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135)
“咋啦,引儿姐姐?”糯宝看出她有心事,主动扑进她怀里。
李引儿摸着怀里软软一坨,小心翼翼地搂住,生怕搂紧弄疼了她。
“糯宝,婶子,我有个事情想求你们,就是不知咋开口,是我弟弟文才他……”引儿犹豫了好一会,才小声说。
小糯宝立马猜出来了:“哦,窝几道!引儿姐姐是不是,想让文才锅锅,进村里学堂念书?”
如今,李文才被私塾除名,几乎在城里各大私塾都成了“黑户”。
难有学念。
李引儿低头嚅嗫:“是的,文才自打不能念书了,便在家啥话都不说,我想着,张秀才也是中过举的,不比文才私塾的夫子差多少,能让他跟着张秀才学些文章,算数,起码也是好的啊。”
只是她知道自己亲娘,先前还打过糯宝,所以实在难开口。
不过小糯宝和冯氏一听,却都答应得干脆。
“村里学堂本就是为全村开设,无关乎我们家个人恩怨,只要是村里的孩子,谁都可去读。”小糯宝扬起小脸,笑得明媚。
冯氏颔首,帮闺女补充:“只一点,你娘不许因为此事,去学堂里闹。若她敢到学堂闹事,打扰别的孩子读书,便只能劝退文才了。”
李引儿激动极了,不停弯腰:“多谢糯宝,多谢婶子,我肯定看住我娘,绝不许她再去祸害文才的前程!”
看着李引儿着急跑回家的背影,小糯宝脑瓜一歪,她怎么觉得,李婶子不会那么省心呢……
这时,杨老二媳妇已经领完了工钱,谢过冯氏,便要回家放好。
冯氏抬头扫视一圈,不由纳闷:“怪了,刘婆子呢,以往发银子时,她可是比谁都积极的啊。”
小糯宝一听,就帮着娘找刘奶奶。
她背着小手,学着村长巡村的模样,像个小大人似的,在福善堂溜了一圈,引得老人们都直笑她学得像。
最后,小糯宝听闻一阵抽泣声,才在吴大夫的药材房里,看到了刘婆子的身影。
刘婆子正蹲在砂锅旁偷偷抹泪,眼皮肿得老高,不知是哭了多久。
“刘奶奶,你怎么了?”小糯宝忙抓起灶边的抹布,就要往刘婆子眼睛上抹。
刘婆子被一股药味,熏得眼睛更红更肿了。
她拉着糯宝小手,哽咽道:“养了个不省心闺女,刘奶奶也不知怎么办了。糯宝,你有没有啥法子,能救救我那昏了头的傻闺女。”
第113章 一念地狱
小糯宝一听,就知定是刘婆子家里出了事,而且还事关她闺女。
她疑惑地挠挠小发揪:“刘奶奶,出了什么事,你先起来慢慢说。”
这时,冯氏和吴大夫也闻声进来。
冯氏忙扶起刘婆子,安抚道:“婶子你别急着哭,菊娇她咋了,你说出来,弄不好我们都能帮上忙呢。”
刘婆子抹了下眼睛,这才踉跄起身,坐在了一旁的板凳上。
她的闺女名唤菊娇,今年刚满十七岁,到了该成亲的好年岁。
可正是因为菊娇的婚事,这两日,刘婆子眼泪都快哭干了,全家都食难下咽。
“我家那个傻闺女,也不知道是造的啥孽。”刘婆子抽泣了一会儿,艰难开口。
她道:“原本,我都给她张罗好了婚事,今年上秋,就让她和她表哥成亲,谁知道她突然就说相中了别的男人,那男人年纪都能给她当爹了,她还非要给人家做续弦,逼我下个月就给她嫁过去……”
说罢,刘婆子捂住脸,哭得伤心欲绝。
这般家丑,她本不应告诉旁人,可她实在拦不住闺女,没法子了。
小糯宝坐在吴大夫的怀里,捧着下巴,听得直皱眉。
“你家菊花图那男人啥,图钱,还是图他身子老,图他不洗澡?”吴大夫很不理解地问。
小糯宝小声纠正:“是菊娇,不似菊花。”
“对对,菊娇。”吴大夫赶紧重新说。
刘婆子觉得扎心了:“那男人哪有什么银子啊,听说是个读书人,从十岁一直读到现在四十二,没考上半点功名,就赋闲在家。可我闺女偏说他有才气,说会写诗比会赚银子强。”
冯氏和吴大夫一听,都无语凝噎了。
这算啥读书人,明明就是打着念书的幌子,在家吃白饭的闲汉啊。
况且,四十来岁的老男人,找个十六、七的姑娘?
虽说自古以来,夫大多比妻年长。
但像这种都能差出辈分的,一般只有女方家里太过穷苦,需要依附于男人时,才会这般委屈自己。
一个连活计都没有的懒汉,想想也不配啊……
刘婆子越想越心疼,眼泪淌到嘴边哭道:“要是旁人知道,我把闺女嫁了个大她快三十的,指定以为我和李婶子那腌臜玩应一样,是在卖闺女呢呜呜!”
此时,李婶子刚从山上拾完草,驼着背往家里赶。
路过福善堂门口,她不由心窝口一堵,气得脸都发青。
冯氏也是做娘的,当然能感同身受。
她忍不住拧眉骂:“那男人真不是个东西,一把年纪了,还想娶人家小姑娘,这事儿必得劝住菊娇才行!”
刘婆子摸摸肿眼,叹气道:“我这当娘的是过来人,哪里看不出那男人的把戏,可菊娇年轻不经事啊,非放着有情意,又知根知底的表哥不嫁,天天闹着只要她那个会写诗的老玩意儿。”
小糯宝眯起圆眸,忽然看出些端倪,她正要提醒刘婆子,然而这时,乡亲们都大声叫喊起来。
“刘婆子,快回家看看吧。”
“你闺女在家玩火呢,把草垛子都点了,说她不想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