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190)
这苏大娘嘴真是笨啊,说多错多,看来她家闺女,也不用指望能被姜家看上了。
眼看苏大娘窘迫,冯氏正好借着这个劲,索性把村里乡亲,想给自家说亲的心思断了。
都是乡里乡亲,有些话不方便明说,免得得罪了谁。
所以最好的,就是让她们知难而退。
冯氏露出笑意,这便道:“丰泽这孩子,许是在军中待惯了,说话直,苏婶儿你也别介意。”
苏大娘赶忙点头,还想再争取一下,想让丰泽见一见她闺女。
可冯氏却忽然话锋一转,叹气道:“我家丰泽这几年也是辛苦,在军中虽被封了虞候,但也是拿血汗换回来的,现在回了家,就想好好陪陪家人,其他啥都不想。”
虞候?
众人一听,顿时愣了。
这么说,姜家小子都有军功和封赏了?
有几个见识少的,还不知虞候是啥,正交头接耳地问。
“这都不知?我外甥就入过军,他说一军之中,五百号人里才能出一两个虞候呢,可不容易当!”有人低声叹道。
“做过虞候的,就算是从军中退下,只要去衙门报到,也至少能寻份好差,就连知县也不好怠慢呢。”又有人嘀咕。
“啥?这岂不就是等于有了功名,那咱村的乡下丫头,姜家小子咋还能看得上。”
耳边陆续传来大伙的议论,苏大娘和其他几个,想要和姜家结亲的,不由都蔫吧了,像是被霜打过一般。
人家都是虞候了……
她们要再上赶着把闺女推过去,传出去,还以为是看上人家军功了,若再没被看上,更是要说倒贴吃相太难看……
苏大娘只好不再肖想,尴尬地挤出笑:“啊……是这样啊……糯宝娘,你家老三可真是出息,将来、将来要是成了啥好姻缘,可得跟我们大伙说啊。”
冯氏笑吟吟的:“这都不急,反正不是眼前的事。对了,过两天村长还要给他摆席呢,到时候你们都来,我家多添两道好菜招待大家。”
说罢,她顿时觉得一身轻松,这就上前去追糯宝和丰泽了。
倒不是冯氏非要拿军功显摆,更没有压人的意思,只是唯有如此,才能让乡亲们断了乱点鸳鸯谱的心思。
李七巧感慨娘的智慧,腆着灿烂笑脸,直跟冯氏说悄悄话。
“娘,你刚才看没看,那苏大娘的脸都快要绿了。”李七巧挤眉弄眼道。
冯氏眸底带笑:“反正今天来这么一遭,她们以后就不能再拎着咸菜,上赶着来了,咱家也算是省了份心思。”
李七巧心情雀跃,走起路来都轻盈得像只兔子。
这般甚好,村里那几个急嫁的姑娘,不是懒馋滑,就是像菊娇那般成天惦记情郎的,都不是做妯娌的好人选。
婆媳俩脑袋挤着脑袋,肩膀挨着肩膀,又嬉嬉笑笑,说了一堆小话。
就在这时,前面的姜丰泽忽然“哎呦”一声,像被吓了一跳。
冯氏她们连忙追上前,就见姜丰泽的身前,躺了四五只野山鸡,身后长了一堆的草莓,个个红润香甜。
而一旁的水沟沟里,还有数不清的鲫鱼和青虾,正在不要命似的往外蹦。
“娘,我几年不在家,咱村现在山上,都有这么多好东西了?”姜丰泽睁大眼睛,不敢信似的直往后退。
冯氏张张嘴巴,也不知该咋跟儿子解释,只好去戳闺女的小脸。
这小坏蛋,不是说好了让她悠着点吗。
小糯宝躺在背篓里,笑眯眯地淌着哈喇子,看着三哥的反应,乐得牙花子直晃。
她做坏似的往后一甩手。
只听“砰”的一声,一头野猪崽子又窜了出来!
第157章 脚丫子上长蘑菇
姜丰泽整张俊脸上,布满了震惊和狂喜。
野猪崽子?
他没看错?!
小糯宝小身子直在背篓里打滚,笑得嘎嘎嘎的。
一时间,她好像又回想起,自己刚来到娘和哥嫂身边时,他们也是整日这么一惊一乍的。
“三锅锅,快去抓呀,咱们今天加餐!”糯宝笑出了一嘴哈喇子,直呱唧着小巴掌。
姜丰泽激动得脸都红了,这就把小糯宝抱进冯氏怀里,自己扑过去抓野猪了。
半大的野猪崽子,对于身强力壮的姜丰泽,还是不成问题的。
待他折腾了一身汗后,拖着被打晕的野猪,冯氏和李七巧也乐够了,把地上的果子、山鸡,统统装进了箩筐里,
这一路,满载而归地往回走,震惊的可不止姜丰泽自己,还有在挖婆婆丁的妇人们。
她们瞪大眼睛,羡慕要流口水。
“那野猪崽子才几十斤,肉得多嫩啊,咋咱就遇不着呢,难不成它还专往姜家人怀里钻啊。”
“肯定是糯宝招来的,咱村小祖宗难得上山,那运气是咱们能比的吗。”
这么一嘀咕,苏大娘她们的肩膀,不由更塌了两分。
姜家要啥有啥,横竖她们是配不上了,还是赶紧死了这条心,另为闺女择选人家吧。
那野猪崽子姜家吃不完,天热又容易坏。
回去后,冯氏就张罗着宰杀分食,挑了一扇排骨,一块后肘,还有半个猪头肉送给了村长家,还有老人堂那边。
姜丰泽只当此番是山上奇遇,吃得格外开怀,却不想,这般“惊喜”不过才刚开始。
接下来几日,小糯宝的供品,动不动就能丢到姜丰泽脚边。
有时就连他上个茅厕,脚丫子上都能冒出俩蘑菇来,吓得他险些要掉坑里。
好在姜丰泽不像二哥那般憨,这一来二去,他也很快察觉出来,这好像都是妹妹捣的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