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295)
萧老太太不善说肉麻话,但她心里明白,以后日子还长,与姜家这份情谊,她自是要长长久久地延续下去!
而冯氏被谢得脸都红了,她当时还真没寻思那么多,只是想着,萧家人待糯宝很好,她便能帮则帮了。
小糯宝看着两个大人,握了半天的手也不松开,真想把自己的小胖手,也伸过去一起握会儿。
不过这时,门外传来脚步声。
小糯宝趴到窗边一看,就脆声喊道:“是三锅锅和萧锅锅回来啦!”
萧老太太抹抹眼睛,怕被孙子看出端倪,这便抬腿出屋。
“祖母,发生了何事,方才村里的老李叔去辽东营找我,说村里有人闹事,还和咱家有关!”萧兰衣气喘吁吁,急着赶路,身上都热出了汗。
这件事,事关萧夫人的自尊,不到万不得已,萧老太太不会让萧兰衣知晓。
不过萧兰衣回来倒也正好,可以陪陪萧夫人,让她尽快振作起来。
于是萧老太太恢复了镇定,拍了拍孙子的肩膀:“无妨,不过是些小贼盯上了咱家马车富贵,想要来此劫抢,已经被姜家和乡亲们料理了,你快去看看你娘吧,她倒是被惊着了,你可要好生安抚她。”
萧兰衣虽有困惑,不过还是跑去仙泉居,打算告假一日,好好守着娘。
至于那些陪着春娘来的小厮丫鬟们,萧老太太另有处置。
这些人跟了恶主,自然学不得好,不过倒也罪不至死。
于是萧老太太便让他们签下死契,从今往后,只要不多嘴乱说,再为春娘的所谓“奸情”作证,便可保住一命。
这些个小厮丫鬟本就是贱籍出身,被卖进府里,生杀大权都由萧家定夺,就算萧老太太不威吓,他们也是不敢出去乱嚷嚷的,不然就是一个死。
在他们都跪下哭求,争着抢着在死契上摁下手印后,萧老太太便命人,把他们连同不能开口的春娘,一并送回府上处置了。
此事有了收尾,萧老太太也能松一口气。
她知乡亲们为了收拾春娘等人,可是没少出力,决定必须得重谢才好。
于是这便差人,进城买了三千斤好米白面、定下了四、五头肥猪、二三十只鸡鸭,还有桃酥、蜂蜜、酥糖等点心若干,买办好便一起堆进学堂。
等村长得了冯氏告知,带着乡亲们赶到学堂前时,就见里面的吃食堆得像座小山,丰盛得堪比过年!
众人先是一惊,随后便喜得不行,一个个高兴到合不拢嘴,赶忙跑回家,拿来盆、筐、麻袋子,等着先分米分面了!
第241章 堪比过年啊
乡下人事情不多,一日之中,最要紧的莫过于吃些什么。
而一年忙活下来,为的也不过是,能在来年吃得上饱饭。
所以眼下,萧老太太采买了这么些吃食,光是主粮,就足够每户分上百余斤的,众人自是怎么都欢喜不过来的。
眼见村里人如此满意,萧老太太弯起眼睛,也有几句想说的。
她走上前来,先是给众人行了一礼,然后便缓声道:“这回,为着我家的事情,给你们添麻烦了,还请你们多担待,我老身在此跟大伙保证,定不再连累村里出这种乱子。”
乡亲们压根就没介怀此事。
只是庄稼人不善客套话,又怕说错啥冲撞了老太太,便只纷纷摆手,让她快不要客气。
村长代表着村里,赶忙上前搀扶:“看您说的这是啥话,我们哪里受得起您行礼,何况,受了伤的乡亲您也都给足了银钱,还请了吴大夫去看,要是再赔不是的话,我们也要不好意思了。”
萧老太太怕大伙不自在,便温和笑笑,“也罢也罢,那我就不啰嗦了,不过乡亲们这次帮我痛打了家贼,我还是要谢的,这些东西算是我一份心意,大家就分了吧。”
这话一出,冯氏就拿来杆秤,招呼着儿子们来帮忙,先把米、面还有点心称出来。
乡亲们顿时欢呼,止不住地谢过之后,便上前领东西了。
妇人们满脸是笑,快挤出好几道褶子,拿好粮食就往家送。
汉子们敲着铜锣,从村东敲到村西,生怕有谁家还不知,漏了这等子好事。
像旺福这般的小孩子,则是乐得跟窜天猴似的,领完酥糖、点心,就拿衣裳下摆兜好,撒欢地边跑边吃了。
一些大人怕自家孩子贪嘴,跟在后头直追:“赶紧回家放好,可不许把这些都吃完了,记得给你爷你奶留一些,不然就等着挨揍吧。”
萧老太太被这逗得直发笑,就连心绪郁郁的萧夫人,都忍不住拿帕子捂嘴,眸底多了笑意。
村里的日子就是如此,一片热闹的烟火气,又处处存着欢乐。
小糯宝骑在姜丰虎的脖子上,支着只短粗可爱的胳膊肘,咯咯笑看着这一切,任谁都想来捏捏她小脸蛋。
一旁的萧老太太走过来,顺手拿了块酥糖,塞进她要淌口水的小嘴里。
“好甜呀,萧奶奶,再来一颗好不好。”小糯宝吸溜着糖块,不舍得往下咽。
萧老太太又一口气,抓来四五块,可是要把这乖宝喂个够。
冯氏怕糖吃多会烂牙,抽空点了点她小脑门,“小馋猫,白天就先放你一马,让你吃足了,不过到了晚上可就不许再碰糖了。”
小糯宝调皮眨眼,嘴里嗯嗯呀呀地应着,而后又塞了糖块入口,甜得她直想拍小巴掌。
米、面什么的倒是好称算,不多时,便分了个干净。
余下的鸡、鸭也好弄,每一户分上一只,拿回家或养、或吃,横竖自己料理了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