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218)
一屋子人风卷残云,等到都撂下筷子时,桌上已经不剩什么了。
韩尚消了会食,就去了温泉那边,好好解一解乏。
壁洞那边的景色,纵使见识得多的他,都不由被惊住好久,在里面泡了一个多时辰,才舍得穿衣出来。
翌日一早,韩尚就要带着波斯萝卜,返回京城了。
临走时,他看着大柳村,颇为不舍道:“昨夜所见温泉,实在是让人大开眼界,就连我先前去过的皇家温泉庄子,都要比这逊色不少呢。”
小糯宝立马笑出小白牙,开心得手舞足蹈。
就连见多识广的韩尚,都这么说,可见这温泉壁洞,绝对是世间少有!
小家伙心情好,嘴巴也甜滋滋,像是抹了蜜糖。
“那韩叔叔下回再来,可要多住几日,好好泡一泡我家这温泉啊。”小糯宝揪住他衣袖,奶声奶气地露牙笑。
韩尚眼神柔软,立马点头应下:“好好好,下次韩叔叔定要多呆几天,好好陪陪你,对了,韩尚叔叔还在屋里,给你留了些礼物,回去时可要记得看。”
小糯宝期待得亮了眼睛,小身子扭了两下,已经忍不住想回家看啦。
很快,韩尚便把这千斤萝卜的银子,拿给了冯氏。
又约定好除去这次带走的,余下的波斯萝卜中,他还会再要个两千斤。
姜家一共种了二十亩的萝卜,冯氏估算了一下,每亩地能出个两百斤左右,二十亩也就是四千斤。
韩尚若是共要走三千两,这可就是六百两银子了!
自家种地何时赚过这么多。
以前种个粮食,一年下来也就几两啊!
目送着韩尚马车驶远,姜家人数着银票,站在大太阳下,晒得脸蛋红红还止不住笑!
小糯宝已经“归心似箭”,蹦蹦跶跶的,迈着短腿朝家飞去了。
她要去看,韩叔叔给自己留的礼物喽!
第179章 名声大噪
小糯宝脑瓜转得飞快。
这会子能想到的,全是些点心零嘴儿、特产玩具、又或是花红柳绿的衣裳料子。
总之,全是小孩子喜欢的玩意!
所以一飞奔回家,看到屋里的木箱子,小糯宝这就举起肉趴趴的胳膊,开心地流着口水,急着要把它打开。
那木箱沉甸甸的,糯宝力气尚小,使了半天劲,才可算给盖子挪动。
只是,等她急不可耐,把小脑袋伸进去时,却看得顿时傻眼。
箱子里,散着一阵墨香气息,里面装的,全是些蒙学教本、幼儿字帖,诗词经本,还有绘本册子……
小糯宝腿肚子哆嗦,一屁股跌在地上!
举起小拳头就忍不住控诉!
“呜呜,韩叔叔坏~糯宝才只有两岁呀!”小家伙欲哭无泪。
两岁的娃娃看什么书?
吃吃喝喝不才是正经吗!
她忽的想起,去年韩尚家小外甥,从京城送来谢礼时,也是给了整整两箱子书本呢……
小糯宝小嘴噘得能挂油瓶,苦涩地哼唧着。
这对舅甥怎么一样,都这般喜欢劝学,但也别劝她呀。
这时,冯氏他们进屋,看到小糯宝坐地不起,再一看那箱中的书,都不由想起去年那次,忍不住一阵发笑。
“怎么又是书啊,哈哈。”姜丰虎笑得最是大声。
姜丰年翻了几下,打趣道:“还都是用来开蒙的书,看来,韩公子是觉得咱妹妹该识字了啊,连东西都替咱准备好了。”
小糯宝可不愿意看书。
她才多大点啊,正是该吃了睡,睡了吃的年纪啊。
于是小家伙手脚并用扑过来,把箱子“啪”的盖上。
又是一阵撒娇打滚,可算是让哥哥们把书搬去了地窖,留着过几年再说吧。
……
眼下韩公子离开了,不过这萝卜的生意,还需得继续。
毕竟姜家估摸着,今年能出四千斤萝卜。
而韩公子所需只有三千,那么另外一千斤,便是由姜家自己来卖了。
过了三五日,姜丰年他们哥仨,就又拔了百余斤出来。
于是一家人坐在炕上,合计了一下,冯氏打算,先拿个几十斤,去集市上试试水再说。
波斯萝卜味道独特,自然不愁买家。
只是这价钱定为多少,却得好好琢磨了。
姜丰年坐在炕沿上,摩挲着下巴:“一个萝卜就能有一斤了,城里的百姓不比韩公子,未必舍得花两百文买个萝卜。娘,要不咱卖便宜些,就它八十文如何。”
其实八十文一斤,于普通百姓而言,也已经算贵的了。
可冯氏却立马摇头,语气很是坚决。
“不行,这不是赚多赚少的事,咱卖韩公子两百文,卖旁人却八十文,若让韩公子知道了,人家该怎么想。”
虽说韩尚出价大方,是有意让利。
但他们姜家也不能太不顾及,做人做事还是得周全。
“大哥,既和韩公子定了两百文,就不好再便宜了旁人吧,不然,像是拿人家韩公子当冤大头似的。”李七巧心思细腻,小声说了几句。
姜丰年没想那么多,这时反应过来,他一拍脑门:“是我想得不周全了,娘和弟妹说得对,那看来这价钱,还是不能低了两百文啊。”
冯氏很稳得住,果断点头:“听娘的,咱家东西好,就值这个价,只管按着两百文卖,就算卖不出去,咱家也不怕。”
毕竟,光是从韩公子那挣的六百两,就足够对得起这二十亩的付出了了。
余下的一千斤,就算不能全部卖光,大不了自己留着吃,再分给乡亲们些,反正好东西绝对不能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