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146)
这话说得轻松,可孙春雪和李七巧却是满脸心疼。
这喂肥是最费劲的,耗力气不说还累腰,家里刚拿野草和猪粪沤好了几大桶草肥。
要想全都施到地里,从早干到晚,也得大半个月呢。
孙春雪往年是下地的主力军。
只是现下她怀着身子,姜丰年心疼她不让她再去,活计都堆在这哥俩身上,难免格外辛苦。
小糯宝小小一颗心,装的全都是家人,她抱着胖乎乎的胳膊发起愁来,想着咋样能让疼她的大哥二哥,少受些累呢。
这时,小糯宝忽然捕捉到,二鬼在周遭闲逛的气息。
她立马嘿嘿笑出哈喇子。
这就对着窗外,无耻地勾勾小手。
待娘和哥嫂们各自出屋去忙后,小糯宝撅腚趴在窗台,嫩声嫩气地下了命令:“今日你俩去地里,跟我大锅二锅学着施肥叭。”
二鬼明白小仙子的心意。
这是想让他俩学会了,好帮着种地?
二鬼闲着也是闲着,比起无所事事到处飘荡,他俩更想能为仙子做事,积攒功德。
于是二鬼都赶紧弓起身子,以示回应。
其中一只用意念传话:“小仙子,我俩会乖乖干活儿哒,能不能拜托好仙子,多给我们算些功德啊呜呜。”
身为执念化成的鬼魄,它俩在人间除了憎恨,毫无事情可做,其实是很痛苦的。
不过为神仙效劳所积功德数目,自有冥界核算,不是糯宝自己能决定的。
她只能摸摸鼻子安慰:“我尽量吧。”
二鬼很是高兴地在空中乱抖,连鞠了几躬后,就飞奔去姜家地里去了。
看着他俩卑微的模样,小糯宝的眼睛有些发酸,捧着下巴轻声叹息。
可怜的两只倒霉鬼。
她以后尽量多寻些差事给它们,好让它们早些解脱吧。
施肥辛苦,一日下来,姜丰年他们累得衣衫上全是汗碱,但也不过才施了三亩地。
待歇息了一夜后,兄弟俩披着满身疲色,走到地头,正要继续忙活时,却顿时被眼前景象惊到了。
只见草料桶变得空荡荡了!
整整八十亩地,全都是刚施完肥的样子!
怎么……他们俩的活儿,都被干完了?!
第122章 都怪姜家
姜丰虎被震得脑仁嗡嗡响。
不管是村里谁家帮忙的,都绝不可能干得那么快啊。
他张大嘴巴,正要喊出声来,这时姜丰年见有乡亲经过,忙一把捂住他的嘴。
姜丰年出了一身冷汗,脑子很快转过弯了。
细想想看,上回一夜之间浇地的事,就是妹妹干的,那么这回必定也是妹妹了。
虽想他不明白,那小家伙是咋办到的。
但他们妹妹的本事大,那是不用质疑的!
姜丰虎还急着张嘴说话,姜丰年就拍了他脑门,笑出一口白牙。
“榆木脑袋啊你,和你大嫂一样,这还用问,肯定是糯宝干的呗。”
姜丰虎瞳孔都震了下:“不对吧,妹妹昨晚出来帮咱施肥了?可她一个人两只手,咋干得过来啊?”
姜丰年不知咋跟他解释,只好道:“妹妹的事,啥时候轮到咱俩管。反正你少出声,别惊着别的乡亲,不知道的还以为咱家地里闹鬼了呢。”
此时,一旁的二鬼听得一脸骄傲。
没错,就是闹鬼了!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有了糯宝在背地搞“小动作”,地里的活计一下子就轻松了。
不过为了不让乡亲们看出古怪,丰年和丰虎还是日日都扛着锄头,来地里待上半日。
他俩也不用再受累。
多数时都是找个阴凉处,闲在躺椅上,喝着白茶,唠着这波斯萝卜到底是个啥味。
这天午后,冯氏去地里给儿子们送了趟茶水,就抱着小糯宝去福善堂,解决吴大夫和蒋老板的种地“纠纷”了。
吴大夫从小也在乡下长大,对种地有种执念。
正好福善堂后院空出大片菜地,姜家便交给老人们去种,也好让他们打发时间。
吴大夫兴致勃勃,一口气撒下一半的玉米种,过足了种地的瘾,只是不曾想,未等玉米秧苗长出来,就被蒋老爷全给刨掉了,还种了一片瓜苗在地里。
这不,吴大夫可不干了,正在福善堂动肝火。
等小糯宝和冯氏赶到时,就见吴大夫举着棋盘,正追着蒋老爷满院子跑。
“你个老东西给我过来,你还我苞米地!”
“我哪知道你种着东西,苞米都没长出苗来,我只当还是空着了,你也不提前吱一声啊。”蒋老爷委屈。
他前几日回家一趟,回来后看着那块地上仍没有菜苗,便只当是没人种,就拿来用了。
吴大夫气得跺脚:“你眼睛是出气用的,难不成嘴巴也是?就不知先问问我啊。”
蒋老爷更委屈了,一脸褶子挤得像包子。
嘴巴不就是可以用来出气的吗,这老吴,岁数大了脾气还不小,真凶啊。
冯氏见状,拍拍小糯宝的后背,让她过去调和。
小糯宝蹦到地上,挥舞着胖胳膊,这就笑着跑向两位老人,嘴里直撒娇哼唧:“蒋爷爷,糯宝来啦,快抱抱~”
闻声,未等蒋老爷动身,吴大夫就一屁股给他挤到旁边,抢着把糯宝抱在自己怀里。
“咋只喊那老家伙,都不喊你吴爷爷了。”吴大夫酸溜溜地责怪糯宝。
小糯宝当然是故意的。
她撇撇嘴角,奶声嫌弃道:“吴爷爷你刚才那么凶,糯宝才不敢喊你呢,明明是你自己的问题,你反思下!”
瞧着这小家伙古灵精怪的,吴大夫顿时被逗得发笑,方才的不高兴全都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