子的繁琐,所以就全部交给机器人。”

“机器人哪能和真正的人相比,更别提母亲了,我见过一些被机器人养育的孩子,他们看人的眼神和由人抚养的孩子不同。”

“这就是由母亲抚养的孩子。”

老人笃定地道,并抚摸着孩子的眼睛,“你看他的眼睛,不像机器人一样冰冷。”

科技带来的不一定全是好处,虽然使用机器人可以免去养育孩子中的辛苦,甚至很多时候连怀孕生产都不需要亲力亲为,但这也使得血亲之间的感情变得相对淡漠,尤其是在寿命变得很长后,这种淡漠势必加剧。

当然了,别说在科技高度发达的019区,就是在014区,也过了需要一个家族齐心协力才能生存下去的历史阶段,人和人的纽带越淡,感情就越淡。

不过人有感情需求是本能,只是在019区这种快节奏的分区中被压抑了而已,所以度过壮年时期,当人走向衰老的时候会特别渴望情感,这是一个必然的、循环的阶段。

甚至过个多少年,又会出现人类反思,重新在机器世界中掀起“情感”的浪潮。

人类社会就是这样发展的,当缺少物资的时候,物资就是一切,当想过好生活的时候,金钱就是一切,但追逐的尽头始终会回归人类本身,人们又会慢慢意识到精神需求的重要,并重新审视曾经盲目追求或者说狂欢的一切。

像索兰这样始终清醒并保持独立的人,也有。

老太太拿回了自己的画,感慨道:“身外之物带不来多少欢愉,尤其是活得够长之后,生活不过是明天重复今天,只有找到自己的心,才能更好地活下去。”

她转头看徐获,“一幅画,卖再多钱也只是数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