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211)

作者:闲人吃茶 阅读记录

两个萝卜下肚,韦院长和丰景都满足地舔嘴。

就在这时,书院门童忽然跑过来,为难地唤了声韦院长。

“怎么了,都不是外人,有事你就说。”韦院长抬头。

门童紧张:“院长,不好了,刚才有学子回宿房,想拿些点心给糯宝,谢谢她送来的萝卜,结果……”

他不敢说了,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韦院长皱眉,已经猜到了:“是不是,又发现宿房丢东西了”

门童苦着脸,点点头:“这回是左边的云水阁宿房被窃……丢了两件衣袍,三百文的铜板,还有两位学子家刚送来的上好纸墨,和一本诗词藏书。”

韦院长脸上一青。

无奈和怒气交织在一起。

又来!

姜丰年不由道:“这么说,书院是不止一次失窃了?那报官了吗。”

韦院长松开攥紧的拳,摇头叹气。

“不曾,我猜多半是哪个学子偷的,若是报官,一旦揪出,怕那孩子会想不开,便打算自查。”

只是查了几日,不仅没有头绪,反而宿房还在继续丢东西,韦院长为此很是苦恼。

小糯宝听罢,琢磨着挠挠头,忽然小胖手一拍!

“院长叔叔,我倒有个法子,能找出东西是谁偷哒~”

第173章  糯宝破窃案

韦院长向前探着身子。

“糯宝,那你就说说看,要能尽快了结此事,院长叔叔可要好好谢你!”

毕竟,宿房已经失窃五六次了。

再不自查出来,只怕学子们都不能安心念书,家中大人们知道后,也要埋怨书院无能。

小糯宝拍拍小胸脯:“院长叔叔,你先带我去宿房看看,我有话想问今日丢了东西的学子。”

“好,就在那边。”韦院长抱着她,拔腿就去。

韦氏书院不算大,宿房一共就有两处。

韦院长向来文雅,就连学子们的住处起名也雅,以廊下为界,左手边的称为云水阁,而右手边的唤作沧澜阁。

每阁各有十五间屋子,都是四人间。

待到了失窃宿房中,就见此屋的学子都回来了,眼下正对着被小偷光顾过的行囊、箱柜懊恼不已。

“院长,我这个月的零用都没了,一共一百二十文呢。”

“还有我,还有我,丢了八十多文。”

“我爹从京城给我带的诗词藏本啊,也被偷了,呜呜,那小偷好可恶!”

最小的学子才七岁,正坐在地上大哭,看得韦院长很是心疼。

他只好摸头安慰,暗自责备自己。

小糯宝看了一圈,这时开口:“这个小锅锅,你上一次看见丢的东西时,是什么时候啊。”

小学子听到软糯的声音,一抬头,见是个小妹妹,立马抹掉了泪珠子装坚强。

“是、是昨天夜里。”

“那其他人呢。”小糯宝叼着手指头,看向另外三个。

“我是上午,辰时三刻去勤学殿前,我还拿了十个铜板塞袜子里,留着放课去门口买糖人,那时零用钱都还在箱柜里呢。”其中一个回道。

小糯宝摸摸下巴。

这么说,东西是辰时之后才丢的。

“自那时之后,书院可有人离开过大门。”小糯宝又问。

丰景忙唤来门童,门童想了下就果断摇头。

“我一直在门口守着,就没有人出过书院。毕竟上午书院人本来就少,只有我和院长、夫子和学子们,至于厨娘和护院,他们都是午时前一个时辰才来上工的,现在还都不在。”

“那便简单啦!”小糯宝舒了口气,小屁股坐在韦院长的臂弯,双腿悬空地晃悠着。

“怎么说。”姜丰年和韦院长好奇。

小糯宝眨巴眼睛,正所谓捉贼拿赃,想要找到小偷,只要找赃物就好。

她语气不紧不慢:“东西是刚丢哒,今天又没人离开过,所以肯定还在书院里。眼下只要找到赃物,小偷是谁自然就知道。”

说罢,小糯宝这就扯下大哥钱袋子,掏出三枚铜板,往地上随意一丢。

算了下那赃物的方位。

“坤位。”

“有明火处。”

“周围有草木。”

小家伙瞥了一眼,立马道出这几个字。

啥意思?

姜丰年和韦院长眼巴巴的,等着听她解释。

小糯宝脆声嘀咕:“赃物直指坤位,便是东北方,应是灶房那边。”

“又有明火,有草木,也和灶房能对上。”

小糯宝抬起下巴颏,这便胸有成竹道:“赃物就在做饭的地方,快去找!”

闻声,韦院长连忙带着书童、和学子,跑过去翻找。

忙活了好一会儿,众人终于竟在灶边的大柴筐下,翻出了三百文钱、一些好纸好墨,还有一本诗词。

“糯宝算得可真准,果然在此,还藏得这般隐蔽。”韦院长惊叹一声,又忍不住皱眉摇头。

姜丰年有些不解:“哪个学子偷的,为何要藏在此处啊,这里平时又要生火,又要做饭的,这眼看就要晌午了,等厨娘一来不就发现了吗。”

小糯宝耸耸肩膀:“那就说明,偷东西之人,和书院的厨娘很相熟,甚至还是同伙。”

这话一出,韦院长和姜丰景都沉默了。

他们已经猜出,那小偷到底是谁了。

东西是早上丢的,那时厨娘还没来干活,而夫子们都在勤学殿,门童守着大门,谁都没有机会进宿房。

所以能偷的,只有学子。

而偏偏韦氏书院,还真有一个学子,和灶房的厨娘是母子。

若是他回回偷了东西,就往灶房藏,再由厨娘带出书院,就自然不容易被发现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