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22)

作者:闲人吃茶 阅读记录

“你们村,是不是找啥人做法了,咋的就你们下雨了?”

村长拿着烟锅子,刚要点上,又眯眼笑着给放下。

“这个啊,天机不可泄露。”村长故弄玄虚地摸摸胡子。

哪有什么做法?

都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他们村的冯氏收养了个闺女,攒了福报,所以村里才来雨了!

不过这有福的丫头疙瘩,是他们大柳村的,可不能让外村给惦记上。

久旱后的甘霖,给大柳村带来许多欢乐。

待一场丰沛的雨水过后,干涸的水沟变得充盈,村里的孩子们围着水沟打水仗、抓蚯蚓,一个个玩得那叫一个尽兴。

只有姜家二房不知咋的,好好的大宅子突然漏了雨,上到姜老太太,下到姜芝芝,全都染了风寒。

躺在家里烧得直说胡话。

傍晚,小糯宝换上了新做好的小鞋,踩着院里的雨水,正吧嗒吧嗒地试着脚感。

这时,丰景和丰苗拎着四个大桶,就兴冲冲跑回来。

冯氏抱起闺女,低头一看,就见里头有东西往外直蹦,竟全是新鲜的小鲫鱼,每桶足足有三五十条!

“鱼哪来的?”她忙问道。

姜丰苗被溅了一脸水花,抹了两把还直乐:“娘,我和四哥在村口大水沟抓的,那里水都满了,不知咋的全是鱼!”

“嗯呢,我和老五抓了好几桶,村里其他人也正在抓呢。”丰景也难得笑得开怀。

冯氏顿时惊喜不已:“快拿进家,趁还新鲜,今晚先做个辣鱼锅子就苞米饼,再炖个鲫鱼汤!”

正好这鱼村里都有的吃,她也不用怕香味会飘出去,什么辣炒油炸,还是清蒸慢炖,都给它弄上!

小糯宝一听,偷偷藏起带着鱼腥味的小手,高兴地蹭了娘一肩膀口水。

嘿嘿,她没白忙,有鲫鱼汤喝啦!

……

这鲫鱼实在抓得多,过后姜丰年和孙春雪又去抓了两桶。

全家连着吃了两日,连打嗝都是鱼汤味,也还剩下一大半。

余下吃不完的,冯氏就统统给做成咸鱼。

先是洗净剖肚,又拿着粗盐巴腌在盆里,等过上两夜后,再用麻绳一条条串起来,晒在阳面的墙上,就能留着吃上小半年了。

处理完了鲫鱼,冯氏又想到窖里还存了两筐草莓。

那草莓当初是连苗带土一起拔,所以才多保鲜了几日,只是现在再不吃,也快烂在筐里了。

冯氏抱着小糯宝,看着草莓有些发愁。

“乖宝啊,你说咱家还有这么些果子,吃不完了这可咋整。”

冯氏边说,边偷瞄闺女的反应。

她总觉得,家里这些突然“蹦”出来的东西,好像都是闺女亲自“弄”出来的呢。

小糯宝故意仰头看天。

咂巴了两下粉嘟嘟的指头,一副泰山压顶,也面不改色的小样儿。

“哦哦是吗~唉,凉,窝也愁呀,这可咋办呀。”小糯宝把眉毛皱成两条毛毛虫。

冯氏试探不出什么,倒发觉闺女已经学会了她的口音,不由笑得眉眼都弯成月牙,心里那叫一个稀罕。

只是食物确实不可浪费,不然可是会损福报的,小糯宝歪着脑瓜,稍稍琢磨了下。

这时她忽然想起,先前在沈府时,常看丫鬟婆子们吃一种放在小瓷罐的甜食。

好像叫果子酱!

就那么小小一坨,闻起来甜滋滋的,可是诱人。

只是自打娘亲走后,那种精细吃食,她们是从不会给自己吃的。

有时甚至还故意拿来,馋得她眼泪汪汪的,再大笑着把东西拿走。

小糯宝已经忍不住分泌口水了,她忙吞咽道:“凉,果果儿吃不完,咱们就做酱呀!”

做果酱?

冯氏听了眼前一亮。

“这主意好啊,等做完了封在罐子里,吃到冬天都不会坏呢,听闺女的!”

午后,姜丰年出去买了绵白糖回来,冯氏和两个儿媳这就动手熬酱。

忙活了一个多时辰后,待酸甜味的草莓酱出锅,冯氏就趁热都封进小坛子,这样才能存得更久。

看着家里满当当的粮缸,地上五六坛的果酱,还有墙上整面挂着的腊肉和咸鱼,姜丰苗高兴地窜了几个高,眼睛都有些湿了。

自打他记事起,家里还是头一回有这么多的吃食!

“娘,我心里可开心了,只要家里有吃不完的东西,我就啥都不想,就想乐!”姜丰苗叼着蘸满果酱的面饼子,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

小糯宝趴在炕上听着,跟着笑出了个大口水泡儿。

这才哪到哪呀。

等着吧五哥哥,咱家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第20章  送粮的来啦

眼看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冯氏心里也舒坦。

可在看到老五身上,那洗到发白的衣裳后,冯氏又不免心酸。

“光能吃饱肚子算啥?瞧你没出息的样儿。”冯氏怜惜地摸摸他的头。

“娘这几天还要再买些布,给你们都做两身新衣裳,咱的日子还能更好呢。”

想当初,老五出生那年,正好赶上分家。

姜老太太攥着六十亩的地,两处大宅屋,还有八十多两的银子,却宁愿拿出三十两贴补她娘家侄子,也不舍得分给三房半两。

至于耕地,更是连一亩都不给三房。

逼得冯氏也来了志气,她和姜大山先租了地种,勒紧裤腰带,挣的钱不舍得花,只为了能买上属于自家的地。

地,就是庄稼户的底气。

只是等好不容易置办上地,本以为苦尽甘来了,偏又赶上旱年,依旧只能过得紧巴。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