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282)
于是萧老太太便亲自喂她:“还是我来吧,这孩子手小,别累着她。婉君,你把那牛乳茶给倒上一盏,免得她待会儿吃渴了。”
“知道了娘。”萧夫人暖声应下。
鹅蛋不似鸡鸭蛋,蛋清是有些晶莹感的,就像块半透明的玉般,蛋黄则大得厉害。
萧老太太拿着只小银匙,很是耐心,从最上面开始挖着喂。
蛋清混合着蛋黄,一口下去喷喷香,吃得小糯宝眼睛都眯了起来,才一颗下肚,便已有了八分饱。
萧家的马车结实,走得又是大路,一路倒不算怎么颠簸。
小糯宝又喝了半盏牛乳溜溜缝,便抱着肚皮,半躺在萧老太太的腿上,很快就发出小呼噜睡着了。
约摸两个半时辰后,终于,马车缓慢停下,府城可算是就在脚下。
“祖母,咱们到了。”萧兰衣掀开门帘,爽朗道:“我把马车停在客栈外吧,到时候咱也好直接过来找。”
小糯宝揉揉眼睛,感觉到身下有变动时,已是被萧老太太抱着下了马车。
她抻着小脖颈,一看清眼前的热闹景象,便顿时没了睡意,兴奋地握着小拳,直在空中挥了又挥。
“哇哇,这就是府城吗,有好多人啊!”小糯宝嘴巴张得比鸡蛋还圆,惊奇地左张右望。
萧兰衣摸摸她脑袋瓜,温声扬起眉毛:“这算的什么人多,等晚些时候,萧哥哥带你去瓦舍玩,那边才叫一个热闹呢。”
府城是北地最大的城,此处的繁华自不必说,四处都是熙熙攘攘,菜市口和街角处,更是人头攒动。
甚至还有云城没有的勾栏瓦舍、外邦商市,别有一番风味。
在马车里憋闷久了,萧兰衣先带糯宝她们,去茶铺喝了两壶冷泡茉莉茶,解一解久坐的乏。
萧兰衣自是不必说。
这家伙本就花钱如流水似的,三五日不动些银子,便浑身难受得紧。
而萧老太太此番出门,也是想给糯宝买些衣裳、鞋裙,宠一宠这小家伙,顺道再活动活动筋骨。
于是出了茶铺后,这祖孙俩对视一眼,这便迈开腿脚,奔着街上的商铺而去了!
什么成衣铺子、首饰铺子、珍宝铺子,几乎路过的每一家,只要是上些档次的,都被他俩逛了个遍。
光是那银钱往外撒的次数,就看得小糯宝眼花缭乱,直呼肉疼!
只是糯宝身子就那么大,能穿能戴的自是有限,为了能让她更稀罕自己买的,这祖孙俩还渐有“争抢”之势。
萧兰衣这边,刚买下一只稀有樱色的玛瑙璎珞,戴在糯宝胸襟前,萧老太太那边,便要拿来一对种水极好的翡翠叮当镯,对着小糯宝晃来晃去。
小糯宝被幸福的“烦恼”包围。
无奈之下,只得做起了“双面人”。
一会儿扭头夸萧兰衣挑得好棒。
一会儿又直拍手,赞叹萧老太太买的太有眼光,主打的,就是两边都不得罪。
祖孙俩为着争糯宝的宠,“明争暗斗”了好一会儿。
直到进了街角处最后一家首饰铺子,看到柜面上摆着的整盒金珠子后,二人这才达成一致,一齐冲进去要给糯宝拿下!
那店铺掌柜是个有眼力的,一看萧家祖孙气度不凡,不是俗辈,这就连忙亲自招呼。
“此金珠又叫好运珠,贵人们若是喜欢,小店可以替你们串满一条,用于佩戴。”
“或者只要一两颗也成,余下的绳子可以编成花样,刚出了好几个时兴样式呢。”那掌柜满眼殷勤之色。
这金珠每颗比米粒大些,可以随心制成饰物,半年前,京中很是流行此物。
一般的高门大户,都喜欢买上二三十颗,串成一圈做成小手链,给家里的孩子或是年轻姑娘戴。
只是北地这边,比起京城是要落伍不少,直到现在才流行开来。
萧老太太举着小糯宝的手腕,豪横摆手:“掌柜的,照着我这小孙女的大小,挑出四五十颗金珠,给她串个满两圈的!”
掌柜的心底一喜。
赶紧点头哈腰应下。
萧兰衣眯眼看着糯宝,掏出钱袋子丢在柜上:“手上既都戴了,那也不差脚上的,金器养人,孩子多带些好。掌柜的,再来一对能戴在脚腕的,多少银子我一起算。”
小糯宝激动得捏起小手,脸上笑成了灿烂小花,被宠得都快找不到北了。
那掌柜更是惊得一哆嗦。
忍不住上下偷瞄着萧家祖孙。
好豪气的人家,好俊俏的小女娃,今个儿他是走了什么大运,光这一笔买卖,就抵得上他开好几日的店了!
待出了铺子时,小糯宝白皙的手腕、脚腕上,都多了两只金闪闪的珠链,显得整个小人儿都贵气了,美得她直缩脖子咯咯笑。
看着把小乖宝逗开心了,萧家祖孙心里也很是舒坦,满面红光地大步行走。
只是出来逛了这么久,萧老太太稍有些累了,萧夫人垂着眉眼,也忍不住揉了揉肩头。
眼看快过晌午,于是萧兰衣道:“祖母,娘,咱先回客栈歇歇吧,用些午饭,等下午再去瓦舍看杂耍唱戏,糯宝定会喜欢。”
萧老太太加快步子,不住地直点头:“这敢情好,我老婆子不如年轻时能逛了,再说走了这么久路,糯宝肚子应也饿了,是得吃些东西。”
待到了客栈,萧兰衣挑了个靠窗的雅座,祖孙俩这便豪气满满,在向店里伙计点最贵的菜食,好让糯宝一饱口福。
只是这时,旁边桌子几个男子的说笑声,却隐隐传了过来。
“喂,你们听说了没,官道南边蒋家堡的那个方家,前阵子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