捡了个小福星后,全家旺疯了(32)
只是想着闺女这般太过高调,难免招人疑心。
所以冯氏也没说太多,只故意道:“我闺女是个福气包,正巧能替祖宗传了话罢了,这倒也没啥,要谢就谢咱村祖先吧。”
祖宗保佑一说,既能震慑住乡亲们,又不会招来太多对闺女身份的怀疑。
毕竟孩童偶尔会开天眼,能看见常人看不见的,倒也说得过去。
小糯宝一听,倒也配合娘。
她趴在二哥哥的后背上,摆出一副小大人儿的模样,板起了带着婴儿肥的嘟嘟脸。
“嗯嗯,你们平日里勤劳团结,才得先人庇佑,以后也要继续好生劳作,不可损了咱村的福报。”她还故意沉了沉小奶音。
乡亲们以为真是祖宗在传话。
一个个的连忙跪在地上,对着小糯宝就直磕头。
“砰!”
“砰砰!”
乡亲们磕得脑袋直响,额头都有破皮流血的,看得李七巧直吸冷气。
村长更是泪眼滂沱:“先人啊,我老杨头在此发誓,以后定会带领村子,好好过日子,不再琢磨啥投机取巧的偏财。”
小糯宝见状,偷摸笑了下,又赶紧装模作样地点了点头。
“嗯嗯不错,可得说到做到,本宝宝费了心神,太过劳累,需要上炕休息,你们快快回吧。”
反正她都是受十方供养的,那么这些人的叩拜自然也是受得起。
只是怕自己再也装不下去,就示意众人可以起来了。
只不过,这救了全村人的性命,可是天大的恩了,即便小糯宝要他们起来,村长仍然带头跪地不起。
无奈之下,小糯宝也不好强求。
便只能在一声声砰砰的磕头声中,由姜丰虎抱回炕上歇下了。
待小糯宝进屋后,老村长抬起红红的额头,这才带着乡亲们起身。
冯氏觉得此事重大,想了想后低声对村长道:“东砬子山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不仅会惊动官府,周围的村子们也都必定会议论此事,要是让旁人知道,那迁坟之事的话,只怕咱们村也会被认作是祸端。”
村长一听,赶忙点头。
“放心吧姜老三家的,这事我知道该咋做,先前我眼皮子浅差点给咱村惹来大祸。”村长愧疚地握了握拳头。
而后满是沟壑的脸部,又露出坚定之色。
“所以这回,不管是咱村,还是糯宝,我都会死死护住,绝不再让这事给咱招来麻烦。”老村长沉声道。
冯氏听了心头一松。
便再无担忧了。
此番躲过灾祸之后,乡亲们都过得倍加感恩。
可唯独二房的日子不好过了。
虽然在村长的令下,众人对福星庇护村里,躲过一劫之事闭口不对外说。
可东砬子山的事毕竟蹊跷。
很快就有风言风语传到外村,把灭村一事和迁坟扯上了关系。
加上姜大河先前到吹牛,说是他为东砬子山报信,才接下了马家迁坟的肥差。
所以外村好多人,不知有大柳村之事,只认定是姜大河把祸引到了东砬子山。
东砬子山那日有两个村民正好不在,躲过了劫难,如今都恨透了姜大河娘俩,只当他是受了马家好处,坑了东砬子山,发誓绝不放过。
这几日,姜大河压根就不敢出村。
姜老太太更是日日躺在炕上哭。
“我的好大侄儿啊,老姑真想你啊。你说你咋连银子都没花完,人就没了呢。”
姜大河憋屈地也抱头想哭:“表哥要死也晚点死啊,他可说好了会分咱家一些银子,结果他到现在也没给,现在人还嗝屁了,那我不就白去报信儿了吗,我的银子啊!”
银子没拿到就够倒霉了,要命的,是还惹来记恨。
姜老太太顶着俩红红的肿眼泡,叹气道:“儿啊,别想啥银子了,这些日子,你还是老老实实待在村子里,先保命要紧吧。”
第29章 给糯宝的谢礼
一晃又过了两日,大柳村也恢复了平静,村民们照常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而小糯宝,是祖宗认定的小福星一事,在众人心里,也算是悄悄地坐实了。
傍晚,冯氏抱着闺女到地里溜达,连着碰见好几个乡亲,都眼睛红红地望着她们。
冯氏以为大伙得了啥眼病,怕会传染,就赶紧带着闺女先回家了。
等姜丰年从山上回来后,听娘一说,他忍不住笑:“娘,乡亲们这是真把妹妹看做是祖宗了,见到自己祖宗,一想哭,那眼睛能不红吗!”
冯氏没想到还能这样。
她看着正在炕上撅腚闻脚的小闺女,一时只觉哭笑不得。
待日子久了,为了感激小糯宝,乡亲们又开始陆续往姜家送东西。
大伙都是庄稼户,嘴笨不善表达,一个个的不知当面该说啥,索性就偷摸来送。
这天一大清早,姜丰年提着松松垮垮的裤腰,正要去茅房小解。
才刚一释放,就听到院子里突然扑通一声,吓得姜丰年差点呲到裤腿上。
待他跑出来一看,就见院子中央,不知何时竟多了个提篮子。
旁边散落出半包小孩吃的饴糖,还有十几根地瓜,一看就是刚从墙外扔进来的。
姜丰年赶紧开门追出去,可人早就跑没影儿了。
无奈他只好把东西捡起,送进屋里:“不知道又是谁家送的,还怕咱不收,溜得比耗子还快。”
孙春雪早就见怪不怪了。
她打着哈欠道:“看这地瓜是红瓤的,估摸着是村东头刘婆子送的,咱村都种黄瓤地瓜,就她家的不一样。”
不过要送也多送些她吃得上的啊。